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风采:闪光的足迹

2008-05-06

——记市十二届人大代表、三川村党支部书记段新宽    □ 赵红彬

  在巍峨绵延的伏牛山腹地,坐落着栾川县三川镇三川村。近年来,三川村群众依靠发展商贸、调整种植结构、搞劳务输出逐步走上了富裕之路,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1300元增长到现在的4000元,翻了三番,90%以上的居民住上了漂亮的楼房,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谁,用什么办法让三川村,让父老乡亲发生了如此变化?每每提及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和小康式的富足生活,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提起他们的领路人——市、县两级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段新宽。
 
穷是一块疤,割治穷疤,
把梦变成真

  段新宽,40开外,处处洋溢着浓重的乡情,“刚直、厚道、真诚”则是他的口碑。追溯往昔,那些记载着他成长足迹的往事历历在目。20世纪80年代初,处于青春年华,正值求学的他,由于家庭贫困,不得不放弃优异的学业,随着家乡的劳务大军到秦岭务工。在那里他和其他成千上万的打工者一样,白天钻到1000多米深的洞里干活,一天干12个小时苦工,不见阳光;轮12镑重的大锤,拉1000多斤重的架子车,装2米多高的矿车,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晚上几十个人住一个帐篷,几十个人睡一个大栏床,风餐露宿,什么样的苦都经过,什么样的累都受过。穷在他的心头由此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他要把丧失了的锦秀年华追回来,他选择了勤奋劳作。夜里,他常常挥舞着拳头,独自发吼,“我要割掉穷疤!我要割掉穷疤!”他为此默默的付出着。秦岭务工十年中,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十年磨爬滚打,他拥有几百万元,致富了。1992年,当段新宽带着秦岭淘金几百万收入回到家乡注册起自己的公司时,他终于对天畅喊,“我成功了,我把穷疤治好了。”的确,他把梦变成了真。自己的穷疤医治了,但富起来的段新宽每次回到家乡,看到仍然贫困的父老乡亲,心里隐隐做痛。无论谁家有了困难,只要他看到,从几十元到数千元,他总是力所能及地给予资助,因此,赢得了乡邻的好口碑。1993年7月,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0年2月,在全村群众的期待和全体党员的呼声中,段新宽当选为三川村党支部书记。  

