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的报告

2010-08-11

——2010年6月24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
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跃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安排,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前5个月全市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一、全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今年前5个月,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宏观调控政策,努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市经济延续企稳回升的发展势头,向好态势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加强。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72.3亿元,同比增长17.2%,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3和1.5个百分点。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370亿元,同比增长31.1%;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04.5亿元,同比增长2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319.4亿元,同比增长18.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6.9亿元,同比增长26.7%;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1964.3亿元、987.6亿元,比年初分别增加244.2亿元和120.5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5.3亿美元,同比增长24.3%,其中出口3.67亿美元,同比增长63.9%;1-5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2.7%。
    二、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建设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项目建设力度,将重点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加强工作协调,积极主动服务,努力创造优良环境,有力的促进了重点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前5个月,全市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763个,总投资552.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86个,总投资209.5亿元。在建千万元以上项目1744个、总投资1541.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44个,总投资1109.7亿元。竣工投产千万元以上项目43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5个。
    ——中央投资项目建设情况。四批新增中央投资共下达我市项目677个,总投资36.85亿元,计划投资25.95亿元,截至5月底,四批中央投资项目已100%开工,完成投资19.2亿元,占计划投资的74.1%。
    ——省“双千”项目建设情况。截止5月底,纳入省“双千”的175个结构调整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进展良好。其中:省“双千”工程累计完成投资61.6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27.7%;年初确定的40个新开工项目中有16个开工,开工率达到40%;40个前期项目中,已有12个项目前期手续全部办理完毕,3个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重点工程建设情况。2010年我市共安排重点建设项目156项,概算总投资1906亿元,今年计划投资265亿元。截止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92.7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35%。其中:51项省重点项目,止5月底累计完成投资58.13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37%。今年计划新开工项目34项,前5个月实际开工17项。主要有:龙鼎铝业60万吨高精度铝箔项目、新电集团年产35万吨铝板带5万吨铝箔、北玻集团低辐射镀膜玻璃机械和钢化玻璃机械项目、中航锂电大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二期)项目、南车集团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信重工低热值煤开采与提质装备生产线、春都股份肉类联合食品加工基地、郑卢高速洛阳至洛宁段等项目。今年计划竣工项目53项,前5个月已有中硅公司2000吨多晶硅及多晶硅副产物四氯化硅综合利用、四季沐歌太阳能热水器一期、轴研科技年产400台风电机组轴承、LYC轴承公司风电轴承及中高端数控机床轴承锻件、华山路北延伸工程等15个项目竣工。 “新重机”工程、 “新一拖”工程、河柴集团1000台船用高速柴油机项目、洛阳豫港龙泉25万吨连铸连轧项目、中收机械大型自走式玉米收获机械基地、黄河同力水泥二期、华阳孟津电厂、新安万基热电联产机组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进展顺利,西气东输二线洛阳段主干工程、安阳-洛阳天然气管道项目、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改扩建、洛阳新区污水处理工程、市人力资源综合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加快推进。
    三、前5个月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采取的措施
