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春秋:道家、道教与洛阳

2008-05-06

□ 袁君敬

  老子《道德经》首章直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开宗明义,立道与名,以道标宗,其义昭彰。也许洛阳的学者和市民对老子其人其书太熟悉了,所以就仿照古人依文章首句断章定名的惯例,判定老子论道之书为“道学”。在一部颇具权威的史志类书籍的《总述》中就这样写道:“道学的始祖老子,为周‘守藏之史’。所著《道德经》五千言是一部价值极高的政治哲学论著。”读者只要稍加留意,就会意识到,作者说的“道学”,实际上指的是道家。
  或许,由于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有老子“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的话,便有人借以大做文章。说他“白日飞升”,“一气化三清”,甚或说他到印度作了释加牟尼的老师。洛阳民间则有老子在邙山翠云峰修仙悟道,炼取仙丹的故事。由此,后人便称他为道教的始祖,尊称他为“太上老君”。
  可惜的是,我们有些为发掘洛阳历史文化而编书的人,竞将民间传说当做历史真实。比如,在一部研究河洛文化的系统列丛书中就说:“道教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
  为使读者对与洛阳密切相关的“道家”、“道教”有个较为清楚的认识,笔者试作一些粗略介绍。
  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7年)在洛阳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哲学家,所著《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最杰出的著论,其阐发的道论是光彩夺目的唯物论的哲学体系,而其“人法自然”的思想自有其光辉的一面。这个人就是“居周久之”任东周“守藏室之史”即管理京都图书、典籍、档案的老子。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述:老子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任周守藏室之史。“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不少专家根据司马迁《史记》中关于老子和孔子的记载,证之以其它文献,推定老子活动的时代,约在公元前571年(周灵王元年)至公元前477年(周敬王卒年)这百年间。马叙伦先生则推定“老子生当定王、简王之世。”定王即位之年为公元前606年,至敬王逝世之的(前477年)一共活了一百二十九岁。老子的故乡,今鹿邑县的学者根据该县自古流传下来的老风俗,认定老子出生的具体日期是农历二月十五日。老子在东周京城洛阳任职大概有30年左右。
  据《史记》记载,老子在居洛任“周守藏室之史”之时就已创立了“修道德”,“以自隐无名为务”的学说,而且已流布于社会。比如:在与孔子同时而先于孔子,当时已80多岁的晋国大政治家叔向就曾引用《老子》第43、76章的原文来回答晋国贵族韩平子关于人生哲理的提问。叔向的答语为:“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乎天下之至坚’。又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由此观之,柔弱者生之徒也,刚强者死之徒也’。”孔子的门人记录孔子语录的《论语》也有多处孔子引证老子话的记载。这说明,老子那时已有著作。老子之言,在孔子之时已为当时的知名人士所知。而老子为关(令)尹喜“著书上下篇”只不过又给关令尹喜在竹简上刻写了一遍而已。这证明老子的《道德经》创作于洛阳。而以《道德经》为理论基础的道家自然产生于洛阳。
  《老子》一书中,“道”指实体,“名”标概念。“常道”乃自然的总体,“常名”是自然的逻辑。实先而名后,即存在在先,思维在后,思维是存在的反映。所以老子的“道论”实际上是唯物论。书中所说的“无”乃是万物所资以生的原始物质“气”,而“有”则是万物所由成的特殊规律“理”。“道”是物质性与规律性的统一。这是老子在书中阐发的宇宙本体论。此外,书中有丰富的有无相生、祸福相伏,对立统一的认识论的方法论和“玄”之“又玄”的气化宇观起源论。
  由于书中以道为宗,所以战国以后称其为道家,又由于创立者为老子,且“老子著书,号称微妙难识”,故在战国之末就有人称老子创立的学说为老学。
  道家思想的传播和演变可划分为四个时代。一为春秋时期老、孔时代的初期老学;二为春秋战国之交的杨墨时代,三为战国前期形成的老庄之学;四为战国末期始于稷下,本于黄老的荀、韩时代的黄老之学。老子虽没有像孔子一样正式开庭设教。从《庄子》一书中知道,老子有弟子三人,向他问学的也有三人,孔子为其中之一。《史记》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对其有教诲、有临别赠言。
  实际上首传老子之学的是关令尹。老子将言道德之意的五千余言传授给他。庄子曾称赞关令尹为“古之博大真人”,是初期传授老学的第一个老师。传关尹之学的是列御寇。《吕氏春秋》中明指“老聃贵柔,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一脉相承。
  战国初期,庄周大力宣扬老子的自然主义哲学。老子的气本论,气化的宇宙起源论,道无所不至的泛道论,人法自然的人生观和社会观都在《庄子》中得到了发挥。后世学者称其为“老庄”之学。
  与此同时,齐国之稷下出现了田骈、慎到形成的黄老学派。他们发明老学而托之于黄帝,假黄帝之名,播老子之学,合法术,势而干世主。称“黄老道德之术”。
  战国末期,喜刑名法术之学的韩非原老子道德之意,把自己创立的法术之学建立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在《解老》、《喻老》中韩非援老入法,以朴实的精神说明老学的精义,可称绝胜。
  迨至秦汉,稷下黄老学派始创的“君人南面之术”,经吕不韦集门客著《吕氏春秋》而盛行于世。吕不韦亲作《圜道篇》,把《老子》中所说的的“道”说成是黄帝教诲颛顼的《大圜》。黄老学派就如此这般地将老学嫁名于黄帝,变成黄老之学。这一风气一直流行于西汉初期,以致于百家作书,均托于黄帝。黄老之学便成了地道的大杂烩。
  如此之学,就是司马谈所谓:“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的道家。
