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2008年财政决算和2009年元至6月份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009-11-26

——2009年8月19日在洛阳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财政局局长  谷树森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洛阳市2008年财政决算和2009年元至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2008年财政决算情况
    2008年,全市各级紧紧围绕市委重大战略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创造性开展工作,全市国民经济保持健康发展。在此基础上,全市财政收支同步增长,财政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决算情况好于往年。
     (一)全市财政决算情况
     2008年,全市财政决算收入1165658万元,为预算的103.5%,增长16.4%;税收返还94965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8152万元,省决算批复前净补助119405万元;省决算批复新增归还各项专项借款上解6208万元,新增转移支付等补助4645万元,批复后净补助117842万元;各级从预算外调入资金8584万元,财政总财力1415201万元,增长14.7%,加预算执行中上级专项追加支出306720万元和上年结转结余56738万元,全市支出预算为1778659万元。各级实际安排预算年终调整为1772818万元,实际完成1704086万元,为预算的96.1%,增长19%。一些项目跨年度执行,结转下年36237万元,当年净结余38336万元。
    2008年,全市经济发展促进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在收入增长较快的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合理安排超收收入,加快支出进度,财政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重点支出得到保障。重点支出中,教育支出323869万元,增长19.1%;科学技术支出30751万元,增长29.3%;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142632万元,增长23.4%;医疗卫生支出90426万元,增长34.9%;农林水事务支出160530万元,增长46.8%;环境保护支出完成60469万元,增长25.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269003  万元,增长15.6%;公共安全支出完成115558万元,增长18.5%。
    2008年,全市基金预算收入完成279360万元,为预算的145.2%,增长11.1%;支出完成317680万元,为预算的83.4%,增长2.1%。
    (二)市级财政决算情况
    2008年,市级财政决算收入299057万元,为预算的104.3%,增长10.6%;税收返还58304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6823万元,体制结算净补助28985万元,省决算批复后新增上解8030万元,从预算外调入资金1168万元,市级财政总财力为386307万元,增长8.6%,预算执行中上级专项追加74585万元,上年结转结余31386万元,市级支出预算为492278万元,实际完成453166万元,为预算的90.6%,增长15.6%。结转下年支出24702万元,当年净结余14410万元。
    2008年,市级支出预算完成较好,重点支出得到保障。其中:教育支出66367万元,增长24.1%;科学技术支出11021万元,增长20.2%;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54894万元,增长50.7%;医疗卫生支出14804万元,下降25.4%;农林水事务支出22205万元,增长41.4%;环境保护支出完成13145万元,增长79.7%;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完成46042万元,增长12.9%;公共安全支出完成56629万元,增长21.3%。
    市级基金预算收入223555万元,为预算的134.2%,下降0.5%;支出完成227775万元,为预算的87.6%,下降9%。
     (三)市级非税资金收支决算情况
    2008年,市本级纳入财政专户非税收入142744万元,增长34。5%。其中:行政事业收费收入31926万元,专项收入28528万元,教育部门收入27669万元,龙门石窟收入9177万元,文物、园林部门收入7976万元,公路收费收入23129万元,建筑工程保险收入14339万元。
    2008年,市本级财政专户非税资金支出1 32870万元,增长32.3%。其中:行政事业支出26521万元,专项支出27532万元,教育部门支出24120万元,龙门石窟支出8986万元,文物、园林支出7915万元,公路收费支出23171万元,建筑工程保险支出13497万元,政府调剂支出1128万元。当年结余结转下年使用。
    二、2009年元至6月份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09年财政收入预算为127亿元,增长9%。各县(市、区)人大通过的正式预算汇总后为116.5亿元,加上税收返还9.5亿元,所得税基数返还2.8亿元,体制结算净补助5.3亿元,全市财政总财力为134.1亿元,全部安排支出。
    元至6月份,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96219万元,为年预算51.2%,下降8.3%。其中:增值税完成64192万元,下降29.6%;营业税完成116217万元,增长9.7%;企业所得税完成56274万元,下降46.4%;个人所得税完成21180万元,下降24.1%。
    元至6月份,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826835万元,为年预算的50.3%,增长15.6%。其中:教育支出151089万元,增长3.8%;科学技术12544万元,下降8.7%;社会保障和就业78579万元,增长44.8%;农林水事务78552万元,增长39.3%。
     (二)市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09年市级财政收入预算为31.7亿元,增长6%。元至6月份,市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成174906万元,为年预算的54.3%,增长1%。其中:增值税完成15498万元,下降18.2%;营业税完成47594万元,增长8.1%;企业所得税完成17385万元,下降16%;个人所得税完成7888万元,下降23.6%。
    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2009年市级财政支出预算为398000万元,增长12.6%。执行中,加上年结转结余和上级追加支出,截止6月底,调整后市级支出预算为474862万元。元至6月份市级财政支出200339万元,为年预算的42.2%,增长13%。其中:教育支出41618万元,增长43。9%;科学技术3546万元,下降2.5%;社会保障和就业1 3986万元,下降4.4%;农林水事务12602万元,增长43.2%。
    上半年全市财政预算执行和财政工作突出了以下重点:
    1.千方百计克服困难,确保预算平稳运行。今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各级财政部门在全力支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坚持依法依规组织收入。支持税务部门加强税收征管,完善征管手段,堵塞征管漏洞,做到应收尽收。坚决制止和纠正越权减免税收,严厉打击偷逃税行为。坚持实事求是,严禁征过头税和优惠政策棚架,坚决反对盲目追求收入增长的“竭泽而渔”行为。健全非税收入票据和银行账户管理制度,确保政府非税收入按规定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防止应收不收、应罚不罚和乱收乱罚。与此同时,加强支出管理,加快资金拨付、调度,在财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创新理财理念和理财办法,统筹调度使用各类财政资金,较好地实现了保运转、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的各项支出。
    2.着力扩大政府投资,努力拉动经济增长。坚持服务大局理念,加强资金调度,跟踪督查督导,有效促进了扩内需保增长政策和各项财政资金的落实。认真落实中央新增投资项目。在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资金、落实中央新增投资配套资金、加快资金拨付和强化跟踪监督等方面狠下功夫。上半年共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资金6.44亿元,市、县两级财政投入配套资金6.82亿元,各类项目进展顺利。加大市级投资力度。筹措建设资金13.25亿元,大力支持瀛洲大桥、凌波大桥、孙辛路、牡丹大道工程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安排资金3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支持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大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共计投入资金2.69亿元,用于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实现融资1.5亿元。安排标准化厂房以奖代补资金500万元,对建设规模大、土地利用率高的建设项目以及标准化厂房建设成效突出的工业园区、县(市)区进行奖励,并积极筹措资金奖励企业入驻标准化厂房。