    (一)结合“十二五”规划,积极推进重大项目谋划工作。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围绕优势产业、重点领域,超前谋划1万亿重大项目库,努力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及央企“十二五”规划盘子。目前,已谋划项目1345个,总投资8612亿元。已谋划进入国家盘子的项目97个,总投资2258亿元;省盘子项目155个,总投资806亿元。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赴京与18家央企对接我市“十二五”谋划项目,目前已谋划项目46个,涉及我市企业24家,项目总投资1485.9亿元,央企总部同意或初步同意列入其“十二五”规划项目33个,总投资1219.7亿元。
    (二)完善重大项目联审联批机制,努力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市委、市政府对联审联批工作高度重视,建立了市、县(区)两级联审联批机构和联席会议制度,从相关部门抽调专人,组建了联审联批办公室。由市领导根据项目分工轮流主持周例会、日例会,按照“简化程序、集中受理、带印上会、先开路条、一次告知、交叉推进、每天都办、未批先诺”的要求,开辟审批绿色通道,促进项目手续办理,已基本形成了规范化运作。对需要国家、省审批的事项,有关部门、相关县(市、区)政府全程跟踪服务,争取尽快获批。以省市重点项目、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2000万元以上农业项目、1000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财政投资项目、企业运作的公益性项目等为重点,今年以来共受理项目150个,目前通过直接协调、上例会协调、督促办理等措施共办结项目120个,其余30个项目正在积极办理中。
    (三)积极发挥协调推进机制,及时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每周一上午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主持召开两个重大项目例会,听取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进行分类指导和安排部署。一般性问题会上当场解决,突出性问题领导现场安排相关部门办理,会后由市重点办会同市委督查室、绩效办、优化办等相关部门对例会、现场办公会上领导交办的问题落实情况进行联合跟踪督办。市重点办开办了《重点项目问题每日快报》快速通道,将项目单位发生的突发性问题,当日直接上报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市领导当日批办,责任到人,限期办结,立即反馈。今年前5个月共办理《重点项目问题每日快报》75期,协调解决问题80余项,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
    (四)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项目建设搭建平台。建立了产业集聚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对产业集聚区进行现场观摩。17个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已全部通过省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组评审,正在组织批复;15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和控制性详规已通过省建设厅组织专家评审组评审;16个产业集聚区区域环评规划已通过省环保厅评审,1个产业集聚区区域环评规划已上报省环保厅待评审。截止5月底,17个产业集聚区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7亿元,完成产业项目投资144亿元,共成立24个投资公司、21个担保中心,建成标准化厂房45万平方米,投资总量和基础设施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五)深入开展大招商活动。出台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围绕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重点区域,派出招商小分队212批次,推介项目184个,总投资1144.7亿元。截止5月底,全市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355个、同比增长17.9%,投资总额972亿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市外资金905.4亿元,增长40.7%;全市实际利用市外境内资金139.8亿元,增长28.8%,占市定目标300亿元的46.6%。全市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家,合同利用外资3.33亿美元,同比增长63.6%,占省定目标10.74亿美元的31 %;实际利用外资完成4.74亿美元、同比增长58.1%,占省定目标10.5亿美元的45.2%。
    (六)多渠道争取资金,努力缓解项目建设资金问题。一是加大国家、省资金争取力度。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大赴京赴省工作力度,市主要领导分别带领有关委局、企业负责人多次赴京赴省落实项目、资金等事项,通过积极努力,我市已上报的争取2010年扶持资金项目已全部与国家发改委衔接沟通,截止5月底,国家、省已下达我市廉租房、安全饮水、污水垃圾处理设施、洛阳正骨医院(重点中医院建设项目)、粮油仓储改造、十大重点节能工程、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等资金计划426项4.9亿元。二是积极搭建平台,推进银企合作。为有效解决我市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今年我市进一步加大银企合作模式创新力度,努力畅通企业融资渠道。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大型银企洽谈会,促进银企对接。今年一季度共签约项目967个,签约合同金额153.84亿元,截至5月31日共落实资金145.37亿元,落实率达94.49%。加强与有关单位的合作,分行业、分类别、分规模的召开各类小型银企洽谈会,在银企对接的实效性上狠下工夫。4月份举办了全市重点项目银企对接会,对全市在建重点项目向各家银行进行发布推介,并对因前期手续不完备影响银行放贷的项目现场沟通,积极协调解决,成效明显。
