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常州、杭州城市公交事业快速发展

2009-09-02

◆ 公交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落实,许多城市的公共交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为了加快我市公交事业的发展,根据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市人大牵头成立了由市人大、市政协、公用事业局、财政局、发改委、规划局等部门参加的关于发展我市公交事业的联合调研组。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常振义任组长,市人大副主任李柳生、市政协副主席李良龙任副组长。6月9日至14日,由李柳生副主任带队,调研组赴郑州、常州、杭州对三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考察。现将三个城市公交事业部分发展情况记述如下:
    一、三城市公共交通企业发展现状
    1、郑州市公交总公司。该公司拥有运营车辆4388台,折合标准车5300台,其中空调车960辆;从业人员12000人,其中在册职工10039人;运营线路216条,线路长度3300公里。日运营能力为行驶里程60万公里,日载客200万人次,日收入180万元。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15标台,公交分担率24%,平均购车440辆/年。该市的基本票价为1元/人次,空调车为2元/人次,部分线路1.5元/人次,持IC卡乘车8折优惠;成人月票卡50元/月允乘100次,学生月票卡25元/月允乘100次;月卡消费底线40元,乘坐所有车辆5折优惠;BRT同站台免费换乘;60岁以上老年证26万张,免费乘车;公交车辆五年折旧,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2、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该公司现有职工5506人,各种运营车辆2421台,空调车比例已达到60.1%,到2010年新增、更新公交车1825标台,车辆总数要达到3500辆,空调车比例要达到80%。2009年建成并投入运营公交智能化调度系统。经营线路146条,线路总长度2216.3 公里,年客运量3.65亿人次。集团公司实行三级管理、两级核算,下设8个直属单位,有2个股份合作公司,万人拥有公交车15标台。近年来,常州市实施了公交优先发展“六大举措”:降低票价、优惠市民;增加车辆、提高档次;科学规划、优化线网;专道提速、确保准点;市区城乡、公交一体;创新管理、优化服务。通过这些措施,有效缓解了城市拥堵,方便了市民出行,改善了人居环境,拉动了房地产等行业的发展,促进常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先后被评为国家、省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
    3、杭州市公交集团公司。该公司现拥有近15700名员工,4696辆公交车辆,393条公交线路,运营线路长度为5415.55公里,日平均客运量242.09万人次,截止2007年底,该公司空调车拥有率已达71.95%,尾气排放达标率为98.04%。全市万人平均拥有公交车数量达到25标台,公共交通出行率从1997年的8.7%提高到目前的20%左右。
    二、三城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具体作法
    1、郑州市实行了多项公交优先政策:
    (1)政策性亏损定额补贴每年3000万元;(2)老年乘车专项补贴1.035元/人次进行实补;(3)城市公用事业费按零票收入的10%即征即返,用于车辆购置和场站建设补贴,办理车牌照和车辆购置税暂缓交纳;场站建设贷款贴息2008年2000万元,自2009年3月公交场站建设和新增车辆所需资金均由政府投资,纳入城市建设投资计划和年度财政预算;(4)场站:郑州市完成公交场站规划选址54个,规划建设用地2400余亩。市政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交场站建设用地的需要,同时尽可能地降低用地成本,市区每亩征地费用6万元,三环道外每亩征地费用4万元,市政府收取的各种费用全免。公交场站用地采取划拨形式供给,不得出让、转让,不得改变使用性质;(5)BRT为政府全额投资;(6)今年3月1日出台的《郑州市公共交通条例》进一步明确政府、企业、乘客职责。
    2、常州市加大对公交事业的财政投入
    (1)常州市加快推进公交停车、枢纽站、首末站、港湾式停靠站等公交配套设施建设,在铁路、长途呈站、中心镇等交通节点建设公交枢纽中心,初步形成了市内公交对外交通的转换。同时严格要求新建大型居住区、商业区、风景区等必须同步建设公交配套设施,做到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2006-2007年,先后投资2亿多元,建成了一批公交枢纽站、首末站、回车场等,结合市区主要道路改造,同步新建了247个新型公交候车亭。2008年又投资1.6亿元建设5个枢纽站、18个首末站和30个回车场,同时还新建了城郊的1200个候车棚,改善市民候车条件。今年将继续投入资金建设公交调度指挥中心、枢纽站和250个站棚等公交基础设施。