    3.主动服务企业发展,全力推动结构调整。按照“保企业就是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也是保财政”的理念,深入扎实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支持企业改革和发展。认真落实优惠政策。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正常运行放在突出位置,充分考虑企业承受能力,严格按规定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共为企业退、减、免税款21亿元。不折不扣地执行省政府确定的取消、停止征收和降低15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进一步规范管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大力支持企业改制和结构调整。拨付7570万元产业优化资金,用于支持企业改革、产业升级。筹措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2200万元,支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支付国企改革资金1.1 3亿元,支持126户企业改革改制,安置职工1.5万人,帮助企业“轻装前进”。积极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先后出资4000万元,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引导组建4家担保公司,总股本达4.22亿元。筹措1000万元,采用以奖代补形式,支持县(市)成立财政控股公司制担保机构。截止6月底,全市财政参股(控股)担保机构新增担保金额14.89亿元,很大程度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4.增加改善民生支出,扩大居民消费预期。坚持越是经济困难越要更加关注民生的理念,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以办好省 “十大实事”和市“十大实事60项具体工作”为重点,加大民生投入,着力促进社会稳定和谐。认真落实惠农政策。兑现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财政补助资金5.18亿元。安排资金2200万元,用于解决2650户草房、危土窑洞和危土坯房改造。安排1000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和扶贫搬迁。安排5943万元,用于第一批林业生态建设等。认真落实中央一系列增加居民收入的政策。进一步提高补助标准,将13.2万名城市低保对象低保标准由每月人均160元提高到190元;20.6万名农村低保对象低保标准由每月人均40元提高到50元;农村五保户分散供养标准由每年每人1000元提高到1100元;集中供养标准由1400元提高到1800元。拨付补助资金4107万元,落实优抚对象、建国前老党员等抚恤和生活补助政策。积极拉动农村消费。大力推进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兑付补贴资金3181万元。
    5.坚持依法科学理财,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按照打造“阳光财政’’的要求,强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财政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调整完善省与市县财政体制,依法、扎实、均衡组织各项收入,强化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管理,合理安排各项支出。深化票款分离改革,规范执收执罚行为。完善国库收付体系,建立城域支付网络,413个试点单位试行网上支付,网上支付率达91%。继续强化财政投资评审职能,市直审查工程项目525个,审减金额6.69亿元,平均审减率达25%。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上半年采购规模达10.6亿元,节约资金1.8亿元,节支率达到14.5%。
    6.狠抓机关作风建设,提升财政执行能力。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努力打造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干部队伍。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机关效能,狠抓财政队伍执行力建设。建立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对布置的每一件工作都分解细化,交办的每一个事项都跟踪问效,保证了上级各项工作部署和事关群众利益的事情得到有效落实,确保了财政工作的正常、有序和高效运转。
    总的来看,上半年财政工作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脚踏实地抓收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确保了预算的平稳运行。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财政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受宏观经济变化影响,财政收入连续下降,收入形势异常严峻;财政保障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支出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对经济的调控作用需要进一步增强;全市人均财政收支水平仍比较低,收入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还比较突出;预算编制还不够科学、精细;财政专项资金使用分散,绩效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有的是多年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防止盲目乐观,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完成全年财政工作任务
    尽管上半年经济运行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迹象,但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各种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我市还处在战危机、保增长的关键点上。特别是我市产业结构中能源原材料等上游行业占比较高,在社会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矛盾长期存在的背景下,要完成财政收入预期目标,仍需付出加倍努力。同时,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落实积极财政政策,保障年初预算安排的各项重点支出需要,财政支出压力很大,收支矛盾突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艰巨。因此,财政部门必须紧跟市委决策部署,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抢抓机遇,克服困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服务全市经济发展。
     (一)狠抓增收节支,确保完成全年预算任务。认真分析金融危机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及时掌握和分析各项财政收入进度变化情况及收入征管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挖掘潜力,应收尽收,确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继续坚持依法征收、应收尽收,实事求是抓好收入。正确处理组织收入与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不折不扣执行税费减免政策,减轻企业和居民税费负担,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坚持实事求是,严肃收入纪律,坚决制止和纠正收过头税、虚收空转、乱收乱罚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压缩公务购车用车、公务接待费和出国(境)经费。严格控制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降低行政运行成本。
