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渝中区:代表参与制促进信访问题的解决

2009-05-20

    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将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为民排忧解难办实事,创新性地提出以制度促进信访问题解决的新法——“代表参与制”。
  代表参与,架起沟通桥梁
  2008年7月16日,渝中区朝天门街道,一块崭新的写有“渝中区人大朝天门地区人大代表接待室”的牌子醒目地挂到了办事大厅外的门柱上,这是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接待的又一新形式。
  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接待是闭会期间代表履职的有效形式,也是市人大换届后,渝中区人大在新一届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工作指导下,在全市率先开始这项创新工作的,人大代表信访接待室的成立在全市也开先河,“这些做法深受群众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一位人大代表如是说。
  为进一步完善这一制度,渝中区人大信访办通过调查研究,在征求有关委室及部分代表意见的基础上,起草了《关于深化完善代表参与信访接待的初步意见》报送常委会领导,同时向人大各街工委印发了《关于搞好区人大代表接待群众信访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在联系会议上,在对工作进行部署和培训后,人大各街工委也随即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办法,并挂牌成立人大代表接待室。“我区人大代表开展群众信访接待方式,由集中参与区人大常委会信访接待拓展到深入街道、社区接待,进一步拓宽了代表与群众联系的桥梁。”
  渝中区人大具体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一位负责人说,其实这也是深入领会市人大常委会领导意图的一次较好工作创新。因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光国在一次群众大接访活动中就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紧密联系人们群众的优势,积极协调人大代表参与有关信访活动,共同维护我市的稳定。
  在此基础上,渝中区人大又适时拟定了《渝中区人大常委会大接访实施方案》,并深入扎实地通过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定期分析制度、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重大信访问题处置协调会议制度,捕捉筛选出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力促进群众诉求的解决。
  “这一系列制度的循环互动,为政府、代表、群众三者之间搭建起一条互通了解的联系沟通渠道。”一位代表说,“群众问题得以合理、较快解决,何愁社会不和谐。”
  代表督办,关注群众利益
  2009年春节前,陈德全等11位农民工来到区人大信访接待室,向吴永年代表等反映他们的工资被拖欠,致使其不能顺利回家过年问题。代表们了解情况后,立即与渝中区法院联系协调,并经人大督促,法院随即派出法警带着农民工到该公司当面为这些农民工讨回了工钱。
  这些农民工对人大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感激不尽,对办理结果也非常满意。
  其实,这只是渝中区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一个小例子。
  在当前的大形势下,渝中区人大常委会根据自身近几年的工作实践,积极创新,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接待工作。
  “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人大信访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渠道,组织人大代表参与信访接待,已成为代表在闭会期间执行职务的一项具体内容,它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代表作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渝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永年认为。
  记者翻阅渝中区各街道人大工委有关接待选民制度后发现,其不仅严格规定了接待方式、接待内容、处理方法、办理程序,还将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的时间安排以表格的形式系统排出,一目了然。接待方式不仅有集中接待,还有定时定期接待、不定期分散接待。在处理方法上,七星岗街道就严格规定了“登记、解释、交办、跟踪督办、反馈”五步骤,高度重视办理结果。
  代表参与人大信访工作虽然已经启动,但要使这项工作达到提高质量、增强效果的目的,就更需要代表和常委会两方面进一步做好工作。于是,渝中区人大常委会提出要求,希望代表要从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的高度,从人民群众代言人的角度,思考信访中反映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问题,并就解决矛盾和问题、促进“一府两院”改进工作,提出有益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