靠天等、要,富不了,
 要找自己的路

  上任伊始,受任于众托的段新宽,面对乡亲们依然艰苦的生活,心急如焚。从此,为乡亲们寻找致富之路,成了挂在他心坎上的大事。他将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走出困境,走上小康视作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也更视作自己默默的誓言。他同村两委成员多次研究决定:一要搞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条件;二要建立市场,通过商贸兴村,让群众富起来;三要冲破固守旧土的观念,搞劳务输出,以工哺农;四要依靠科技,调整种植结构,使农业增效。思路既定,就要行动。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带领全村村民实实在在地下了几步“棋”。
  第一步,要让村容村貌大变化,他带领大家加快了全村基础设施建设。2000年,段新宽自己出资还清了村里的数万元债务,接着又多方筹资,建起了4层24间村委办公楼,购置了一部分办公用品;2001年,组织全村107户村民开始了大规模的拆迁,在全乡率先开展了小城镇建设;2002年,投入十多万元建起了三川镇第一家集贸市场,同时投资13万元对老街道路进行了硬化,对村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危房改造,全村通了自来水和有线电视,95%的家庭装上了电话;2003年,完成了育河休闲区、环城大桥、车站大桥的建设,对全村1至8组72个巷道胡同全部进行了硬化;2004年,对村办公楼和学校教学楼进行了美化装修,建设村后坡三个亮亭工程。2006年至今,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他又自己出资,聘请专家,对村进行重新规划,相继建起了森林公园、老年门球场、体育场和自己的剧团,与自己开发的红色旅游景区相配套,建起了小吃街、家庭宾馆。终于,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在他的带动下巍然屹立在豫西古镇要地。
  第二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商贸兴村,让群众富起来。三川地处栾川、卢氏两县交界,自古以来都是商贸重镇。利用这种地理优势,发展商贸,带领群众致富,是他就任后规划的第二个重头戏。机会来了,2001年6月,全县开展小城镇建设,三川村是三川镇小城镇建设的主阵地。他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刀阔斧地实施了“商贸兴村”计划。首先,他组织对三川村进行了合理规划,按照规划,对167个临街户进行了旧房拆除,商业用房改造、改建。这项工作刚开始,80%的农户持反对态度,工作很难开展。面对这种情况,他迅速召集所有拆迁户,给他们算了一笔帐:“小城镇建设搞好了,将旧房建成商业用房,仅沿街门面房和二层房屋出租就可使收入比过去提高3—5倍。”这一笔帐一算,彻底转变了群众观念,大部分拆除改建户都放宽了眼光,转变了态度,开始拆迁改建。但还有14户确实因为没钱盖新房,仍不能拆建,他就个人给他们作担保,从银行给每户贷款4万元,让他们也顺利将旧房改建。这样167户一年之内全部拆除旧房,改建成了规划统一、经济适用的商业房,每年每户仅房租就能收入三五千元。加上自己经营,有些户年收入可达万元以上。群众自己也富了,三川镇也因此由一个破旧、脏乱的小乡镇一举成为了一个高标准、充满了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小城镇建设走在了全市前列,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的孙善武及其他领导也曾多次到三川村视察,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小城镇建设的效果在三川村显现了”。
  这富起来了的167户见段支书就说好,但他们只是一部分,村内仍有一些户苦于致富无门。那些没有门面房的群众风言风语地说:“没有见到新班子给我带来啥好处”。段新宽一听,说:“这是好事,说明他们看到了曙光,看到了村委的作用,想让村委给他们找路子,这又是机会”。由此,他与村班子一商量,决定以村集体名义在街中心地带建一个市场,为这些也想经商的群众找个路子。市场刚落成,村委就将最好地摊位划给本村踊跃经商报名的87户群众经营,其他摊位面向社会招租。市场投入运营后,形势非常好,仅2003年春节期间,村里一个姓李的商户3个月就挣了近1万元。其他80多个商户年收入也都在万元以上。商贸城的建成,又使村里87户群众走上了致富路。同时,靠这个市场,三川村集体每年也可收入3万多元,仅此就保证了村集体的基本办公费用。
  以工哺农,劳务输出创收,是他实施富民计划的第三步棋。要让群众冲破固守旧土,等穷挨饿的思想,冲出去,换思想,挣票子。2002年,他将本村96人送到他弟弟段新朝的厂内务工,同时还将本村38名青年送到焦作、三门峡等地朋友开办的公司、企业中去打工,年收入都在1万元以上。2003年,他凭着多年的务工关系,引资2000万元在邻村姚湾村,建成了栾川西部最大的工业园区,吸引9家矿产品的工矿企业落户,不仅安排了600多人进厂务工,还每年为镇政府带来1000多万元税收。2004年,他又引资2000多万元对三川镇境内的抱犊寨进行开发,建设红色旅游区,已安排本村100余人在景区务工,并计划在景区内设置名吃一条街、旅游纪念品一条街,安排本村农户到景区经商,发展第三产业,增加收入。细心的村民们初步为段书记算了一下,5年来,由他直接或间接安排的本村务工人员在800人以上,他们年均收入都在8000元左右,劳务经济之路致富也成了三川村又一靓点。
  调整种植结构、依靠科技、农业增效是他实施“兴村富民”计划的又一招。三川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3分,并且由于海拔高、天气冷,农作物一年一熟,只产玉米和土豆。为了提高有限土地面积的单位产量,五年来,段新宽先后自己出钱租地实施脱毒高产马铃薯种植、玉米地膜覆盖和粮药间作技术,成功后向群众推广,现在,全村所有耕地都实行了地膜覆盖,种植脱毒马铃薯新品种,玉米和土豆年产量比2001年基本翻了一番,使村民种地每亩增收都在250元以上,农业增效明显。
  群众听不听,干部要先行,要处处当群众的表率,段新宽无愧的做了。在扩大和建设村里基础设施时,他先后无偿拿出自己的30多万元投入建设,又利用自己的“关系”,筹资200多万元用于工程建设。在带领群众调整种植结构中,段新宽率先租地50亩,发展粮药间作示范基地,使全村的粮药间作达到800亩。尤其令人感动的是,段新宽身先士卒,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建后坡亮亭时,他背着近百斤的沙袋上山,厂里的工人们看到自己的老板这样吃苦,就学着他的样子,先后有40多名工人投身到义务劳动的行列。此举深深感动了村民们,300多名村民自愿和自己的支书一起往山上背沙。这样,四大卡车、15辆拖拉机运到山下的数十吨石沙迅速靠着人力运到了山顶。
  近年来,段新宽自己的致富项目日渐增多,先后建起了白土铅锌选矿厂、三川工业园区;出资300万元买断了500多公顷的望牛岭林坡70年的经营期限,购买培育了2500多亩油松基地;出资买下了抱犊寨,开始筹建全县第一个革命传统德育教育基地和全市第一家“红色”旅游区;开发了冷水沟铅锌矿山和陶湾铅锌矿山;投资700万元建起了新亚饭店;村民纷纷到段新宽的企业务工。每每提及这些,村民们有一句质朴的话,就是托共产党的福,使他们有了一个好支书、好代表,给他们带来了幸福。

