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岭:永远守候的记忆

2011-10-25

◆ 宋宏建
    1945年4月下旬至6月上旬,我不知道代表全国121万党员的五六百名代表,在这里是怎样地聚精会神,怎样地集思广益,怎样地运筹帷幄,最终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从此,毛泽东就一直担任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不仅领导着中华民族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而且由他领导的党派——中国共产党,也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仅次于苏共的世界第二大党。
    彪炳千秋的会议旧址——1942年建成的中央大礼堂,依然青春焕发、昂首屹立于陕北黄土高坡的山坳里。毛泽东那富于激情、带着浓重地方特色的湖南口音,仿佛依然气势磅礴、绕梁不绝地回荡在礼堂大厅。主席团台上那线条简洁的巨幅“朱毛画像”,引人注目的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的繁体横幅,以及会场后墙上“同心同德”四个大字,大厅里简单朴拙的紫红色条凳,这一切都似乎墨迹未干,都似乎余温尚存,依然散发着精英们当年的热血沸腾与澎湃激情。
    对于年轻人来说,不知道这个礼堂没有关系,不知道延安的杨家岭也没有关系。但必须记住在这里诞生的“七大”会议,是中共在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代表大会。   
    “七大”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参差不齐地散落着一排窑洞,那就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等风云人物当年的住所。
    毛泽东于1938年11月至1943年5月在杨家岭居住,1940年秋因修建中央大礼堂搬到枣园,1942年搬回。走进简陋拙朴的土窑洞里,我仿佛看见了《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的灯塔闪烁;走在黄土板结的山坡路上,追忆起《被敌人反对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共产党人>发刊词》,不禁感慨万千。千年守候着黄土高坡的巍巍宝塔,如果说是屹立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与《新民主主义论》黎明前夕的桅杆,那么万载流淌的滔滔延河,就是潺湲在《纪念白求恩》与《改造我们的学习》里悠长的思绪了。闻着陕北小米、大枣的芬芳,听着土腥味十足的信天游回音,一手扶水桶,一手拿着瓢,在毛主席亲手栽种过的菜园里浇灌几下,顿悟者便一朝开花,豁然明白了解决《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目前抗日统一战线中的策略问题》、《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许多答案……
    毛泽东住过的窑洞前面,静静的小石桌旁,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音容宛在,一时间谈虎变色、风声鹤唳的“恐美病”症,笑语风生之中,居然成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从周恩来住过的窑洞里出来,心便揪扯了一下,想起1939年7月那个令人心疼的日子——他从这里出发到中央党校,途中马惊,摔倒在石岩上,造成右臂骨折,终生残疾。当然,也有充满温馨和笑声的窑院,那是革命圣地里一个热闹的傍晚,毛泽东、刘少奇、张闻天、博古、李富春等携夫人,为邓小平和卓琳、孔原和许明举行婚礼聚餐的场景仿佛尤在……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篇课文叫《杨家岭的早晨》。原文只有百字:
    太阳刚刚升起。毛主席走出窑洞,来到他亲手耕种的地里。
    毛主席瓢里的水缓缓地流到小苗上。
    毛主席身边的小八路端着水,望着小苗笑。他好像在说:“小苗啊小苗,你喝了延河的水,长吧,快长吧!”
    远处,八路军战士也在忙着挑水浇苗。
    杨家岭的早晨,一片金色的阳光。
    也许,这就是永远守候的记忆吧。今日重读这篇短小精悍的文字,感觉分外亲切,分外宁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