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彩云之南 如梦的回忆

2008-05-06

□ 修 竹

  那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叫做彩云之南。那里的山水在妩媚阳光温暖的怀抱里成长,那里的文明在朵朵白云轻柔的抚育中传扬。
  当飞机穿越白茫茫的云海从八百里秦川来到这层峦叠嶂的高原之地,我们心中曾经的憧憬和向往及时化为了旅行的喜悦和激动。
  旅行的第一站是大理。大理的地貌很特别。洱海与苍山紧紧拥抱,她们之间是一片扇形的冲积平坝。这里田地肥沃、村落相连,崇圣寺三塔笔立挺拔,素有“风景画廊”之称,风光、名胜、民俗融为一体,形成天然的独具特色的苍洱风光。在接待我们的赵处长的带领下,大家走马观花地看了蝴蝶泉,而后,参观了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崇圣寺三塔。崇圣寺依山而建,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的苍山应乐峰下,背靠苍山,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当我们站在崇圣寺最高的大殿前,背靠着绵延巍峨的苍山, 沐浴着高原特有的灿烂的阳光,仰望那蔚蓝深邃的天空,感受那朵朵白云浓郁而又娇羞地变幻的身姿,尽情地欣赏着洱海那婀娜的身姿,才知道,大理吸引人们的不仅仅是金庸先生笔下的古城、历史悠久的三塔和那五朵金花们寻找真爱的蝴蝶泉,更是那让人久久无法释怀的绵延巍峨的苍山和碧波莹莹的洱海。
  洱海,是仅次于滇池的云南第二大湖,湖水清澈见底,透明度很高,自古以来一直被称作“群山间的无瑕美玉”。传说在海底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玉白菜,这碧波莹莹的湖水,就是一滴滴从玉白菜的心底沁涌出来的玉液。虽未泛舟湖上,但仅仅是一瞥,你也永远不会忘记她那沁人心扉的眼神。
  苍山位于洱海之西,又称点苍山,古时称为熊苍山、灵鹫山,是云岭山脉南端的主峰,北起洱源邓川,南止下关天生桥,长约50千米,共有19峰,海拔都在3500米以上,最高的马龙峰海拔为4122米。苍山十九峰,每两峰之间,都有一条溪水,下泻东流,注入洱海,有18溪,溪水清澈,四季长流,形成飞瀑叠泉。苍山景色以云、雪、泉、石而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皑皑苍山雪,银装素裹,在阳光照耀下,洁白晶莹。关于苍山雪,历代文人墨客赞辞颇多,民间传说也不少。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我们来的季节已经看不到苍山八景里的苍山春雪,但在离开大理北上丽江的清晨却意外地观赏到了云横玉带的奇妙景观。
  苍山的云素来名传天下,在旖旎的云南大理风光中,除了“风、花、雪、月”四景美妙外,最受人们赞誉的要数苍山上的云景了。大理苍山西耸,洱海东卧,在苍洱之间有着许许多多的云景奇观,令人遐想陶醉,使人心旷神怡,曾有“秋来雨后看云容,天将玉带束山公”的诗句,来赞美大理美丽的云景。苍山之云,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神奇诡秘,云聚云散,独具特色,令人浮想联翩。变幻莫测的云是大理苍山的精灵,她把大理装扮得多姿多彩,同时又让大理的空气中有种湿湿的润润的感觉,凉丝丝地让人感到很舒服,所以大理虽是高原,空气里却有着大海般的气息。“天晴风定,浮云漫卷,如缟如素,似霞似锦”的美景,我们在游览崇圣寺时已经领略。就在即将离开的时候,却又在大巴车上意外地一路欣赏了最为著名的“玉带云”。“玉带云”似一条神奇飘逸的白绸绫带缠绕于苍山半山腰,将百里苍山分为两截,故有“云横玉带”之美誉,是大理的天然奇景之一。当地民间传说这是一位偷偷下凡欣赏人间美景的仙女遗留在苍山洱海间的飘带。雨后乍晴的清晨,巍峨的苍山上出现一条横系苍山十九峰的带状云,宛如悬空飘渺的一条汉白玉带,轻纱弥漫,时而像柔纱轻拖,时而似细浪拍岸。其间,巍峨苍山、碧绿洱海、名胜三塔、田园村庄点缀其中,玉带白云,山水天连,如同一幅美丽神奇的水彩画,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到丽江的路上,我们沉浸在对云横玉带的陶醉中。到丽江,一吃过午饭,大家便迫不及待地走上了丽江古城的街道。标志性的大水车,淙淙的小桥流水,让心情合着古城的节拍,舒缓、悠扬地慢慢飘扬……
  这里的每处都是一副浓淡相宜的水粉画,在碧蓝的天空映衬下,无尘的街道、琳琅的店铺、飞椽的廊角、漫步的人们,是那样的和谐舒适。在导游的率领下,我们悠悠漫步,细细地品味那千万双远行的脚步磨砺出的窄窄的用五色石铺成的街道所述说的古城八百年的风韵和苍桑。街道没有一间店铺空闲,各色人等杂陈其间,售卖百般物品,虽极尽炫丽斑驳,但却清清静静,没有惯常街铺的吆喝叫卖声,可以一任你细细欣赏,慢慢挑挑拣拣。 从雪山流下来的清泉穿梭纵横于每一条街巷,伴着纳西细乐不愠不火地舞着,涤荡着游人们的心田。
