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十四年修路情结

2008-05-06

——记嵩县白河乡人大代表杨明记  □ 卫军武  路  鹏

  2006年7月12日,对嵩县白河乡黄柏树村来说是一个有史以来最值得庆贺的日子,因为,通往山外的12公里水泥路全线贯通了。这意味着他们的命运由此而改变!他们请来乐队,庆祝这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到此检查工作的市、县领导看后惊叹地说:“这条路是洛阳市农村道路建设史上路线最长、难度最大、施工条件最恶劣的乡村公路,也是洛阳市农村公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而创造这个奇迹的带头人,就是白河乡第十一、十二届人大代表,现任黄柏树村党支部书记杨明记。

因修路当选乡人大代表

  黄柏树村位于洛阳市的“南极”,距县城160公里,总面积24平方公里。村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186户680口人分布在三道大沟之间。以前去白河街上赶集,需绕外县80公里,走小路需翻越一座大山,淌过9道小河。当地群众流传这样的顺口溜:“全村几十里,一组十来家,小路山中绕,地在墙上挂,一遇下暴雨,要啥都没啥”。因交通不便,有的群众一辈子都没有到过白河街,群众运送物资仍靠肩挑背扛。村里丰富的香菇、银杏、板栗、山芋肉、天麻等土特产和药材很难运出去。山里人守着“金钵钵”却过着穷日子。1993年冬,从部队复员的杨明记被推选当了村委主任。受尽爬山越岭之苦的他深知,是大山隔断了黄柏树村与外面的世界,也是因为道路不通造成当地群众的贫穷落后。上任当天,他就对全村群众发誓:一定要修通乡村公路,改变因不通公路与外界隔绝造成的全村贫穷落后的状况。一说要修路,干部群众都不敢相信,几百人口的小村能修通翻越大山的12公里山路吗?外村的人听了也嘲笑说:“黄柏树能把路修通,鸡也会尿尿”。但明记是一个倔犟不服输的人。大山的豪放养育了他顽强拼搏的性格,三年的部队生活又培养了他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他深知要想在这陡峭的大山中开凿出12公里的山路,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和奉献精神。1994年春节刚过,他5次下洛阳、16次到嵩县争取修路项目,在外吃最便宜的饭,住最便宜的旅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1994年的秋季终于争取到修路资金50万元,冬季便组织群众打响了开山修路的第一战役。他是指挥员,劳力的组织、施工、料物的筹备、安全等等他都亲自安排;他是战斗员,工作安排到位,便和群众一样投入到开山凿石的战斗中,哪里有危险,哪里任务艰巨,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施工期间,明记很少回家,饿了就在工地吃馒头、方便面,渴了就喝山泉水,手磨烂了照样不耽搁干活。就这样,经过两个月奋战,动用土石方4.2万方,终于完成了第一期3.4公里的修路任务,而他的体重也由140斤瘦到110斤。这3.4公里山路,修出了全村干群致富的希望,修出了全村干群对杨明记的信任。在当年的白河乡人大换届选举中,杨明记以高票当选为乡人大代表。

当代表更要修好路

  “人民选我当代表,我更应为群众多办事”,明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有了第一期修路经验,有了全村干部群众的信任,明记的劲头更足了。1995年到1998年第二、三、四期工程先后开工,在明记的带领下,群众开山凿石,干劲十足,攻克了任务最艰巨的“一线天”峡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1998年春硬是拿下了剩余8.6公里艰巨任务,彻底结束了黄柏树村群众世代出行肩驮背扛的历史。路修通了,但没有桥梁,一遇汛期,公路中断,群众被困在家里,明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他又接二连三往市县交通部门跑。在争取到一部分资金后,他又带领群众架通两座桥梁,修建14座涵洞。由于山高坡陡,一遇汛期,黄柏树村修成的道路就被洪水冲成深沟。年年冲,年年修,村里的群众为此吃了不少苦头,所以,一提起复修公路,大家就害怕了。2004年,在明记的积极争取下,黄柏树村被市里定为“通达村”。拨款100万元的计划批下来了,但要扩宽硬化12公里的山路至少也得200多万元,缺口100多万元从哪里来?村干部为难了,这时的明记并没因此而退缩,他在村组干部会上讲:“我们可以组织本村群众成立施工队,节约一部分资金,其它缺口我来想办法,只要大家把干劲鼓足了,这路就一定能铺到底”。有了明记的这番话,村组干部吃了定心丸,憋了一肚子劲,打眼、放炮、拓宽路基、进料、租赁设备、支钢模、硬化路面,明记总是冲锋在前,第一个到工地,最后一个离开工地,忙时,晚上就睡在工地旁的帐篷里。进料、硬化路面、检查工程质量、协调外部环境,克服缺少水源和坡度大倒浆难问题,明记经常忙个不停,工程开工时明记买的一辆摩托车在工程还未竣工时就“退役”了。为了修路,明记不知跑了多少次信用社,不知张嘴向多少人借过钱;为了修路,他背着妻子把家里卖香菇的2万多元付给建筑队。2005年的大年初四,有5个人来村讨要水泥、沙石料款,把当时的支书逼急了,干脆扔下挑子不干了,他们便紧追明记不放松,明记把人领到家里,说尽了好话,并出去借了2万元才将他们打发走。一向默不作声的妻子哭着说:“咱不干中不中,在家安安生生种些香菇,抓些收入,比干村干部作恁大难强多了”。明记笑着劝妻子,“群众选咱当村干部,又选咱当人大代表,咱不干怎能对得起全村群众?公路不通,咱们会贫穷一辈子,下代人也会埋怨我们”。

修通公路  造福群众

  三年时间,经过明记的不懈努力,12公里的水泥公路铺通了,以前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阔的水泥路,整个山村沸腾了。村委接着又盖起了2层18间教学楼,架通了11公里的通讯线路,建成了移动通讯基站,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和通信难,以前落后闭塞的小山村旧貌换新颜,群众生活富裕,安居乐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农村建设景象。2006年黄柏树村党支部被洛阳市委命名为“五好党支部”,杨明记先后被县委授予“优秀支部书记”,被县人大常委会授予“优秀人大代表”的称号,在县委召开的建党86周年纪念大会上,杨明记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的称号,2007年6月黄柏树村党支部被中共河南省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的称号。
  面对各种荣誉,杨明记并没有骄傲和满足。他说,要用好上级的惠民政策,再用几年时间让黄柏树的各自然村也通上水泥路,让群众早日过上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