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会视点:三年,向危土窑洞、危土坯房说再见

2008-05-06

□ 付玉峰

  5月18日,市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关于〈建立农村土窑洞、草房改造扶持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议案>的决议》。“决议”要求,市人民政府要“用三年时间,对危土窑洞、草房、危土坯房进行改造改建,基本消除危土窑洞、草房、危土坯房,使人民群众早日告别危房搬入新居”。
  衣、食、住、行,是民生最基本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衣、食、行得到了充分的改善。但在居住方面,因自然条件和自身因素,尚有一部分群众至今仍居住在危土窑洞、草房、危土坯房之中,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在今年3月召开的市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曲焕平等10名代表联名提出了《“建立农村土窑洞、草房改造扶持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的议案》。代表们在议案中写道:“据调查,我市九县六区尚有许多居住在草房、土窑洞中的农户,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县乡政府因责任所在,每逢阴雨天,抽出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防灾防险。抢灾救险,已成为年年都必须作的一项经常性工作”。     
  对于该项议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高度重视。在听取议案审查委员会的汇报时,连书记神情凝重,强调说,没想到现在我们还有群众居住在破窑洞、破草房之中,居住条件这么原始,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认真调研,重点解决。大会主席团会议作出决定:“委托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织调查论证,市人大常委会在大会闭会后的三个月内审议并做出决定。”
  一根木头,顶着一座岌岌可危的房屋。四周的墙壁,是几道弯弯曲曲的裂缝,表面的泥土早已剥落殆尽。房前站着一位见人都笑的老人。多少人绕道而行,不敢近前。而这位老人,每天都要无数次地通过这座房屋的过道,走进房后那间东倒西歪的小屋。小屋更是破败不堪,晴天,仰脸是一轮骄阳;雨天,抬脚是一汪积水。这是市人大常委会调查组在宜阳县张午乡苏羊村看到的情景。人代会之后,市人大常委会迅速成立了由农工委和相关部门参加的调查组。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喜照的带领下,调查组于4月23日至28日,先后深入到新安、洛宁、宜阳、汝阳、嵩县等县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我市现有国家级贫困县5个,即洛宁、宜阳、嵩县、汝阳、栾川,省级贫困县1个,即伊川县。全市农业人口494.3 万人,131.1万户。经过调查,目前,居住在危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中的农户有
  13 941户,涉及47 506人,33 114间房屋,约占农村总户数的1.06%。居住在濒临倒塌的危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中的农户,多数为憨、傻、痴呆、老弱病残、低保户、五保户和生活特困户,他们无劳动能力和经济来源,日常生活完全依靠政府的救济。他们中多数还过着汛期投亲靠友或借住外出打工户的房屋,天晴返回家中的游击生活。这些危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为此,《关于对<建立农村土窑洞、草房改造扶持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议案的调查报告》建议:市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形势和要求,将农村危房改造纳入整体规划,尽快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好危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改造的扶持长效机制。要采取统一规划、统一标准、集中安置与分散建房相结合以及与空心村改造、扶贫搬迁、整村推进和敬老院建设相结合的办法,用3年时间,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实施改造重建工程,使危房改造工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又一亮点。
  常委会会议对解决好农村危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的改造问题更是倾心关注。委员们在审议中认为,解决好农村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的改造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必需,对于改善困难群众的生存环境,提高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加快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全面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加大该议案的办理力度,适时听取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确保困难群众居住问题的解决。
  解决好农村危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的改造问题,人民在期待,社会在关注。我们希望并相信,常委会《关于〈建立农村土窑洞、草房改造扶持长效机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议案的决议》的办理落实,必将会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农村弱势群体的居住状况,3年后,让这些群众搬进新房,实现安居,挥手向危土窑洞、草房和危土坯房说: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