    今年我市重大项目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项目实施。一是部分项目前期工作推进缓慢。由于土地、环评、核准等前期手续未按期完成,影响到一些重大项目的按期开工;二是一些项目施工环境问题比较突出、协调难度大。一些高速公路项目、铁路项目、电网工程等,建设周期长、地区跨度大、涉及拆迁补偿问题多,突发性问题时常发生,影响整个工程进度;三是项目资金不落实影响了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新开工项目的限制,融资难度加大,使一些项目由于银行贷款不落实,影响了进度;四是项目谋划工作有待加强。从我们目前谋划的项目来看,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支撑和引领带动作用的项目偏少;资源型、初加工、产业链前端的项目较多,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偏少;利用老工艺进行传统扩能改造的项目较多,自主创新的项目偏少。
    四、下一步工作
    (一)加强目标考核,狠抓工作责任落实。不断完善对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情况和目标任务的考核办法,对各县(市、区)责任内的省、市重点项目的完成情况定时间、定目标、定责任、定奖惩,确保每项目标任务都能责任到单位、到具体责任人;要对各县市区重点项目完成情况、新开工项目开工情况进行每月排序通报,增强各县(市、区)和项目单位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对于项目建设年度任务完成好的县(市、区)、相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继续通过市委、市政府进行表彰。
    (二)抓好联审联批,促项目前期工作和项目开工。紧紧围绕今年计划开工和重点前期项目规划、选址、土地、环评、资金筹措、初步设计等各项前期工作,加大推进力度;积极做好联审联批工作,缩短审批期限、简化审批程序,解决影响前期进展的重大问题,加快审批进度。切实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沟通衔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办事效率,按项目基本建设程序逐项落实建设条件。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尽快获批。督促项目单位周密安排,做好勘察设计、资金筹措、施工队招标、物资采购等相关准备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三)加强重点项目的协调,促进工程进度。继续通过项目现场碰头会、重点项目存在问题每日快报、重大项目例会等措施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千方百计加快项目进度。充分利用观摩点评、季度点评会等措施,更好地激发各县(市、区)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进项目建设不断形成新高潮。指导项目单位,科学制定节点计划和推进措施,全面落实各项责任,扎实推进项目每个环节的实施,争取进度较快的项目提前或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对进度较慢的项目,要加强现场督查,排查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尽快整改。
    (四)着力抓好要素保障,为项目建设提供重要支撑。大力推进银企合作,争取银行资金支持,督促落实贷款协议,完善信贷担保体系,努力完成全年新增贷款300亿元的目标。督促各家金融机构主动与企业和项目单位对接,积极向总部争取贷款额度,尽可能地满足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贷款需求。继续做好中央资金争取工作,加大项目跟踪和对口衔接力度,尽可能多地取得国家支持和倾斜。充分发挥市建设投资公司等市级融资平台和各县(市、区)融资平台的融资功能,创新融资方式,保证融资规模。进一步完善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政策,打破垄断,降低门槛,激活民间投资。
    (五)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吸引省外、境外资金。创新招商方式,有的放矢的开展驻地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集聚区招商等有效的招商方式,确保招商引资见到实效。努力建立科学的招商引资业绩考核体系,综合运用记功、晋升工资等一切有效手段激励招商引资,把领导干部和业务精英更多地配置到招商引资工作上。着力优化投资环境,出台更加有吸引力的政策,提供更加周到便捷的服务,使外地客商愿意来,留得住,坚决杜绝开门招商,闭门宰客的现象。
    (六)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强化综合承载力和集聚带动作用。积极争取、用足用好省里关于产业集聚区发展的优惠政策,探索创新我市加快产业集聚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深化规划编制。抓好产业集聚区各项规划编制工作,搞好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实现“三规”合一。强化产业支撑。立足园区特色,围绕省、市产业振兴规划,积极谋划实施一批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使产业集聚区真正大起来、强起来。发挥产业集聚区的政策、产业、资金、技术等比较优势,大力开展针对性强的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努力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项目。重点抓好服装工业园、呼叫中心产业园、洛宁玩具工业园、汝阳陶瓷工业园等“区中园”建设。
    (七)下大力气抓好项目建设环境。今年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输油气管道、电网等大型线形项目较多,这些项目线长、面广,矛盾集中。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级领导、各个部门特别是广大民众,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服务意识。基层政府和有关单位对本辖区内的重点项目建设环境问题,负有协调解决职责,要继续落实责任承包制,及时督促处理好交叉施工、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突出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重点办将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存在问题每日快报》的作用,及时发现问题、上报问题、协调问题。同时,市重点办、纪检监察、公安部门将进一步协同配合,下大力气治理建设环境和“四乱”行为,严厉打击强装强卸、强买强卖、阻工闹事等不法行为,为重点项目建设创造优良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