     (二)认真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着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发挥财政调控经济职能,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见效的政策措施,扩大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用好国家扩大政府投资政策。克服困难,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抓好中央新增投资配套资金落实工作,地方政府债券资金优先用于中央新增投资配套,并加强预算下达、资金拨付、投资预(结)算和决算的审核把关,规范投资行为,控制建设成本,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收入。积极筹措资金,认真落实公务员第二步规范津贴补贴,同步考虑、处理好与事业单位预增发补贴及义务教育学校绩效政策衔接问题,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一步规范补贴程序,提高补贴效率,加快农作物良种补贴兑现速度,扩大“家电下乡”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促进农民扩大消费。落实国家个人所得税、证券交易印花税、契税等优惠政策,促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认真落实扩内需保增长的税费优惠政策。全面实施消费型增值税,落实好促进就业、中小企业发展、住房交易相关税收优惠和出口退税等政策,促进企业增加投资,扩大居民消费。巩固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成果,继续清理、整合和规范现行收费,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三)主动服务经济发展,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把“扩内需、保增长”和“调结构、促转型”有机结合起来,集中财力加强经济发展薄弱环节。支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管好用好产业发展资金,支持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支持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支持构建自主创新体系。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整合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大对产业集聚区内供排水、污水垃圾处理、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促进产业集聚区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强化特色、增强竞争力。支持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支持实施重大节能工程、淘汰落后产能、重大减排项目、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和重点流域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完善煤炭等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强预警分析监测,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密切关注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资金链,进一步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四)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和“主动买单”理念,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事业发展,让群众更多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秋季继续实施“两免一补”,对城市和农村中小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安排教育费附加9100万元,新建改扩建项目10个。筹资2亿元,新建新区初中3所,改造农村初中12所。筹集中等职业学校助学金3000万元,按照每人每年1500元标准,对农村家庭学生和城市家庭贫困学生进行补助,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并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有机衔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制度建设。采取贴息方式,支持中心医院、河科大二附院等二级以上医院力口快建设,落实倍增计划。支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认真落实支持大中专学生、返乡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特殊群体就业,引导大中型企业尽量减少职工下岗失业,鼓励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就业。落实好税费减免、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将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纳入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范围。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确保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支付。实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城乡低保制度与医疗救助、最低工资、农村五保供养、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等制度的衔接。支持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落实税费优惠政策,多渠道筹集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主要以实物方式,结合发放租赁补贴,解决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支持经济适用房建设、棚户区改造和旧住宅区整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
    (五)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服务水平和管理的有效性。树立精益思想和治理理念,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加快健全完善项目库管理、基本支出定员定额标准和项目支出标准体系,细化部门预算,为加快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创造条件。完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深化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健全覆盖各级财政的动态监控机制,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和效率。完善政府采购和财政投资评审制度。扩大覆盖范围,努力做到应采尽采,应审尽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快推进财政监督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建设。做到资金拨付到哪里,监督和评价就延伸到哪里。进一步增强预算透明度。及时公布财政收支统计数据,以及经人大审议通过的政府预决算、部门预决算和转移支付预算安排情况,公开财政规范性文件以及政策、发展规划等。自觉接受人大、审计监督,推进财政政务公开,方便社会监督。
    (六)健全机制,细化责任,提高抓落实的效率和水平。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和督导机制,提高执行效率、执行意识。对需要财政部门落实的事项,均设立明确的目标和速度,进行量化分解。对每一项日常工作提出质量标准,让每一项工作有标准可依,有规矩可循,尽可能减少工作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做到可衡量,可检查,不模棱两可,用责任的压力促进执行力的提高。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廉政建设,确保财政资金安全,确保干部队伍安全。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和各位委员:全面完成今年市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对于促进全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有决心和信心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坚定信心,克服困难,努力拼搏,圆满完成今年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