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为嵩县40万农民群众铺就健康之路

2008-11-03

    嵩县是国家级山区贫困县。多年来,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制约着嵩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渴求、期待,终于盼来了党的好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她为嵩县48万农民群众铺就了健康之路。
    探索:农村合作医疗的启迪
    2003年,嵩县第三人民医院(车村镇卫生院)率先在当地农村开展了集体合作医疗,由农民每人交10元钱,医院及村卫生室负责为其减免医疗服务费。运行期间,参加的群众受益良多。这一创新吸引了省内外好多地市医疗部门前来学习取经。但运行不足两年,弊端出现了,每人所交10元钱集起来只是杯水车薪,尤其村级卫生室难以承受,运转举步维艰,以致发展到村卫生室十几名村医联名到县人大反映。为此,县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专门组织人员到该镇进行深入调查,逐人座谈了解,协调处理。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受到启发,将如何解决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并引起了他们的思考与重视。
    试点:用科学发展观运行新农合
    “民之所思,我之所行”,2005年12月,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支持下,经卫生部门积极争取,嵩县被确定为省第二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2006年元月正式启动。老百姓大多是现实主义者,没有得到实惠他不认可,加上近些年行政干预的事多,部分农民对政府缺乏信任,所以,第一年启动筹资相当困难。为使这项惠农政策落到实处,把好事办好,嵩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一开始就介入其中。常委会及教科文卫委负责人参加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委员会及监督领导小组,跟踪监督,支持政府开展工作。县委、政府采取县、乡、村干部分片包村,逐户落实等措施,动员全县农民群众参保,当年共参加新农合389766人,参合率达到80.9%,略高于省定标准。
    鉴于启动筹资出现的种种困难,县人大常委会对此项工作倍加关注,不断听取阶段性工作汇报。2007年4月,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乔万里带领部分人大代表、教科文卫委全体人员深入全县各乡镇,座谈走访,调查了解新农合运行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六个,提出建议五条。
    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人大提出的建议、意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认真进行整改,推动新农合试点工作的健康运行。
    1,结合嵩县实际,科学制定政策,及时完善制度,使新农合的政策更趋合理,更趋规范,更趋科学,更贴近农民。如:根据2006年的运行情况,对起付线标准、补偿比例进行了调整,并制定了慢性病补偿办法,外出务工人员报销办法。两年来,已出台文件、制度十余份,扩大了农民的受益面。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对新农合的认知度。为使党的惠农政策深入人心,采取各级会议宣讲,走村入户宣传,印发15万份知识问答,组织宣传日,在街道上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在电视台开设栏目等形式,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认识,理解,自愿走近新农合。
    3,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以为民、便民、利民、惠民为宗旨,对管理人员不断进行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两年的努力,嵩县新农合试点工作是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逐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识,参合农民由被动变主动,参合率逐年提高。2007年全县农民484265人,参合460425人,参合率95.08%,比2006年80.9%增长了14个百分点。2008年参加484567人,参合率达99.78%,比2006年增长29个百分点。因此,2007年嵩县政府被评为洛阳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先进县。
    收获:和谐发展
    嵩县新农合一路走来,虽不乏艰辛劳苦,但受益的是百姓,收获的是政府。
    1、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政府的良好形象。通过新农合管理部门的扎实工作,使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温暖、政府的关怀。新农合像一条纽带,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树立了政府执政为民的良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如2006年5月,马妞在北京阜外医院成功接受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花去医疗费52940.95元,按合作医疗规定报销1万元。7月20日,当副县长王洋带领卫生局、农合办工作人员将为其报销的一万元现金送到她家时,丈夫感动得连声说:“现在的政策真好,得了大病政府还给报销,如今的农民真幸福啊!”
    2、参合农民得到了实惠,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缓解。农民群众应就诊而未就诊,该住院而未住院的现象普遍减少,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进一步提高。据统计,2006年参合农民得到补偿280448人次,补偿资金1071.62万元,达到一万元封顶线32人。2007年补偿358495人次,补偿资金2133.54万元,达到封顶线的111人。如嵩县田湖镇农民赵战伟,患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家庭困难,始终不能根治,在新农合的帮助下,到洛阳市中心医疗做了根治手术,摆脱了疾病的痛苦,实现了多年的心愿。
    3、加快了医疗机构的发展步伐。新农合的普遍实施,使参合农民有了更多的选择医疗机构的自由,医院就医人次也明显增加,医疗机构的收入也相应提高。县、乡、村各医疗机构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更加重视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人员的培训,服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新农合的成功运行,促进了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群众的就医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疑难病才到县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