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甲天下

2010-06-22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走过洛阳四月,经历四月洛阳,你会时时浸润在洛阳牡丹文化的氤氲之中,会处处感受到洛阳牡丹芳妍的光鲜和热烈。专注一枝,娇艳、富丽、华贵、震撼,都难名其情状。“一枝牡丹红,倾倒洛阳城。”放眼群芳,如海、如浪、如云、如霞,都难状其声色。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
    洛阳牡丹既有娇美的芳姿,更有内在的精神节操。“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放,莫待晓风吹。”武则天登位,兴致大发,寒冬腊月,令百花盛开。唯独牡丹,不畏权贵,被贬出京,扎根洛阳绽放。内在的品格,不屈的节操,更使其洛阳牡丹展现出一种特殊的魅力,特殊的风采,特殊的光艳。多少文人雅士为之惊叹不已,白居易、司马光、刘禹锡……从笔下汇成了诗的河流。多少坎坷人生得以精神抚慰,宋仁宗景三年(公元1037年),欧阳修因为忠直的范仲淹辩护,被贬为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当时的宜昌寒冬未消,亦见政治气候恶劣。曾在洛为官四年的欧阳修,却从牡丹的精神品质中得到了精神安慰,“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象征着富贵和吉祥的洛阳牡丹不仅为文人墨客所独享,也为社会黎民带来了生活上的欢乐和文化上的满足,“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内皆若狂”;“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万民同乐,盛况空前。然而,真正给人民带来吉祥和安康的,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1983年洛阳市举办第一届牡丹花会,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了28届。今天的花会,不仅丰富人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而且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发展。以28届牡丹花会为例,全市共接待旅游者16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0多亿元,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签约合同项目总投资636.8亿元。
    由此,我想到了季羡林大师在《洛阳牡丹》文章中的一段话:在林林总总全世界的无数民族中,造物主——假若真有这么一个玩意儿的话,独独垂青于我们中华民族……在洛阳,在中国的洛阳,坐对迎风怒放的牡丹,我们不应该只说:洛阳人民有福了,中国人民有福了,而应该说全世界人民都有福了。
    这才是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真正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