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院传真:加快城镇化进程 建设文化强市

2008-05-07

□ 袁 军

  2008年,市委、市政府将以加快城镇化进程,着力建设生态文明,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魅力,建设文化强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塑造城市精神,不断增强全市的文化软实力,打造文化强市。
  一、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加强规划指导,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一)科学编制规划,提升城市品位。突出城市特色,注重文化内涵,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统筹城乡规划,继续做好第四期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对县乡规划的指导,高标准做好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不断扩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覆盖面。严格规划审批,切实维护规划权威。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强力推进新区开发。全年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实施项目115个。重点开发开元大道两侧和开阳湖南侧组团,抓好中心区T形商业街、宝龙城市广场二期等项目。加快沿河百栋高层建设,确保累计开工135栋。高标准开发洛阳南站及周边区域,抓好关林商贸区组团升级改造。抓好太康路东延长线、瀛洲路污水处理厂及排污管网建设、瀛洲桥续建等工程,加快新区医院、新区高中和新区博物馆建设。力争完成洛宜铁路迁移改线工程。加快洛北城区改造。投资83亿元,实施128个项目。抓好亚洲城C区、中泰世纪花城三期、曼哈顿广场等续建项目和南昌路、长江西路交叉口地块等新建项目和城中村改造项目。出台补贴政策,引导各城市区加大道路建设力度,新开工、改扩建一批城市道路,重点抓好滨河路、瀛州北路、孙辛路、道北二路、衡山路和华山北路、九都西路打通等项目,积极谋划一批城市立交桥项目。加快涧西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垃圾处理及中转站等52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步配套各项基础设施,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25%,燃气普及率60%。
  (三)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精细化水平。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突破口,巩固创卫成果,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加快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完善市容巡查制度,集中开展市容市貌专项整治,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建设停车场,努力缓解交通拥堵现象。完善社区功能,启动市级社区服务信息网络体系建设,搞好物业五级管理,积极创建国家、省物业示范小区,建立规范、公开、透明的物业管理秩序,实现物业管理全覆盖。
  (四)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继续实施碧水蓝天青山绿地工程,全面开展污染源普查,大力推进环保治理工程,确保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2000吨和2万吨,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300天。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市建设,加快环城和通道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带、城郊森林建设。完善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二期、洛浦公园东延伸工程,抓好广场改造、街头绿地建设,新增绿地83公顷。完善新区景观水系。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能源林等项目,完成营造林28万亩。
  (五)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通达能力。完成投资26亿元,重点抓好洛阳机场、连霍高速洛阳段改造,洛阳至吉利、偃师至洛宁快速通道及省道331改建等公路建设,建成洛阳至南阳高速汝阳段和宜阳、洛宁洛河大桥,改造省道323丁流至上天院段,建设县乡公路120公里。做好武西高速石人山至栾川、洛阳至栾川高速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客运网络建设。
  (六)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加快农民进城步伐。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机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劳动就业和社会管理,缩小城乡差距,力争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2%。加快县城和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功能完善的县域城镇体系。制订优惠政策,加快城中村、城郊村改造步伐。出台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城郊农民进城定居。搞好偃师、栾川、嵩县城乡一体化试点,吸引更多农民向县城和小城镇集中。
  二、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事业,建设和谐文化,塑造城市精神,不断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一)挖掘城市文化内涵,彰显城市魅力。抓住国家实施大遗址保护机遇,积极申报洛阳片区大遗址保护项目,搞好隋唐城、汉魏故城保护规划,完成隋唐城定鼎门、汉魏故城阊阖门和偃师商城城墙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启动隋唐城明堂、天堂及汉魏故城城墙保护展示工程。开工建设河南壁画馆和洛阳匾额博物馆。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加强历史文化街区、工业文化遗产保护。继续做好丝绸之路、大运河河南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二)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竞争力。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挖掘民俗文化、特色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加快建设地域特色鲜明、产业优势明显的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加快曲剧团综合演艺中心建设,创作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精品。积极发展广告艺术、文化创意、网络动漫等新型文化产业,支持发展娱乐休闲、艺术培训等社会文化产业。深化体育场馆管理体制改革,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体育产业。大力发展体育彩票、健身俱乐部、体育中介等相关产业。加快发展广电产业,打造品牌栏目,力争产业化收入1.2亿元。
  (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认真落实配套政策,加快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引导文化团体走向市场。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聘用制和劳动合同制,加快建立有利于调动文艺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多渠道培养高素质的文化经营管理人才。
  (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文化生活。深入开展广场文化狂欢月、全民读书月、送书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好“欢乐进农村、进社区、进军营”等公益性文艺演出。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全年放映公益性电影2.8万场;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加大基层文化设施投入,抓好23个综合乡镇文化站建设。
  (五)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文明新风。积极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景区,扎实开展道德规范进万家、诚实守信万人行活动,建设诚信洛阳、礼仪洛阳、魅力洛阳。做好新时期双拥工作,落实优抚安置政策,充分发挥部队、民兵预备役在促进地方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弘扬厚重、包容、文明、开放、创新的城市精神,使之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实践。

(袁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