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的报告

2010-09-13

——2010年8月24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上
洛阳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乔文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报告共分四个部分。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主动顺应宏观调控,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2009年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户数达到28万户,其中企业1.6万户,个体工商户26.7万户;从业人员118万人;全年完成营业收入3260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增加值1065亿元,同比增长13.1%;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1.3%;规模以上民营企业达到1450家,其中超亿元企业210家,超5亿元企业25家,超10亿元企业7家。
    2010年上半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营业收入完成2001亿元,实现增加值660亿元,上缴税金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4%、27.1%、   8.5%。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居全省前列,上述三项指标分别占年度目标的53.4%、53.9%和46.8%。
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总量增长迅猛,规模不断壮大。营业收入由“十五”末的110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260亿元,增长1.95倍;增加值从359 亿元增加到1065亿元,增长1.96倍;上缴税金从45亿元增加到112亿元,增长1.48倍;规模以上企业由918家增加到1450家,其中,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由66家增加到210家。非公有制经济占全市GDP的比重由“十五末”的42%提高到2009年底的51.3%,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超过了60%。非公有制经济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和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成份。
    (二)新上项目多,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实施项目、引资双带动战略,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上了一大批民营项目。仅2009年,全市就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民营项目802个,总投资409亿元,实际完成投资227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572个,亿元以上项目106个。天源集团、伟业集团、古城机械、大华重机、洛北铸钢、中冶重工、中实重机、隆华制冷、新强联、天久厨具等一批本地非公有制企业,以及杭州鼎胜、四季沐歌太阳能、上海超日集团、福建强盛陶瓷、北京先荣技术等一批外来企业,抓住金融危机期间生产资料价格下降、投资成本较低的机遇,新上了一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重大项目,对拉动和保持全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集聚度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了一大批承接产业转移项目入驻集聚发展。同时,各级党委和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支持鼓励一批民营企业技改项目进区入园,孟津隆华公司投资1.2亿元的板式换热器项目、洛阳冠奇公司投资1.2亿元的球形石墨、中集凌宇投资1.2亿元的年产400套垃圾中转站成套设备项目、世必爱特种轴承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特大型轴承项目、洛阳奥巴车辆公司投资8000万元的电动车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森泰石化设备项目、洛阳石化配件厂投资4000万元的大口径管件项目等一大批项目的入驻,使非公有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不断得到提高,有效地带动了产业升级,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                 
    (四)发展方式逐步转变,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市民营企业开始将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品牌效应上来,通过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装备和研发水平,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树立创新意识,涌现了一批科技型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78家,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就有45家,占57.7%。2009年,洛阳惠中兽药公司研发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兽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为近15年来我市获批的唯一一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河南省生物制药领域的首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2009年全市科技进步奖的评比中,禽流感H9亚型三联、四联灭活疫苗研制及应用、复合型变频蒸发式冷却器、纳米水晶彩漆、强制对流玻璃钢化炉等一批由非公有制企业自主研发的新产品榜上有名,非公有制企业已成为我市工业领域获得科技进步奖的生力军。
    (五)吸纳就业突出,社会贡献显著。近年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我市非公有制企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开拓市场,中扩玩具、大张实业、孟津钢厂、前进化工、巨尔乳业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坚持不裁员、不减薪,为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据统计,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吸纳就业118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65%以上。其中,中扩玩具公司吸纳8000多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比上年新增用工2500多人;大张实业公司仅在我市员工总数就达4200多人,比上年新增1000多人;利安运销公司拥有员工4000余人。非公有制经济为全市“保就业、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政府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制度。近年来,我市普遍实行了领导联系重点民营企业和分包重点项目制度。2009年,21名市级领导分包了48家重点民营企业,市委、市政府定期听取情况汇报,协调解决有关问题,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的经济运行。据统计,去年全市共有451名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分包了1239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帮助解决了包括项目审批、土地使用、融资担保、周边环境等方面的问题243个。市民营局继续坚持民营企业反映问题办理周报和每日快报制度,去年以来共帮助119家民营企业解决了125个问题。
    (二)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发展。一是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意见》、《关于民营企业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结合实际,每年对《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若干意见》修订一次,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仅2009年,市财政产业优化资金就支持中小企业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研发机构建设、节能减排等方面资金4737万元。三是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有关部门和新闻单位以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国家、省、市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我市优秀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战危机、度难关的典型经验,大大增强了全市中小企业战胜金融危机、实现平稳发展的信心。
