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搬迁扶贫工作创“洛阳模式”,叫响全国

2011-10-17

    “点油灯,推石磨,手拉肩扛上山坡”——这曾是居住在我市深山区农民贫困生活的真实写照。自我市开展搬迁扶贫工作以来,他们中很多人的命运被改变了。
    “十一五”期间,我市新建搬迁扶贫村203个,帮助1.67万多户6.98万多名深山独居、散居群众搬进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安置小区,使他们的生产环境、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2008年10月,全国移民扶贫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洛阳的搬迁扶贫做法被誉为“洛阳模式”向全国推广。也就是在这次会议之后,移民扶贫(即我市的“搬迁扶贫”)列入国务院扶贫办的重点工作。
    今天是第十九个“国际消除贫困日”,我市搬迁扶贫工作也进入了新的时期。
    “搬了十公里,生活方式进步了几十年” 
    我市有5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些县基础设施薄弱,有近千个村民组的村民独居或散居在深山野岭,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存条件使这些农民世代困顿。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市在试点的基础上,从2006年起在全市9个县(市)实施大规模的搬迁扶贫工程。
    嵩县黄庄乡红崖村村民的整体搬迁,拉开了我市搬迁扶贫的序幕。
    “山高坡度大,地在墙上挂。一年两不收,要啥没有啥。”这首民谣反映了昔日红崖村的生存环境。
    红崖村有150多户人家,村里两沟夹一山,峡谷之中多悬崖峭壁,群众生存条件极为恶劣。村里姑娘纷纷往山外嫁,小伙子娶不上媳妇,有的到山外给人家当上门女婿。
    2006年年底,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们搬出了大山,被全部安置在山下交通便利的移民新村。村里高标准建成了各式新居及敬老院,水、电、路、沼气等配套齐全,还建有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休闲广场等。如今,红崖村搬下山的150多户村民,有的劳务输出,有的搞起养殖、经商。
    栾川县叫河乡瓦石岩村搬迁扶贫安置点位于乡政府附近,深山独居户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出山”愿望,过上了像城里人的生活。
    由于位置太偏远,条件太差,过去的瓦石岩村有不少光棍。村民李海洋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过去,他守着患病的双亲住在阴暗老旧的土坯房里,家里经济条件极差,已到适婚年龄的他怎么也讨不上媳妇。搬迁到新建的扶贫安置小区后,一家人住上了整洁的楼房,老人也得到了医疗救治。李海洋自学了电脑,到市区打工,月收入达3000元,还娶上了媳妇。
    从2006年到2010年,我市共投入各类政策性资金3.38亿元,新建搬迁扶贫村203个,彻底改写了这些深山群众子子孙孙的人生轨迹。黄庄乡枣元村搬迁农户这样感慨:“从山上搬到山下只十公里,生活方式却进步了几十年。”
    差别化扶持,确保“搬得出”
    因为贫困,很多群众急着搬迁却无力“出山”。
    为解决这一问题,2008年,我市开始对搬迁户采取差别化扶持政策,实行分类补贴,确保群众能够“搬得出”。
    根据搬迁户贫困状况,中央专项资金和省、市配套资金用于贫困户建房补助和新建搬迁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县、乡财政安排的资金和部门资金主要用于安置地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差别化补贴资金实行“明白卡”制度,确保每一户搬迁户明白资金补贴情况,并采取“一折通”方式将搬迁扶贫补助资金快速安全地直补到户。
    新安县石井乡杨家庄村共有96户400多口人。2008年,该村实施整体搬迁时,市、县对30户无能力搬迁户采取了差别化扶持政策,在每户补助1.5万元的基础上,市、县两级财政对每户分别增加补助1万元,最高补助达3.5万元,最终使462名农民全部搬出了大山。
    我市实施搬迁扶贫差别化扶持政策以来,共有8个县799户贫困群众从中受益,每户最高补贴达5.5万元。
    “四个集中”安置,确保“稳得住”
    搬出深山,仅仅是第一步。如何让搬出来的农民“稳得住”?