  黄老之学(道家)演变为(道教)是一个延及200年之久复杂过程。
  一方面是始于东汉宫廷的佛教与黄老之学的结合。西汉初年,君臣崇尚黄老之学。陈平少时即“治黄老之术”,张良学的也是道术,曹参治黄老之学,已经前人八传。他们把黄帝老子看作二位一体,行黄老之术,实行无为而治。到东汉定都洛阳,谶纬学说经刘秀倡导,风靡东都洛阳。加之神仙家受儒家祖述尧舜,宗师仲尼,神化孔子的影响,道家便攀附黄老,推尊黄帝、老子自文其教。
  刘秀的儿子汉明帝不仅遣使往印度求佛,更诏报表彰:“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的楚王刘英。这说明东汉初年,佛教与黄老之学同时流行于宫廷。
  章帝时,皇宫收集大量的秘籍、列仙图和道术秘方,还把这些图籍赠给东平王刘苍。黄老之学连同黄帝、老子其人在上层已被神化,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顺帝时,黄老学说已发展成为宗教性质的黄老道。
  “桓帝好神,数祀浮图老子。”“事黄老道,悉毁诸房祀。”延熹年间,他曾多次派中常侍左倌、管霸到苦县,祭祀老子。延熹九年(166年),他又“亲祠老子于濯龙宫,┉┉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好事神仙”的桓帝已把老子尊为神。同年,有个叫襄楷的大臣上书指出:在皇宫中已立有黄老、浮图之祠。并说:“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老子化胡”的神话即起于此。可见,到东汉末年,与外来佛教(浮图)并驾齐名的黄老之学已与求仙奉神的神仙之术杂揉,被神仙家附托为趋于宗教化的黄老道。其中老子的地位更显得日益尊荣。可以说汉桓帝就是第一个见于史书的黄老道徒。他命令全国除洛阳令王涣祠,密县令卓茂庙之外的所有祠庙,统统改祠老子。在东汉王阜所作《老子圣母碑》中说:“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清浊之未分。”已将老子说成“道”的化身。这些都为道教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另一方面,黄老学转变为黄老道起于民间。东汉初,就有农民利用宗教起义。据《后汉书·马援传》载:卷人维祀,自称为神,有弟子数百人,以诳惑百姓,光武十七年(公元42年)有自称南岳大师者。“聚会徒党,攻没皖城(怀宁县)。”汉顺帝建康年间,九江盗徐凤等自称无上将军,攻烧城邑,历阳人华孟自称黑帝,攻杀九江太守。汉桓帝建和年间,长平陈景自称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如此等等。
  汉顺帝时,琅邪人宫崇向朝廷献其师于吉所得神书《太平清领书》一百七十卷。于吉就是最早传布《太平经》的传道者。他“出入伊洛”,被帛和“拜为真人”。
      这些太平道书不外阴阳五行,用神咒除灾疾,有所谓广嗣之术。其政治上的要求是“顺天地之道,“立致太平”。太平道就以此为经典,在灵帝时期,于河洛地区发展起来。
  这些流传民间的道书被当时那些自称“无上将军”、“黑帝”、“真人”、“黄帝子”的农民起义领袖所利用,组成宗教团体以反抗封建统治者。在这些起义队伍中,以灵帝时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规模最大。
  《后汉书·皇甫嵩传》记载:“钜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事奉黄老道,蓄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据张角自称“黄天”及其徒众三十六方皆著黄巾为标帜可以推断这都与张角信奉黄老道有关。这说明:原始道教实起于民间,是封建时代农民起兵反抗统治阶级的工具。张角用严密的组织机构,把弟子们组织起来,主要设置三十六方,每一方大则万人,小则六七千,由主帅统领,时称“太平道”。提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道徒们用白颜色在京城四门及州郡官府都写上“甲子”二字。在其徒马元义的苦心经营下,太平道在河洛地区迅速发展,但因起义前夕,叛徒告密,起义失败。朝廷诏令对信奉太平道者一律逮捕,仅在洛阳,屠杀太平道徒就达千余人。这场利用太平道组织的黄巾起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宗教运动,起义失败后,太平道的活动转入地下,改头换面汇入道教的总洪流中。
  《后汉书·灵帝纪》记载,与张角同奉黄老道而又同年起义者,尚有在巴郡起义的张修。“张修疗病愈者,雇以五斗米,号为五斗米师”,是为五斗米教。此教是世传道教创始人张陵创立的。据《三国志·张鲁传》记载:“张陵客蜀,学道于鹄鸣山,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令。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不置长吏,皆以祭酒为治”,“民夷便乐之”。
  张鲁的先人张陵是西汉张良的八世孙,他曾入洛阳太学,博通五经,后隐居于洛阳北邙老子修炼处潜心参悟18年,后又“入嵩高山石室,隐斋九年,周流五岳,精思积感,真降道成,号曰“天师”。到汉顺帝时,他带弟子一起到四川鹤鸣山始创五斗米教,又称天师道。此后张陵(又称张道陵)被世称道教创始人,号称祖天师。
  由是观之,原始道教是有其政治理想,有其特殊的政治组织。其政治理想和组织的根据是其《典略》。其《典略》说:“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可见《老子》一书是他们的经典,徒众都必须学习。其政治理想,是实现老子主张的“损有余以补不足”的天道。
  上述事实表明西汉之黄老学派至东汉初与浮图(佛)并行,迄东汉末遂演变为宗教。流布于民间的有张角的太平道,张陵的五斗米道,由是构成道教。所有这些都与洛阳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道德经》一书则被各派奉为不二的最高经典,老子则被道教各派追尊为祖师,后加封至“太上老君”。
  作为哲学家的老子成了道教各派追尊的始祖,幸与不幸,老子何知?言称道教的创始人、开山鼻祖为老子者,或言称老子为“道学”的始祖者,若老子在世,答应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