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大旅游 风蓬正举……

2009-10-15

◆ 谢红叶
       
    8月26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连维良在接受中国旅游报社来洛专访时表示,洛阳市将把旅游业发展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围绕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和河南旅游集散中心的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经济,推动旅游业成为洛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今年5月河南提出“旅游立省”的大背景下,我们洛阳市发展大旅游,可谓风蓬正举时。
    得天独厚的资源,给旅游业发展一个基石
    洛阳的旅游资源,可以“古”、“秀”、“香”、“通”来概括。
所谓“古”,是指历史悠久。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史1500多年,在中国八大古都中建都最早、朝代最多、历史最长。目前,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77处、市县级569处,其它重要文化遗存400余处,馆藏出土文物近40万件。夏、商、周、汉魏、隋唐五大都城遗址举世罕见,龙门石窟、白马寺、关林等文物古迹熠熠生辉。
    所谓“秀”,是指洛阳山川秀美,自然风光多姿多彩。洛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水相间,风光旖旎,形胜甲于天下。共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10家、3A级景区9家、2A级景区2家。北有黄河及小浪底-西霞院风景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西有“黄帝密都”青要山、世界地质公园黛眉山和国家森林公园花果山;南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和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北国水乡”重渡沟,以及木札岭、老君山、陆浑水库、伏牛山滑雪场等风景名胜。
    所谓“香”,是指甲于天下的洛阳牡丹,国色天香。洛阳是牡丹的故乡。牡丹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已有1500多年历史。牡丹花色奇绝,雍容华贵,有红、白、粉、黄、紫、蓝、绿、黑及复色9大色系、1100多个品种。现建有国家牡丹基因库、国家牡丹科研所和11个大型牡丹观赏园,种植和观赏面积达到3万多亩。每年4月花开时节,花海人潮,蔚为壮观,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洛阳从1983年起,每年举办集旅游、经贸活动为一体的牡丹花会,至今己历27届,形成了独特的牡丹文化,香飘四海。
    所谓“通”,是指区位优势明显。洛阳自古居天下之中,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陇海、焦枝两大铁路和连霍、二广等五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环城高速和干线公路交织成网。洛阳机场是国内净空条件最好的二级机场,辟有至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多条航线。
    目前,全市有旅行社83家,注册导游员2600人,开放性旅游景区(点)62家,其中, 2A级以上景区27家。旅游星级饭店63家,旅游车船公司12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00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6万人,间接从业人员30万人。
    立法与规划,给旅游业了一个高起点
    旅游业涉及面广、线长、层次多。旅游业的发展就象是一艘巨轮行使在广阔的海洋上,航线的划定、行船的规范是顺利航行的必备条件。
    为了使旅游业规范发展,2000年我市就制定实施了《洛阳市旅游管理条例》,今年又予以修订,《洛阳市旅游条例》已通过二审,将促使我市的旅游发展更加有序,更加健康,更符合时代需求。
为了使旅游业科学发展,我市委托北京大学编制了《洛阳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争取到了“十一五”国家安排编制4部大区域旅游规划中的《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和《中部地区旅游发展规划》将洛阳纳入其中,积极配合省旅游局做好《中原城市群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将为我市旅游业科学开发、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宣传促销,让旅游业的视野不断扩大主流媒体宣传阵容强大。围绕每年牡丹花会,设计制作旅游宣传片,在中央电视台精品栏目、黄金时段连续播放两个月;做客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快乐出发》节目,宣传洛阳旅游;从2005年起每年在《中国旅游报》刊发30多个跨版、整版旅游广告;与中国通用旅游网、中国旅游网、新浪等门户网站合作,开展“牡丹花会宣传月”活动。
    旅游巡展和推介活动形式多样。与房展紧密结合,先后赴郑州、三门峡、运城等周边9城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洛阳房产、旅游巡展活动;推出香港-洛阳旅游年活动,举办海内外旅行商洽谈会。积极推进区域旅游联合,联手江苏常熟、山东菏泽、四川彭州成立了中国牡丹行旅游合作联盟,共同推出“中国牡丹行”精品旅游线路,打造牡丹文化游品牌;与陇海兰新沿线25城市签署“西安共识”,共同打造和推介丝绸之路旅游产品等等,对内发行旅游年票,目前共发行38万多张,不仅使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实现了徐光春书记“不要使门票挡住游客的脚步”的要求,也有效地激活了本地旅游市场。