    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是关键。
    “十一五”期间,我市在搬迁扶贫新村共修建硬化道路375.7公里,建桥涵26座,架设电路349.4公里,安装变压器35台,安装供水设备45台,铺设管道438.4公里。
    现在,搬迁户不仅用上了沼气、电话和电视,还能就近到村卫生室就医,子女能在居住地就近上学。所有搬迁新村都建起了村部或社区办公室、超市,安装了体育健身器材,修建了文化娱乐广场。“住有新居、饮有净水、行有砼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实现,使搬迁群众过上了城镇化生活。
    选好安置点是依托。
    为立足长远,从根本上保障搬迁农户的生产生活,我市在搬迁地点的选择上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如今,在汝阳县府店乡牌路村,近500名群众告别深山住上楼房,一座漂亮、别具特色的小城镇成为青山绿水之中一道别样的风景。
    为给村民增加收入创造条件,对该村实施搬迁扶贫时,市扶贫办充分考虑区位优势,将新址选择在离西泰山风景区最近的地方,让搬迁户经营农家宾馆、旅游购物商店等项目,并给这个安置点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风情小镇。
    2006年至2010年,我市先后在嵩县白云山、栾川重渡沟、汝阳西泰山、宜阳花果山、洛宁神灵寨、新安龙潭峡等景区建搬迁安置点11个。搬迁户利用旅游资源办起了家庭宾馆、饭店等,繁荣了生态旅游,增加了自家收入。
    此外,我市还通过放开户籍管理、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有条件的群众搬到城镇和乡(镇)政府所在地,支持其从事经营或创办企业。
    在嵩县饭坡乡、木植街乡、九店乡等地的搬迁点,政府结合小城镇与产业集聚区建设,为搬迁户经商创造了条件。洛宁县建立了搬迁扶贫就业基地,将全县搬迁户中的大部分女劳动力安置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中扩玩具公司就业。
    2006年至2010年,全市有68个新村建在城镇附近和商贸区附近,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餐饮业等服务业。
    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从今年开始。今年,在结合实践的基础上,我市进一步明确了搬迁扶贫工作思路:围绕城镇和社区建设搬迁点,使搬迁户向县城集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向产业集聚区的生活区集中,向旅游景区服务区集中,提升搬迁扶贫的集聚度、集中度、集约度。“四个集中”让搬迁群众可以利用好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提高生活水平。
    2011年,全市在7个县规划建设12个搬迁扶贫新村,其中县城附近的2个,乡(镇)政府所在地8个,产业集聚区生活区1个,旅游景区服务区1个。“四个集中”的实施,使搬迁群众一入住,就能享受到城镇化的生活。
    拓宽就业渠道,铺就致富路
    确保“稳得住”,还得“能致富”,拓宽就业渠道是根本。
    我市引导搬迁群众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烟叶、林果、中药材为主的种植业;结合农村户用沼气,积极发展养猪、鸡、鸭等家庭养殖业;利用当地山多、树多尤其是经济树种多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经济林,并鼓励、引导搬迁农户承包的土地、山林等资源以租赁、转包、入股等形式进行使用权流转,让有经营能力的农户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营收入;积极实施“雨露计划”,从培训着手,对所有的搬迁户子女进行免费培训;由政府统一组织劳务输出,帮助每个搬迁户至少输出一个劳动力,变“输血”为“造血”。
    在嵩县黄庄乡河东村,搬迁农户张忠献利用自家的旧房屋发展养猪业,年收入超过2万元;村民孙艳风承包了村卫生室,年收入超过3万元;村民黄会朝在县城开了一家装修门市,年收入5万余元……
    目前,搬出深山的群众中,85%以上实现了一户至少有一人外出或就近务工;90%以上的群众不仅实现了脱贫目标,还有了稳定收入。全市已有73个搬迁扶贫新村(点)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有7个搬迁新村成为农村新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