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组建全省第一支专职街头救助服务队

2011-12-05

    这几天,细心的市民发现,在西关、百货楼、王府井、上海市场等地附近,有一些身穿橘黄色衣服、衣服背后印有“洛阳救助”字样的年轻人穿行在大街小巷,发现有流浪乞讨者,便主动上前询问愿不愿跟他们到市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他们就是市救助管理站刚刚以招聘方式组建的河南省第一支专职救助服务队——“洛阳救助服务队”。22名救助服务队员平均年龄有25岁,学历都在大专以上。2日,记者走近了这些年轻的救助队员。
    街头,他们怀揣“暖意”在行动
    2日,救助服务队队员5至6人一组,开始独立上街劝导搜救流浪乞讨人员。第一次“单飞”,队员们都很兴奋。
    下午2点多,23岁的陈茜和队友在老集附近发现了一名流浪男孩。她和队友热情地上前询问。男孩告诉陈茜,他老家在孟津朝阳镇,家里只有一个爷爷,他也想爷爷了,愿意让救助站的工作人员送他回家。成功劝导了一名流浪人员,让陈茜和队友都十分高兴。
    “当救助服务队员就是想锻炼自己,尽力帮助这些弱势群体。”陈茜说,天气越来越冷,她穿着厚棉衣上街还感到阵阵寒意,而街头一些流浪乞讨人员还穿着单薄的衣衫露宿街头,自己很为他们担心。
    “现在的就业形势,要找份工作不容易。”22岁的小赵说,她学的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前阵子上网时她看到市救助站正在招聘救助服务队员,于是就报了名。
    “刚开始时,我认为只要热情劝导,流浪乞讨人员都会接受救助的,但没想到经常会碰一鼻子灰。”小赵的队友、27岁的贾亚阁提及自己的这份新工作十分满意,他说80后并不是好高骛远之辈,他们也有社会责任感,也能吃苦,有爱心。
    虽然这些年轻队员的经验明显不足,但他们热情耐心且富有亲和力的劝导却让人在寒冬里感受到了阵阵温意。
    劝导俩小时,说“动”一少年
    下午4点20分左右,25岁的韩晓虹在周王城广场附近发现一名衣衫褴褛的男孩正在四处乞讨。“天冷了,去救助站吧,那里有热饭热菜吃,还能送你回家。”韩晓虹和队员们上前劝导。男孩告诉队员们,他15岁了,这几年一直在外流浪,不想回家,也不需要他们的帮助。
    “天这么冷,他只穿了条单裤,而且还是个未成年人,咱们不能就这么放弃。”韩晓虹与几名队员商量后,决定轮流给男孩作思想工作。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耐心劝导,下午6点多,男孩终于同意去救助管理站了,队员们高兴地将男孩送上了等候已久的救助服务车。
    “虽然花了两个多小时,但能让这个孩子不再挨饿受冻,值得。”韩晓虹说,成为一名救助服务队员后,最让他们开心的是能成功劝导流浪的乞讨人员接受他们的帮助,接受救助。
    救助流浪者,艰难而自豪
    “一天下来,我劝导的10多名流浪者中,只有1人愿意接受救助。”贾亚阁说,有的流浪乞讨人员不管队员们如何苦口婆心劝说,就是不接受救助;有的根本不配合,不肯吐露真言;还有一些明显是隐瞒身份。
    “我们劝导的原则就是自愿救助,如果流浪乞讨者拒绝接受救助,我们是不能强制带他们去救助管理站的。”贾亚阁说,看着拒绝接受帮助的流浪乞讨人员继续在寒冬里流浪,他们也很无奈。
    救助服务队队员们说,他们在劝导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来自安徽、甘肃、豫东等地的“职业乞丐”,这些“职业乞丐”大多不愿接受救助。
    据了解,“洛阳救助服务队”目前还是一支临时队伍,队员们从12月1日起到明年3月底,将对洛阳街头流浪乞讨人员进行排查,在发现流浪乞讨人员中有危重病人时,按照“先救治后救助”的原则立即送入医院救治;发现有被拐或被控制逼迫行乞的小孩,按照“先解救后救助”的原则,配合公安机关做好解救工作。
    明年3月底合同期满后,是解散“洛阳救助服务队”还是以其他形式继续救助流浪乞讨人员,还要看实际情况而定。但队员们表示,能成为河南省第一支专职救助管理服务队的队员,让他们感到自豪。他们提醒市民,这个冬天如果在街头遇到生活困难的流浪乞讨人员,您可拨打救助站的24小时救助热线电话62267164,帮他们过个温暖的冬天。

 

 (记者 戈晓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