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古都为何文化产业凋零?

2011-07-26

◆  市人大代表、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梁献军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既有丰富的各类文物资源,又有名扬四海的龙门、白马寺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戏曲杂技艺术,更是历代名人汇聚的人杰地灵之所,凡此种种,共同组成了洛阳丰富的历史遗产文化资源。
    但是,让我们芒刺在背的是,洛阳虽然是文化古都,但相对于西安、杭州来说,却不是文化强市,这可以说是每一个洛阳人的耻辱。洛阳缺少文化吗?不!河洛大鼓、豫剧、曲剧、毛笔字……这些文化艺术形式在民间都拥有庞大的演习群体,更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这样,还能说洛阳人没有文化吗?
    但是如何将文化转成“产业”,将洛阳文化的价值发挥出来,获得经济效益,却一直是洛阳的劣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找原因。
    一、整体经济实力偏低。纵观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开发比较好的几个城市:北京、上海、杭州,都是除了文化底蕴外经济实力也非常强大的城市。大城市艺术人才多,文化丰富,是催生文化产业的基础。在当今这个时代,文化有时候等同于金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要建歌剧院、排精品戏都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但是,洛阳目前的经济增长点依旧偏低偏少,很少见哪个企业主动出来赞助文化产业的。没有强大的经济基础,文化产业建设就是一句空谈。
     二、政策不得力。今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文化强市”的口号,在观念上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呢?没有制定一系列可行的政策来扶持,文化强市流于表面、流于口号。如,豫剧院要排一场精品戏参加省十二届戏剧大赛,拿到的经费只有可怜的十几万元,而在省里上任何一场戏,前期投资基本都在百万以上。除了不重视精品剧目的开发以外,政府对各文化单位的重视也不够。据我所知,目前市剧团的好几个国家一级演员,工资都非常低,连基本的住房问题都解决不了,长年租住在出租屋里。再如,洛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的工资比市政府的一个科长工资低了近1/3,也没有任何的其他补贴,艺术研究所目前的研究经费几乎为零,多次申请都批不下来,在没有好的政策和资金扶持下,大家的工作积极性都比较低。可以说,没有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投入,科研和艺术创作寸步难行。
    三、解放思想不到位,市民普遍不重视文化产业的开发。当今世界,走文化产业之路是很多国家的经济政策。例如韩国,政府重视影视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韩国的影视一日千里。再看看我们的临市开封市,他们的文化产业就比我们做得好,短短几年内,“清明上河园”、“龙亭”、“开封府”、“包公祠”、“古楼夜市”全部焕然一新,接待八方游客。而洛阳呢,似乎就是老三样:龙门、白马寺、牡丹花,千年不改。我的很多朋友来了洛阳,不知道去哪里消费?去消费什么?纪念品中,除了唐三彩都不知道还能买些什么?其实,很多时候,文化就是经济效益。洛阳的名声在外,但洛阳市民并没有一个“旅游城市”应有的商业觉悟,计划经济思维不丢,对新形势缺乏应对能力,开发不出新的旅游产品,自然无法形成经济效益。
    四、缺少本地响当当的“品牌”。在商业发展中,品牌效益是第一位的。同样是鞋子,名牌鞋比杂牌鞋的利润要高得多。近几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洛阳的文化产业也在慢慢起步。比如“真不同”将水席做成了名牌,还有“牡丹饼”、“牡丹糕”的设计也逐渐别出心裁。但是,我们还有更多的特色产品没有被开发出来,没有形成相应的品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比如,少林寺目前在开发新的旅游亮点,每天除武术演出外,还有舞剧《风中少林》。再看洛阳的《河洛风》,它虽然也是代表洛阳风采的一部精品剧,但还没有真正做成洛阳的文化标志,成为洛阳的一张城市名牌。
    新的阶段,新的机遇,我们期待着在“十二五”期间,洛阳的文化产业能够形成更多的亮点,创造出更多的品牌,让拥有灿烂文化积淀的古都再一次焕发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