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海钦副主任率队调研论证我市农田水利设施工程情况

2009-03-30

    3月24日至27日,受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委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石海钦带领由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市政府农经委、市水利局有关负责同志和部分市人大代表组成的调研组,针对在今年3月召开的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由李宗贤、曲焕平等36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水利设施投入,提高抗旱减灾能力”和“加大对老旧水库设施修复力度,尽快恢复功能,改善生产条件,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的议案,冒着初春的寒风,分别深入到孟津、伊川、偃师、洛宁、宜阳等县(市),详细察看了机电井灌溉工程、黄河灌溉干渠及支渠工程、陆浑灌区西干渠(伊河渡槽)及出水口工程、邙岭电厂灰水灌溉工程、陆浑灌溉东一干灌区及支渠工程以及各类提灌站、水库等水利设施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情,对该议案进行了翔实的调研论证。
    据调研情况看,我市目前的农田水利设施大多为上世纪60—70年代所建,由于设备年久失修,损坏严重,加上有些地方水位下降,使许多机井报废,提灌站、干渠无法使用,特别是遇到今年的大旱之年,水利设施的跟不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个别地方还出现百姓买水吃的现象。近年来,虽然政府在农田水利上也投入了一定的建设资金,但多属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究其原因,一是我市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病坏工程设施较多,修复资金严重不足,导致许多水利设施不能及时发挥效益;二是农村体制的转变,农民义务工的取消,使水利工程修复建设成本提高,且一家一户的农村土地承包体制,制约了农民自发投入水利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三是管理体制滞后,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多数水利设施产权不明晰,运行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导致管理难度大,损毁率高,使一些水利设施长年得不到修复,难以发挥作用。
    石海钦副主任强调,水利设施是关注民生的大事,关乎着千家万户。该议案涉及两个方面,一是灌溉,二是人畜吃水,一个是粮食,一个是水,这都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我们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办好。针对下一步工作,石海钦副主任要求,1、各县(市)对本区域的水利设施要提供准确的统计数字,因为它决定着水利设施修复完成的计划、时间以及投入的资金等问题,统计要分门别类,要有主次缓急。2、要科学地进行水利设施的效益评估,对现有项目,水利部门要进行评估,特别是人畜吃水问题,要放在首位,要把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放在前边,尽量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3、提出的建议和办理意见要切实可行,不能超出当前的实际,且见效要快。4、完善管理养护体制。随着国务院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和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形成,水利设施的管理和养护问题也会逐步得到解决。要通过民办公助等措施,鼓励农民自建、自用、自管小型水利工程,调动农民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管护。5、资金投入要采取多元化,尽量争取上级资金的支持,市里要有配套资金,多渠道融资,使我市水利设施工程建设能够尽快修复完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给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生活便利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