  夜里的丽江也别有一番风味。五色的灯光映照着古城的廊榭溪桥,白天逛了一天的人们还是经不住古城的诱惑,无论是闲逛还是淘宝,似乎只有溶于这古城之中,才能真正让身心疏朗。天边的星星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注视着这个妩媚绚丽,却轻盈柔静的小城,仿佛是在窥视一个童话中美丽的出脱凡尘的仙女。夜深了,我们踏着星辉恋恋不舍地进入了梦乡。这一天过去,让我产生了在历史与现实中往来穿梭的幻觉。
  北上香格里拉的路上,我们看到了长江第一湾。车停在路边,站在高处远望,金沙江在丽江石鼓镇突然折向东北,形成一个大V形弯,也正是这个突来的转折,改变了金沙江的流向,使金沙江成为与怒江、澜沧江并流中唯一一条流向国内的河流、一条“爱国之江”。
  汽车再向前开一个小时就到了虎跳峡。在玉龙雪山西侧崖壁上人工开凿成的只能步行的旅游栈道,最多只能供两人并肩通过,抬头是陡峭的悬崖,低头是惊涛拍岸的滚滚金沙江,虎跳峡这个世界上最深的峡谷的“深、险、奇、绝、秀”跃然眼前,江面最窄处仅20米,相传有老虎凭借江中的虎跳石可以纵身一跃过江。它的壮观很难用一两个简单的词汇形容。置身于大江奔涌时那隆隆的巨响和腾起的水雾中,我不由地想起了一首老歌里的词句:“雄风浩荡、雄浑豪迈,大江奔涌、大河澎湃,鼓荡着中华儿女的热血情怀,发出了宇宙天地的生命喝彩……”,是啊,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锦绣河山,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
  终于到了香格里拉,这个响彻世界的名字早已引起了我的好奇,我趁此机会赶快充电,了解这个悦耳的名字和她所在的地方。20世纪30年代,欧洲作家希尔顿为了迎合战时欧洲人民的向往,根据他所了解到的中国藏区东南部的一个原型,写了《消失的地平线》这样一部小说,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西方人向往的理想国度――“香格里拉”。在宁静、安详,没有战乱的环境下,人们各个长寿,各民族之间、各宗教之间和谐相处。此后,“香格里拉”便随之成为一个世界名词。而在中甸藏语中,“香格里拉”意为“心中的日月”,指理想的生活环境向望去都是一幅画卷,我们已经感觉到香格里拉的美色了。办了入住手续,我们马上出发,赶往香格里拉的第一个景点-—松赞林寺。
  松赞林寺是云南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1674年兴建,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整个松赞林寺在蔚蓝的天空下显得金光闪闪、熠熠生辉,我们怀着虔诚的心静静地随着人群走进寺门,攀上台阶,踏进心中的圣殿,许多镜头在我眼前闪现:身着红衣、头带黄色鸡冠帽的喇嘛们在专心颂经,年轻的僧侣在寺庙的某个地方追逐嬉戏,阳光撒满松赞林寺,饱经沧桑的信徒在对神顶礼膜拜,许多人在朝圣的道路上迎着风沙长跪不起……在我就要离开的时候,我来到大殿前广阔的由鹅卵石铺就的广场,伫立在那里,感受高原的风和阳光。辉煌壮丽的殿堂充当着我的背景,强劲的风吹动着我的头发和衣襟,冷漠的空气溢满于金色的阳光中。我静静地沐浴着被宗教过滤了的阳光和空气,默默地回味这宗教的殿堂。在我的心里,它不仅仅是一种风景,而是一种宗教的积淀,信仰的积淀,生命的积淀。我的感受来自我对中甸——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爱和思考的归宿。
  要说香格里拉是人类的“理想国”,那么,碧塔海就是一片绝尘净域。藏语“碧塔”是栎树成毡的地方。在晴朗的日子里观赏春天的碧塔海,别有情致。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碧塔海被黛色的群山环抱,像一颗镶嵌在群山中的绿宝石。湖水清澈明亮,在太阳缕缕金辉照耀下,闪闪熠熠,奇秀悦目。高山临湖,山光水色融为一体,真可谓“半湖青山半湖水”。湖周围杜鹃花绚丽灿烂,湖畔鸟语花香,游鱼游曳于浅滩岸边。从杜鹃花海中向外望去,在广阔的草甸上,成群的牛羊悠然徜徉于鲜花点缀的草甸上。湖光与草原由此相映成趣,令人如痴如醉。特有的水、特有的花和动物在碧塔海构成奇异的“杜鹃醉鱼”和“老熊捞鱼”的景观。据说,逢五月杜鹃花盛开的季节,碧塔海畔的杜鹃花瓣纷纷飘落于水中,引来游鱼,鱼儿吞食花瓣后,竟醉倒而飘浮于水面,醉鱼和杜鹃就这样形成了湖面的奇特景观。甚至林中的老熊也会趁月色来捞食昏醉之鱼。我们在这片绝尘境域中净化了三个半小时,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踏上返程的飞机,我又一次凝视着窗外这片特别神奇的蓝天和大地——别了,彩云之南,这些美丽的名字、这些秀美的河山、这些纯朴的少数民族,离开了你们,我的心中从此便有了无尽的如梦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