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春秋:洛阳与大运河

2008-05-06

□ 苏健  苏江

  运河之名始于宋,而开凿于隋炀帝建都洛阳之时,与洛阳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隋炀帝杨广,在位14年. 他除了苛暴凶残,豪奢浪费,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之外,也在灭江南陈朝和统一全国的战争中起过重要作用。即位后,开运河、营东都,开辟对西域诸国的往来,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都在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运河的开凿,尽管是为了满足隋炀帝的游赏玩乐,但其历史作用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却是不可忽视和磨灭的。
  一、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大运河的开凿原因,旧说只提是为了满足隋炀帝游玩奢心的需要。其实,根据史实隋代开凿大运河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条:一是为了索取漕运江淮及江南的租粟粮食,以维持皇室朝廷及大批军队的需要;二是因为当时陆路运输实在困难,而漕运才是既省力又能大量转运的最好办法。
  在南北大运河开凿以前,洛阳就有比较丰富的粮食,其来源主要是通过汴渠从徐、淮等地漕运租粟。如北魏时,曾在京城(今汉魏故城)建春门外悬尼寺东置仓储,“令为租场”,使“天下贡赋所聚蓄”⑴,使“国家殷富,库藏盈溢”⑵,进而使洛阳成为通达百国千城的国际大都会。隋统一全国后,由于洛阳具有“职贡路均”⑶的优越条件,所以物资供应甚为便利。与此相反,长安却是水旱灾害连年发生,人民死亡流散,社会动荡不安。江南地区,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农业生产已超过黄河流域,因而那里的租谷也就成为维持国家机器的主要来源。但因有三门砥柱险阻,关东及江南租米水运长安极为艰难,所以隋文帝不得已,曾几次率领饥饿不堪的关中人民到洛阳就食。《隋书·文帝纪》载:开皇四年(公元584年)九月,“关内饥”,来到洛阳;仁寿三年(公元603年)十二月,“关内户口就食洛阳者,道路相属”,大批饥民随同隋文帝“参侧于仗卫之间”。这说明,在开凿大运河以前,虽通往徐、淮的汴渠起了较大的漕运作用,但还不能满足隋朝的需要。因此,开凿南北大运河,便成为了当务之急。
  隋炀帝开凿运河与营建东都洛阳这两项艰巨而空前宏大的工程,相互间有着有机的联系。在营建东都的过程中,统治者发现役使工役转运建筑材料实在太困难。如《贞观政要·论纳谏》载:当时令百姓“往江南诸州采大木,引至东都,所经州县,递送往返,首尾相属,不绝千里。”每根大木须2000人共拽,“而东都役使促迫,僵仆而毙者十四五焉。”当此之时,不仅不便于控制江南等地的社会局势,更不便于收取那里的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如果开凿一条运河,在水上运输,那将是事半功倍的事。所以在营建东都的同时,运河的开凿也就开始了。
  二、开凿大运河的经过
  开凿大运河的启思,从北魏孝文帝时就已产生。那时,南北仍处于分裂局势。公元589年,隋灭南陈,实现了全国统一,营建东都,开凿运河,“因机顺动”⑷,确是适时而必要的。
  隋炀帝时利用旧河道凿通运河共计有四段:一是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自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通淮”⑸。这实际上开凿了东西两段:西段起自东都洛阳以西的西苑,引谷水(涧河)、洛水(洛河)贯洛阳城,即在洛水北岸开一条漕渠,东出循周、汉时开凿的阳渠故道,然后至偃师与鸿池相汇,入于洛水,再经洛水入黄河。东段经河口(洛水入河处)东至荥阳的板渚(荥阳北),然后引黄河水东行入索河通汴水故道,至开封汴水而东南流,经今杞县、睢县、宁陵至商丘东南行蕲水故道,又经夏邑、永城、安徽宿县、灵璧、泗县、江苏泗洪至盱眙对岸入于淮河。在隋所开的运河中,这是最重要的一段。唐时,这一段改名广济渠,唐宋通称西段为漕渠和洛水,东段为汴河或汴渠,而运河之称则始于宋代,元明以降渐成统称。
