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恳谈与人大工作

2009-01-05

    民主恳谈是浙江温岭干部群众在探索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中产生的具有原创性的一种民主形式,被誉为“中国21世纪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道新曙光”,曾荣获第二届“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民主恳谈始发于1999年,雏形是温岭市松门镇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论坛”,之后经过探索实践,开始由思想政治工作载体转向基层民主,由最初的党委、政府与群众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共同协商,逐步发展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公共事务的新型基层民主形式。2001年,温岭市委发文将各地陆续开展的名称各异、形式不一的民主沟通、民主对话活动统一定名为“民主恳谈”。
    2003年,温岭市人大常委会开始介入和参与民主恳谈,指导温峤、松门、泽国、新河等镇人大相继出台关于民主恳谈的规定,把民主恳谈作为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重要方式,对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和监督保证等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在此后对实现民主恳谈与基层人大工作的结合开展了积极的探索。
    2005年,新河镇人大将民主恳谈引入人大预算审查监督程序。这项被专家称之为“参与式预算”的改革,最大的亮点、最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将民主恳谈与人大预算审查有效结合起来,充分运用民主恳谈这种行之有效的民主工具,让人大代表和普通民众参与政府年度预算的审查,对政府的“花钱计划”发表意见并促成预算的修正和调整,达到对预算实质性监督的效果。这一创新探索被赋予“中国基层公共预算改革重大突破”的意义,不仅填补了国内在预算编制中实现参与、协商、监督三者结合的空白,而且对促进基层民主的扩大、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2007年,参与式预算高票入选“十大地方公共决策实验”;2008年,温岭公共预算改革的乡镇实验(参与式预算)进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创新案例120个候选名单。
    2008年,温岭市人大常委会继续推进和深化民主恳谈,通过由点到面、由下而上、由表及里等多条路径,不断注入新内涵,挖掘新形式,丰富新内容,更加焕发民主恳谈的生机和活力。一是促进和加强民主恳谈同预算审查监督的结合。将参与式预算推广至新河、泽国、箬横、滨海、大溪等五个镇,并从镇一级提升到市一级,“试水”部门预算民主恳谈,在1月份、8月份相继开展交通部门预算和预算执行民主恳谈。二是促进和加强民主恳谈同人大常委会决策重大事项的结合。将民主恳谈导入常委会审议、决定重大事项机制,通过民主恳谈的方式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增强常委会决策的透明度、民主度和公众参与度。三是促进和加强民主恳谈同基层人大工作的结合。指导基层人大在实践中探索出“征询式”、“问计式”、“通报式”等恳谈形式,将民主恳谈逐步引向深入。
    温岭民主恳谈与人大工作结合的探索和实践,是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大与民主同行的一个生动案例,对新形势下地方人大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积极的样板意义。温岭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学明说:“民主恳谈与人大工作融合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就在于它与十七大报告强调‘扩大人民民主’和‘基层民主’的政治体制改革精神一脉相承,与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时代要求相得益彰。探索和深化民主恳谈与人大工作的有机结合,非常有意义、非常有价值。”(林应荣)

来源:浙江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