    (3)常州在财政拨款、城市附加费返回、客票附加费减免、营业税减免等方面给予公交企业补贴和补偿。新增公交车辆全部由财政拨款解决。2007年,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和公交优先发展的过程中,市政府投资约8亿多元用于公交资源融合、中巴车收购、车辆新增和更新、BRT快速公交以及公交场站设施建设和政策性亏损补贴。2008年至2010年,新增和更新车辆购置资金10.65亿元,低票价优惠补偿及新增运营成本补偿9.0067亿元,基础设施建设费用14.9199亿元,均由市政府投资。
    3、杭州市实行“政府购买公交服务”模式
    杭州市提出了“政府购买服务”的杭州公交优先模式,该模式被作为“2008年中国城市管理进步奖推荐案例”。
    (1)政府购买城市公交服务的主要内容:①70周岁以上老年人,盲人,离休老干部,现役军人、伤残军人、因公致残人民警察等优抚对象,其享受政府福利性免费乘车服务的费用,政府给予全额补贴。②学生、成人、60~69周岁老年人、低保人员等乘车所享受优惠部分的费用,政府实行差额补贴。③承担城市公交服务,新辟线路和开通冷僻线路等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的部分,由政府适当补贴。
    (2)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计量方法: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门和城市公交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免费或优惠乘车办法,逐步取消纸质乘车凭证,实行IC卡刷卡计量。①享受免费或优惠乘车,可刷卡计量的,实行按实计量补贴。②享受免费或优惠乘车,无法刷卡计量的实行定额补贴。③承担城市公交服务,新辟线路和开通冷僻线路等收入不足以弥补成本的部分,另行核定财政补贴。
    (3)政府购买公交服务的定额标准:根据市公交集团2006年免费或优惠乘坐线路范围内现行平均客票票价1.82元的九一折计算补贴额度,对可计量的公交服务进行补贴。①70周岁以上老年人等免费乘车,每人次补贴额度为1.66元。②学生优惠乘车,每人次补贴额度为1.20元。③普通乘客优惠乘车,每人次补贴额度为0.75元。
    (4)场站建设列入预算安排。场站建设资金按专项计划、项目概算和项目实施进度及时给予拨付。
    三、三城市党政主要领导对发展城市公交高度重视
    三个城市的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对优先发展城市公交高度重视,真正把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社会公益事业,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把公交优先发展提高到保民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大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便群众出行,构建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来认识。
    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对发展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十分重视,他强调:发展快速公交是利用有限的道路资源最大限度地输送乘客,提高城市通行能力。公交专用道是保障市民出行畅通无阻的一种有效途径。郑州快速公交的整体运行情况还比较理想,虽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完善,希望更多市民乘坐快速公交,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磨合,快速公交会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赞许。将来,郑州会根据快速公交运行情况,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化线路。
    常州市公交集团总经理蔡健臣形象地说:“公交是一把手工程,没有一把手的高度关注和果敢决策,公交要实现优先发展和跨越式发展,让百姓得到实惠,很可能就是一句空话”。
    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坚持每年到公交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市直相关部门有关执行“公交优先”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王国平还强调:“公交是公益事业,购车、车场建设、补贴补偿到位是政府的职责,公交企业就是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总之,这三个城市均确立了城市公交的公益性定位,确立了城市公交是城市重要基础设施的地位。由于公交发展的指导思想明确,工作思路清晰,落实工作扎实有力,促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政府彰显了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形象,也提升这三个城市在全国各城市的知名度和赞誉度,吸引了大批客商在此安家落户,置业兴业,在拉大城市框架,促进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城市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