  广济渠的又一段,是疏导春秋末年吴国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注入长江。这一段“自东都至江都(扬州),二千余里”⑹名为通济渠。
  二是大业四年(公元608年),因“将兴辽东之役,自洛口开渠达于涿郡(治薊县,今北京城西南),以通运漕”。⑺这一段名为永济渠,是“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长2000余里,可直通龙舟。所谓“南达于河”,即疏浚流经今济源、沁阳的沁水下游达于黄河,既能东至板渚入通济渠,达东南各地,又能入洛口至东都洛阳。所谓“北通渚郡”,其故道是,由河南武陟沁水东岸至卫辉市一段用沁水支流,即今孟姜女河(季节河);自卫辉市至天津境内一段,用清水下接淇水(即白沟)、屯氏河、清河、略同今卫河(自内黄至武城在卫河西,自武城至德州市在卫河东)走向;自天津至涿郡故城一段:用沽水小河上接桑干河水,即今武清以下的北运河与武清以上至北京市西南郊的永定河故道。
  三是公元610年,从京口(江苏镇江)引江水入注钱塘江,以达余杭,全长“八百余里”,“又拟通龙舟”⑻。这一段名为江南河,是隋代南北大运河的最南段。它是在秦朝所开的故道上,自江苏镇江南经丹徒、丹阳、武进、常州、无锡、苏州、吴县、吴江等市县至浙江杭州,又东达余姚。实际长达324公里,一向为重要的通航水道,至今运输仍十分繁忙。
  四是在隋文帝时从长安引渭水至潼关入黄河,长300余里,称为广通渠。如此算来隋代开凿的运河有通济渠、永济渠、江南河和广通渠共四大段。大运河的这四段中,除邗沟与江南河的衔接点在京口以外,其他三段的中心衔接点都在洛口。这样,洛阳就成为“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达江都之转输”⑼ 之中心,不仅可以漕运江南、余杭地区的“鱼盐杞梓”和“丝棉布帛之饶”,而且同关中经济交流,广通渠也起了一定的作用。但因三门砥柱险阻,关东一段主要还是靠陆路运输。总之,运河的开凿,纵横连接卫、河、汴、淮、江以至钱塘江几大水系,全长约5000里,使洛阳不仅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而且也成为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隋代劳动人民创造的这一世界罕见的伟大奇迹,对于促进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东都洛阳的繁荣,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运河的历史作用
  “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是任何时代都不可忽视的大事。隋朝开凿大运河,首要的就是为了储藏大量的粮食、布帛等财物。为此当时在洛阳附近建造了不少大型官仓。隋文帝时,为了解决京城长安的粮食供应问题,在洛阳附近就建有黎阳仓与河阳仓,用以“转相灌注”,漕运关东租粟,并在伊、洛十三州置募运米丁。隋炀帝营建东都,又在洛阳城内建造了含嘉仓。据《元河南志》卷三载,在东城含嘉门“北即含嘉仓,仓有城,号曰含嘉城。”这座仓城,经1971年勘探发掘,得知仓城内在42万平方米范围内分布着259座仓窖,估计全城有四百多座。在已发掘的仓窖中,特别惊人的是,在160号窖中至今还保存着约50万斤谷子。据杜宝《大业杂记》载:在宫城内右掖门“街西有子罗仓,仓有盐二十万石;仓西有粳米六十余窖,窖别受八千石。”这是一座储盐储粮,可能直接为供应皇宫而建造的大型仓窖。此外,于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在洛水入河处的巩义境内“置洛口仓于巩东南原上,筑仓城周回二十余里,穿三千窖,窖容八千石以还,置监官并镇兵千人。