关于对《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期治理,加快洛河生态建设步伐》的议案和《关于洛偃一体化推进沿洛河两岸生态建设实现洛偃生态对接的议案》的调查报告

2008-05-03

——2008年2月28日在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上
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主任  常平均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在2007年12月市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由曲焕平等13名代表提出的关于《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分期治理,加快洛河生态建设步伐》的议案和由徐才智等11名代表提出的《关于洛偃一体化推进沿洛河两岸生态建设实现洛偃生态对接的议案》(以下简称二项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决定交由市人大常委会进行调查并作出决定。今年1月9日至15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喜照带领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环保局的有关同志先后深入到洛宁、偃师、宜阳等地,对二项议案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听取了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汇报,实地察看了防洪、环保、绿化等方面的生态建设情况,并召开了市直有关部门、涧西区、洛龙区、西工区、廛河区、高新区负责人参加的论证会。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洛河治理的现状
  洛河是我市境内的重要河流,为黄河的十大支流之一,同时也是黄河三门峡水库下游的最大支流。其发源于陕西省蓝田县,干流自陕西流经我市洛宁、宜阳、洛阳市区、洛龙区、偃师,于巩义市神堤村注入黄河。洛河总流域面积18881平方公里,干流长446.9公里,其中洛阳市流域面积5188平方公里,河长180公里。洛河在流行过程中,先后接纳了许多支流,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8条。通过多年的治理,我市县(市)城区段防洪标准达到了20—50年一遇,市区段达到了100年一遇;洛河流域兴建的多处水利设施,灌溉农田面积达40万亩左右;市区段17公里已全部绿化,县(市)区段也普遍绿化;水质明显改善,偃师洛河出境水断面的化学需氧量、氨氮浓度均达到省政府目标考核要求;市区及县(市)城区段进行了绿化、美化,极大地改善了人居环境;同时两岸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房地产业发展更为明显。目前洛河已成为我市洛河流域人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源。
  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建设生态洛河,仍然面临着一些重要问题:
  (一)防洪形势严峻。从洛河流经我市整体情况来看,除市区和县(市)城段外(国家防洪标准:城市段为100—200年一遇,县城段为50年一遇,乡村段为20年一遇),河道沿线两岸防洪能力仍然很低,防洪标准大多不足10年一遇,且由于洛河沿线堤防很多修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计防洪标准低,加之经过多年运行,年久失修,险工险段较多,大的险工险段仍然存在。宜阳段由于乱采滥挖,造成河床逐年增高,有的地方增高达1.2米,现有河道堤防行洪标准大都不足5年一遇,险工险段多达62处,大的险工险段5处,急需治理。如该县西庄段2001年因河对岸某村堆积废料导致河床改道,2007年由于发大水冲毁堤坝420米,如果遇洪水将漫堤直冲洛阳新区。目前,我市如果遭遇50年一遇以上洪水,均可造成大面积毁坏性灾害,造成财产生命的重大损失。洛宁2003年、2005年因洪水造成直接损失2420万元。
  (二)污染威胁水质。洛河流经我市距离长、面积大,沿线乡村农民的生活污水大量涌入,直接排进洛河,且垃圾随意倾倒,遍布堤内外;一些河道内的大量滩涂地被开垦为农田,化肥农药被直接冲入河道;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停用治污设施,偷排现象时有发生,还有的企业在河道内堆存了大量的废矿渣。廛河一企业污水管道宽2.2米、高1.8米,生产污水长年直接排入洛河;宜阳、廛河城区污水处理厂管网改造没有及时跟上,污水不能进入厂区处理,导致一半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洛河。
  (三)绿化任务繁重。宜阳68公里洛河两侧河堤植树造林,还有70%的面积没有绿化;洛宁段两岸视线内还有1170亩没有绿化,且大都为立地条件较差的荒山,植树难度较大;偃师段造林宽度由目前的每侧10米调整为每侧20米,仍有1216亩需要绿化。
  (四)整体规划滞后。目前,洛河治理或生态建设的整体规划工作没有进行,建设生态洛河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特别是我市首先应急需制定的统一的河道防洪治理规划仍然没有编制。
  二、建设生态洛河的必要性
  加强生态洛河建设,保护好洛河的植被和水质,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建设生态洛河,提高防洪标准,保障着两岸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多年来,我市投入巨大的财力、人力和物力,建设洛河堤坝防洪工程,防洪标准明显提高。但目前我市洛河大面积堤防仍存在着防洪标准不高、安全隐患较多的问题,威胁着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和工农业生产的安全。
  (二)建设生态洛河,兴建水利设施,保障着农业丰收。目前洛河流域的耕地大都是旱涝保收的基本农田和高产田,并且随着洛河流域灌区建设的加快,将会使更多的农田得到灌溉。
  (三)建设生态洛河,开展植树造林,保障着两岸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我市洛河流域还有大量的土地需要绿化,这有利于防治水土流失,有利于涵养水源,有利于调节气候,有利于加固堤防,有利于美化环境。
  (四)建设生态洛河,积极防治污染,保障着生产生活用水的安全。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上游来水的逐渐减少,洛河防治污染压力逾来逾大。积极治污,是我市洛河两岸工业及农业灌溉安全用水的保证。
  (五)建设生态洛河,美化两岸,保障着人居条件的提高。在洛河两岸尤其是市、县(市)城区段进行绿化、 美化,能够增加城区段水域面积,涵养水资源,改善人居环境,为城区人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提高城市的品位。
  (六)建设生态洛河,改善沿河环境,保障着两岸经济发展。随着洛河生态建设的发展,将拉大城市框架,大幅提升两岸土地的增值,带动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将加快洛阳至偃师、洛阳至宜阳沿河工业走廊建设步伐,促进洛阳市区和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生态洛河的意见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设生态洛河,关系着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着我市建设成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发展环境城市”,是惠及和造福洛阳人民的好事和大事。市政府应切实把此项工作放在突出的位置,纳入工作议程,认真研究,积极实施,推动生态洛河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规划,科学治理。生态洛河建设涉及面广、难度大、任务重,应尽快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科学论证和编制洛河生态建设总体规划,将防洪、绿化、水资源开发、土地利用、水质管理、防治污染、经济发展等全面纳入河道生态建设之中,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轻重缓急,综合治理,分期分段实施。
  (三)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生态洛河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市政府应抓住生态河南建设和黄河流域治理的机遇,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要加大市级财政投入的力度,整合各级、各部门、各渠道的建设资金;要吸引社会资金,采取招商引资、市场运作的办法,同时应在项目上出台优惠政策。
  (四)抓紧行动,早日建成生态洛河。生态洛河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较重,市政府应加大对该项建设的工作力度,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生态洛河的建设工作,使洛阳再呈现出一个新的生态亮点。

2008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