关护弱势群体,不能让党的
政策在他们身上疏漏

  能人走上小康,多数群众富起来了,老弱病残不可忽视,不能让党的温暖在他们面前疏漏。段新宽说了、做了。他先后帮助近千名村民脱贫,出资救助200多位特困、残疾农民。提及这些,老百姓都说:“段支书有颗善良的心!”
  每年春节,段新宽总要和两委班子成员们一起,带着油、盐、米、面、粉条、大肉,一家一家地慰问五保户、特困户、残疾农户……
  每年正月十五闹元宵,段新宽总是和自己的弟弟段新朝一起,出资万余元搞活动,让村民们高高兴兴过节日……
  每年“六一”节,段新宽总是拿出一些钱,购来一些作业本和铅笔等学习用具,送到正在上课的孩子们手中……
  每年教师节,段新宽总是购买一些纪念品和生活用品,送给辛勤的园丁们……
  每年“七一”节,段新宽总是忘不了那些老党员和贫困党员们,为他们送去营养滋补品……
  每年“八一”节,段新宽首先想到的是拥军优属,为军属们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
  一组村民吴够丈夫治病花了很多钱,去世后没有钱火化,段新宽慷慨解囊,为她送去1000元钱,妥善地办完了吴够丈夫的丧事……
  十三组村民李志杰因下肢瘫痪,常年卧床不起,段新宽时不时地去家里看望他,给他带来了活下去的勇气……
  十一组村民段路去世后,家里生活比较困,段新宽把段路的孩子接到自己的厂里上班,一个月能领几百元钱,支撑起这个特困家庭的希望……
  七组村民刘信夫妻二人常年患病,花了不少钱,女儿眼看就要失学,段新宽去到他家,承担了孩子上学的全部费用……
  也有人风言风语,不无讥讽地说他是作样子给群众看,背后的目的是想取得群众的拥护。可他在外地做了更多村民们不知道的事,是为了什么?2004年8月,合峪镇一位贫困农民的儿子考上了大学,却因交不起学费进不了校门,县工商联一位领导偶然间遇到段新宽,向他提及这件事,段新宽二话没说,当即掏出了2000元现金……
  2006年5月,段新宽出差洛阳,顺便到一五O医院看望一位朋友,遇到汝阳县一位农妇因做CT检查交不起费用失声痛哭,段新宽动了恻隐之心,他从口袋里掏出300元钱塞到那位农妇的手中,那位农妇感激涕零,一下子跪在地上,连叫“恩人,恩人……”
  上任6年来,他从没有拿过集体一分工资,私下里却不知因为公事自己垫了多少钱。三川村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他却任劳任怨,乐此不疲。他的工作和为人,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他所领办的企业2000年以来先后被河南省授予“管理达标企业”;被栾川县授予“十佳企业”、“纳税先进单位”、“率先致富帮带乡邻先进单位”、“诚信企业”、“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他所带领的党支部先后被授予栾川县明星党支部、洛阳市五好党支部、河南省优秀党支部。他本人于2003年3月当选为栾川县十一届人大代表,2004年3月,当选洛阳市十二届人大代表,2007年元月,再次当选栾川县十二届人大代表,县人大常委会委员,并先后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市、县人大代表、“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尊师重教先进个人、栾川县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创业者、洛阳市十佳共产党员、洛阳市优秀基层干部标兵等荣誉称号。在诸多荣誉面前,他并没有陶醉和满足,他认为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并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说明将来,他把成绩看成是自己新的起点。展望未来,让三川村的父老乡亲们全面实现小康生活,是他—— 一位市县人大代表、基层党支部书记的人生追求。
  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段新宽用他自己的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人民代表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