十二月,置回洛仓于洛阳北七里,仓城周回十里,穿三百窖。”⑾这些仓窖“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⑿关于储藏布帛的地方,《元河南志》卷三说:在宫城泰和门内有“左右藏库,左藏屋六重,重二十五间,总一百五十间;右藏屋两重,总四十间。”这里可能就是储藏布帛和珍贵物品的地方,东都“布帛山积,至于绢为汲绠(井绳),然布以爨(烧柴)”。⒀这些情况都说明隋代东都通过运河运来了大量的粮食和布帛等。同时为了营建壮丽的显仁宫和西苑,“发大江之南,五岭以北奇材异石,输之洛阳。”⒁无庸讳言,大运河的开凿当然也满足了隋炀帝的奢心。据《大业杂记》载:他曾两次造游船数十艘,所乘“龙舟”“高四十五尺,阔五十尺,长二百尺。”其它各种舟船数百,“舳舻相接”,绵亘200里,“共用挽船士八万余人。”声势浩大,空前未有,但也反映了运河水量之大和航运的畅通。
  隋代,由于开凿运河,洛阳成了全国漕运交通的中枢,到了唐代,仍很重视这个问题。据《资治通鉴》卷二一三载:玄宗时采纳洛阳人刘宗器的建议,“塞汜水旧汴口,更于荥泽引河入汴”,但到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新渠又被填塞,玄宗又命将作大匠范安及发河南、怀、郑、汴、渭、卫诸地三万人疏旧渠,旬日而毕,使运河又得以通漕。另外,唐玄宗还任命裴耀卿为江淮、河南转运使,“于河口置输场”⒂以解决关中用粮问题。据《资治通鉴》卷二一四载:裴耀卿通过运河漕运,“先是舟运江、淮之粟至东都含嘉仓,更用河舟运至含嘉仓及太原仓,自太原仓入渭输关中”。从此关中粮食不足用的问题才稍有好转。但是,安史之乱时洛阳与江淮间的漕运一度中断,又造成了关中粮食匮乏。《资治通鉴》《唐纪》三九载:致使“关中米斗千钱,百姓捋穗以给禁军,官厨无兼时之积”,朝廷窘困已极。广德二年(公元764年)三月,唐代宗任命刘晏为河南、江淮转运使,刘晏“具陈漕运利病”,率领人民“疏浚汴水”,再次使运河畅流,洛阳与长安的粮食遂又丰富起来。若无大运河的漕运之便,隋唐两代的兴盛也将无从可言。
  运河的开凿使洛阳城内的漕运交通也极为便利。在纵横的大街小巷和一百多个里坊间,河渠如网。整个漕运系统以洛水为中轴,南北两翼遍布着弯弯曲曲的河渠,处处通漕。泄城渠流经含嘉仓城,大概粮食多从这里的码头进出。特别在三条河渠相汇的北市立德坊,于武周长安年间(公元701—704年)开挖一新潭,以便诸州租船停泊。《元河南志》卷四载:这一带“天下之舟船所集,常万余艘,填满河路,商贩贸易,车马填塞。”其繁荣热闹景观可见一斑。在洛水南有通济渠、通津渠、运渠、分渠,还南引伊水形成两条小渠与运渠相通,看来当时的洛阳很有江南水乡的气象。这样精心安排都市漕运交通与大运河相通,无疑会促使工商业更加繁荣。隋唐时代,洛阳所以成为世界东方国际性的贸易大都会和丝绸之路东端的起点,与南北大运河的开凿和漕运的畅通,是一脉相通的。
  大运河的开凿,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的最南段江南河航运仍然十分繁忙。而长江以北各段,除了扬州的瘦西湖(实际就是原来的运河故道)水满而清,成了著名的风景名胜之外,其它多已淤塞湮废为平畴,原来相连的河道现今也隔绝不通。这一历史上的伟大工程和世界奇迹难道就此消失了吗?在适逢盛世的今天,笔者相信它一定会重新复苏,一定会焕发出当年的漕运功能和丽姿倩影。我们呼吁,掀起一个保护大运河的活动热潮,甚至有必要重新疏浚河渠故道,灌注水源,使之南北通航。如此,它一定能成为一道独具魅力的具有历史人文特色和自然风光的旅游风景线。那就一定会给沿线人民带来福音。
  注释:⑴、⑵《洛阳伽蓝记》卷二、卷四。
  ⑶《周书·宣帝纪》。
  ⑷、⑸《隋书·炀帝纪上》。
  ⑹、⑺、⑻《大业杂记》。
    ⑼《皮子文薮》卷四《汴河铭》。
    ⑽《宋书》卷五四《传论》。
    ⑾、⒁《资治通鉴》卷一八0《隋纪》四。
    ⑿《通典·食货典·中丁》。
    ⒀《资治通鉴》卷一八三《隋纪》七。
    ⒂《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唐纪》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