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当年“瓜菜代”

2011-10-25

孙合宗
    上世纪60年代初,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因粮食紧缺,人民公社食堂的大锅里常用瓜菜代饭,这就是“瓜菜代”。这种饭吃得时间长了人会受不了,当时有些老人瘦得皮包骨头、小孩饿得嚎啕大哭、青壮年面黄肌瘦干不动活儿。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谁也不会忘记方寸粮票的巨大作用,谁也不会忘记那酸   甜苦辣的饥馑岁月。
    1960年8月15日
    1960年8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降低口粮标准,同时“大搞瓜菜,大搞副食品,大搞代食品和代用品”,正式提出了“低标准、瓜菜代”的口号。干部吃粮标准由每月29斤降低到27斤,一天不到一斤。
    追忆:当时的代食品,是正常年景用作食品的动植物、微生物、化合物制成的食品。如用麦秸、谷壳、麦秆、玉米、高粱杆等制成的淀粉。有的地方也用红薯根、薯秆和叶子制成食品。
    实际上,自50年代末全国上下就进入了“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口粮和副食品短缺,不少人患上了浮肿、肝炎等疾病。
    1961年11月26日
    下午,我到距县城80里外的汝阳县府店乡采访,因交通条件差、缺少交通工具,只能步行前往。我虽然才20多岁,但因粮食标准低,肚子吃不饱,在翻十八盘坡时,才上了十盘,就累得满头大汗、喘息不止,只好找了块草坪顺坡躺下。过往的行人有的说这年轻人脸色不好,有的说可能是累坏了,也有的怀疑我生病了。有个年过六旬的大伯和儿子上山打柴看到我,他儿子问我:“同志,你是不是不舒服?”我摇摇头。大伯对儿子说:“他不是病了,是饿昏了。”说着,从一条旧毛巾里拿出一张粗面饼馍递给我,说:“吃吧,趁日头还没落,赶到乡里。”我接过饼馍,流下了热泪,啃了几口,劲就来了,20里坡路,不到一个小时就翻过去了。
    1962年2月6日
    下午,我同汝阳县府店公社党委通讯组的高斩同志,徒步到东沟大队采访。当我们来到村头时,已是“远山横落日,为霞尚满天”的时候了,但见村里除少数长满苔藓的破瓦房外,还有不少冒着炊烟的草房掩蔽在丛林荒草之中。还见两三个社员背着干柴下山,几个小学生背着书包回家。街上行人极少,冷冷清清,仿佛是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复前数十步,见一弯道旁站着一个小老头。高斩告诉我,他就是大队党支部书记梁万箱。老梁身材矮小,眼睛不大,穿着补丁衣服。我同他握手时,碰到他满手老茧,顿感刺手。听说他今年才40出头,看起来却显老态,足见其为集体、为社员所付出的艰辛了。
    老梁引我们边走边谈:“村里大食堂刚散,今晚不派饭了,您俩就到我家吃饭吧。”饭前,老梁给我们介绍了村情和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低标准,瓜菜代”苦日子。接着,其家人端来了两碗稀面条,说是面条,其实碗里面条屈指可数,大都是山野菜。我们因爬山路,肚子饿,每人喝了两碗还不够饱,老梁便给我们每人砸了三个核桃,分了一个烘杮,好像是定量供给。还想再吃点,主人没放话,不好意思。不管怎样,这还是给我们的特殊待遇,在县城是吃不到的。想到这里,我们每人给老梁掏出4两粮票、一毛钱作为餐费。
    老梁虽身单力薄,面黄肌瘦,但精神头还是很好的。我们一直谈到晚上10点钟,老梁说,山里冷,你们早些睡吧,明天我还要带生产队长上山搞“小秋收”(主要是采野菜、摘山果),改善群众生活呢。
    当晚,我们睡在牛屋里,两人一条被子。我头枕石头,久久不能入睡:梁万箱同志,在国家困难的关键时刻,能与群众同甘共苦,共渡难关,真是我党少有的好干部啊。
    追忆:因梁万箱坚持苦干实干,赢得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好评。1962年,他被评为全省农业劳动模范和县、乡优秀党支部书记。如今,他虽已逝世几十年了,但人们对他的实干精神还记忆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