    (三)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突破口。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通过领导招商、专业小分队驻地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项目招商等形式,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引进了台塑华阳电厂、香江万基铝业等一大批知名非公有制企业,新建和竣工了一批重大民营项目,成为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据统计,2009年全市新上民营项目中,属于招商引资的占47.3%,特别是投资3亿元以上的20个重大项目中,18个属于招商引资项目。
    (四)狠抓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从2006年开始,我市强力推进担保体系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全市担保机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目前,全市担保机构已达到108家,注册资本金35.4亿元,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85.7亿元。我市还在省工信厅的统一部署下,着力推动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全市共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1家,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注册资金达到3.3亿元,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贷款1.46亿元。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产权交易市场的试点工作,为我市中小企业进行股权流通、开展直接融资提供良好机遇。
    (五)加强调查研究,提供优质服务。近年来,各级各部门以服务企业为主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千方百计为企业搞好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2009年,市非公有制经济领导小组共组织大型调研活动4次,对280多家中小企业、近200个新上及在建民营项目进行调研,帮助企业解决了120多个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各县(市、区)也千方百计搭建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深受企业欢迎。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我市民营企业起步晚、基础差,大部分民营企业的前身是乡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偏低,企业与科研院所的联系不紧密,自我创新能力不强,有影响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少。
    二是资源型企业多、高新技术企业少,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结构单一,多数企业位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低,效益不理想。
    三是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发展中普遍存在融资难、担保难、融资成本高等资金“瓶颈”问题。
    四是发展环境不够宽松,社会对民营企业的关注不够。尽管我市出台了不少优化环境的政策措施,但个别部门在执行中,存在着政策“棚架”现象,收费不合理、不规范,执法不人性,甚至有“吃、拿、卡、要”现象。
    四、今后需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结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下一步需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全力抓好各级扶持政策的落实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关于“保增长、促发展”的经济政策以及鼓励、扶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前景好、潜力大的非公有制企业给予大力支持。二是尽快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引导和支持我市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 加快结构调整步伐。一是引导骨干非公有制企业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新产品研发步伐,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新上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项目,不断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充分利用我市科教研发资源优势,鼓励引导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技术合作,鼓励企业通过技术难题招标、技术支撑、人才培育、信息提供、新技术、新成果推介等方式实现产学研联合,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三是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对优势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一批非公有制企业。四是用好市级2000万元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的项目和产品给予重点支持。
    (三) 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一是逐步对现有担保机构进行增资和整合,引导整合成立一批资金规模大、合作银行多、管理制度完善的担保机构。二是成立行业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及时了解担保机构在业务开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确保担保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三是积极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全面开展业务,协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给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支持,进一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四是进一步加大对担保公司的监管力度,确保信用担保体系规范良性发展。
    (四)全力做好骨干企业的培育工作。一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企业增强政策观念、法制观念,树立遵纪守法、诚信经营意识,帮助企业家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克服小富即安的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把企业做强做大。二是在全市范围内,从“示范效应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吸纳用工多、社会贡献大”的非公有制企业中选定100家营业收入有望超亿元、10亿元和30亿元的骨干企业,作为市重点非公有制企业,列入市委、市政府重点扶持对象,实行政府目标管理,在政策、环境、专项资金、上市、融资、人才及研发中心建设等方面予以倾斜,促其尽快做大做强。三是综合运用重大项目例会、专题协调会等形式,及时协调企业运行中的煤、电、油、运、气及资金等方面的问题,为企业运行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五)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一是继续清理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有关规定,精减行政审批项目,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优化行政审批程序。二是进一步完善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检查审批制、收费项目及标准申报公示制,限制部门收费和处罚的自由裁量权,实行企业评部门、群众评干部的考评制度,推行领导与企业家定期座谈、部门与企业定期联席等制度,抓好对部门落实政策规定和公开承诺的专项检查,进一步提高政府部门执行力。三是大力宣传全民创业、发展中小企业及非公有制经济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使广大干部群众及企业能够深入了解和掌握好政策,用足用好有关政策,在全市形成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自主创业的浓厚氛围。四是尽快召开全市民营经济工作会议,隆重表彰一批优秀民营企业和高成长性民营企业,进一步营造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浓厚氛围。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能够快速健康发展,得益于市委的正确领导和民营企业的努力,也得益于各级人大始终如一的关心、支持和对非公有制经济工作的监督,今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需人大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监督,我们将在市委的领导下,同心协力,进一步推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再上新台阶。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