    大力度的宣传促销,大大提升了城市旅游形象。
    节会促进,为旅游业增添动力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节会层出不穷。确立了“历史文化之都、休闲度假之都”和国际性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定位。提炼了洛阳的城市旅游特色,即“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丝路起点、山水洛阳”,并以此作为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依据,重点加以推进和突破。从2004年,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山水景观,逐步开发、形成了“春有牡丹花会、夏有小浪底观瀑节、秋有河洛文化旅游节、冬有伏牛山滑雪节”的四季旅游节会产品,特别是“五一”黄金周和牡丹花会相连接,“十一”黄金周和河洛文化旅游节相融合,形成了洛阳特有的两个旅游“黄金月”,四季节会旅游收入占据了全年的半壁江山。
     依托牡丹花会,推动旅游业发展。洛阳花会被社会各界赞誉为“牡丹的盛会,人民的节日”。    2009年第27届牡丹花会正值世界集邮展在洛举行,84个国际集邮联合会成员组织全部参展,首次实现国际集邮联成立以来的大团圆。4月10日—16日,洛阳接待国内外游客347.62万人次、同比增长36.87%,旅游总收入16.89亿元、同比增长34.5%。邮展期间,洛阳的宾馆入住率都在90%以上,双休日期间全部爆满。餐饮、出租、娱乐业等服务行业收入大幅增加,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优化环境,推进旅游精细化管理
    建立健全了旅游服务质量长效监督机制。建立了旅游市场巡查督导周报制度,及时发现、曝光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导有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建立了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行业各单位安全专员制度;新成立了市旅游商品业、旅游车船业协会,支持协会搞好行业自律和诚信服务体系建设。
转变职能。针对旅游行业管理的特点,市旅游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转变工作职能,变管理者为服务者,变微观管理为宏观管理,变直接管理为行业指导,充分发挥县(市)区政府、市直相关部门和旅游企业的积极性。随着旅游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市旅游局将旅行社门市部的审核、管理,二星级以下旅游饭店的审核、管理,旅游餐饮、商品等定点企业的审批、管理,辖区旅游市场管理、旅游安全等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县(市)区旅游局,并对县(市、区)旅游局主管局长和业务人员进行了相关业务培训,从而达到了权力下放、管理下移、扩大覆盖、加强管理的目的,形成了旅游局“领唱”、全市“合唱”旅游的良好局面。
    搞好服务、优化环境。牡丹花会和河洛文化旅游节期间,市旅游局成立了旅游咨询、投诉、客房、车辆、应急等5个服务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为游客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协调服务;邀请南京金陵干部管理学院旅游饭店专家来洛,对我市星级饭店随机进行了暗访、把脉;在全市开展了干线公路交通管理、优化旅游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路容路貌综合治理行动。
    优化从业人员素质。举办了全市旅游星级饭店管理服务知识大赛、景区管理与服务现场会、景(区)点讲解员培训班等;2006年,我市2名导游员被评为全国优秀导游员,3名被评为省模范导游员,14名被评为省优秀导游员。其中省模范导游员方雷见义勇为与歹徒浴血博斗的事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在洛阳旅游行业引发了一场学习方雷爱岗敬业、勇于奉献的热潮;龙门石窟风景区针对残疾人、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推行免费无障碍服务,吸引了《人民日报》和央视《焦点访谈》栏目予以宣传报道。
    近年来,我市先后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大最佳魅力城市”、“首届最佳魅力城市”、“欧洲人最喜爱的中国旅游城市”、 “倾国倾城——最值得向世界推荐的中国名城”、“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排名二十强城市”等荣誉称号,龙门石窟风景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并成为十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之一。
    在下一步发展中,我们将以规划编制为基础,实施科学有序开发;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旅游产品开发步伐;建立旅游文化产业园区,加快旅游和文化的融合;打破旅游交通瓶颈,完善城市旅游功能;提高宣传促销实效,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市场监管,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区域联合,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城市。
    正如连维良良书记在接受专访时说的: “洛阳旅游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紧紧抓住全省实施“旅游立省”的重大战略机遇,大力实施旅游强市战略,将洛阳打造成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和河南旅游集散中心,实现让每一个游客都受到尊重,让每一个游客都受到感动,让每一个游客都有满意的收获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