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文化古都的洛阳为何文化“不景气”?

2011-07-26

◆  市人大代表、河南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教研室副主任 王继宽
    洛阳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是我国建都时间最长、历经帝王最多的古都,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省级104处、市县级632处,其文化资源得天独厚,冠绝国内。但是,坐拥如此雄厚文化资源的洛阳,去年文化产业总量仅居全省第五,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莫大的遗憾。在我看来,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客观的角度看,洛阳的文化资源虽然众多,但是存在着“地上资源少、地下资源多”、“有形资源少,无形资源多”、“重点文物多,但开发难度大”等问题,导致成型的文化产品少。如邙山古墓群中国最大,古墓博物馆世界唯一,但是古墓群破坏严重,目前来看,能形成巨大市场冲击力的墓葬基本没有,而且发掘墓葬程序复杂。至于古墓博物馆,由于中国人对死亡、墓葬的忌讳心理,加上墓葬文化区较为阴森、经营机制不活等原因,导致游客量少,致使其收入“难以为继”。洛阳有11处“国保”单位和75处“省保”单位,不少单位不同程度存在这个问题。
    二、从硬件上看,洛阳没有成型的、高水平的文化产业园区。洛阳文化产业已初步形成产业体系,但是真正意义的文化产业园区尚末形成。虽然有孟津平乐牡丹画、烟云涧青铜文化、南石山唐三彩、小破孩创意、洛玻信息文化创意、老城区历史文化六个产业园区,但以上园区均未做大做强,如孟津平乐牡丹画的市场价值低,有的已经变成“地摊货”。西霞院、汉魏故城、隋唐城遗址、龙门石窟文化旅游产业园区挂牌时间短,运转尚未进入“角色”,其中龙门石窟基本上仍然是“门票经济”。牡丹文化节影响大,但是客人到洛阳基本上是“牡丹公园看牡丹”,有的顾客抱怨买不到小型便于携带的牡丹纪念品,成熟的牡丹文化产业链条还没有真正形成。
    三、从产业结构看,存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传统文化产业的比重较大,现代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不够。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信息网络、文化用品、设备产销类发展势头较好,企业的产值总量较大、企业数量较多;而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服务类发展相对较缓,企业数量不多、产值较小。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差。
    四、从理念和体制上看,洛阳的文化产业缺少现代化、商业化、产业化的科学理念与体制。从“现代化”的角度看,杭州虽然也是著名古都,但是,在动漫、艺术等领域,杭州也开始崛起。目前,杭州拥有5个国家级动漫基地,生产的动画片居全国之首,而洛阳基本上是“吃资源”、“吃老本”。同时,洛阳的文化资源急需产业化和商业化的理念与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将资源转变为“产品”。目前来看,洛阳的文化产业一是组织滞后。不少文化单位明显存在着政企不分、事企不分、条块分割等问题,这些问题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很不适应;二是文化资源配置和企业经营项目结构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存在资产利用率不高,闲置浪费现象;三是洛阳文化产业组织形式还处于小规模,大多数文化企业实力弱小,分散经营,缺乏活力,具有强势品牌或知名品牌文化产品的企业较少,文化产业的总体竞争力不具有市场优势;四是对外宣传不足,营销手段不灵活,除了龙门石窟,牡丹花会等,国内外公众对洛阳的文化品牌、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知之甚少。
    五、从创新的角度看,洛阳文化产业存在创意不足、创新人才不够的问题。洛阳众多的文化遗址要想转化为文化产品,景点和节会要想得到进一步提升都离不开创意,而“创意”恰恰是洛阳的“短板”,创意不足必然导致文化产业滞后。如神秘的河图洛书是公认的中华文化的源头,但是要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并不容易,对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创意设计是关键,其中所需要的“创意”恰恰是洛阳的“短板”。然而,如果让外地组织或个人对其进行创意,又存在着理解困难、认识不深等问题,不仅会导致效果不佳,甚至有可能不伦不类。可以说,创意的缺失,大大限制了洛阳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
    六、从投入来看,洛阳市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远远不足。洛阳有着丰厚的文化资源,但都存在着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些投入包括“资金投入”和“领导投入”。如“领导投入”方面,存在着领导重视文化产业,但执行层面上“嘴上重视,行动上不重视”现象或者“想重视而又无从下手”现象。归根结底,这些本质上都是机制和投入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