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1年8月30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跃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市人大常委会作《关于洛阳市2011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福民强市为总目标,突出“一抓三创”工作重点,坚定不移打好项目建设、经济转型、机制转换、城市提升、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及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 “六加一攻坚战”,各项建设强力推进,发展环境持续改善,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全市GDP达到1226.7亿元,同比增长12.3%,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7和1.1个百分点,较计划目标高0.3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2.6亿元,同比增长32.4%,较计划目标高19.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803.4亿元,同比增长31.5%,较计划目标高1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80.7亿元,同比增长19.1%,较计划目标高4.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8.5亿元,同比增长17.7%,较计划目标高0.7个百分点。截止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2363.4亿元和1248.8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268.5亿元和138.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043元,同比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657元,同比增长22.4%。
(一)农业结构调整更趋优化,农村经济稳步发展。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做好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全市夏粮总产109.2万吨,上半年肉蛋奶总产37.5万吨,同比增长3.1%。新发展蔬菜基地2.6万亩,建成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3万亩。完成农业土地流转47.6万亩。重点扶持建设10个生态休闲农业园区。新发展农村合作社130家、龙头企业22家,分别占目标的130%和12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小浪底南岸灌区加快建设,前坪水库项目建议书上报国家待批。完成通组通户道路1356公里,建成户用沼气5125座。开工搬迁扶贫新村12个,新型社区75个,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60个。
(二)强化运行综合协调,保持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深入开展50户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的分析、监控,准确研判经济运行态势。二是着力做好生产要素综合协调。密切监控煤电热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供应,坚持电力运行、电煤库存供应、机组运行、燃气供应消耗情况的日报制度,统筹协调解决电煤保障、热力供应等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上半年,电力运行保持平稳,全社会用电量20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2%。三是深化银企合作。组织召开全市银企洽谈会,签约金额224.2亿元,资金落实率79.6%。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截至6月底,全市中小企业贷款余额528亿元,较年初增加74亿元。
(三)多措并举,扎实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制定项目建设攻坚战实施方案,落实重大项目市领导分包、项目例会、联审联批等措施,强力推进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2777个,完成投资681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3个、完成投资342.7亿元。竣工投产千万元以上项目871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3个。188项省市重点工程顺利推进,累计完成投资166.3亿元,占年度目标的47.5%。伊电集团2×60万千瓦机组上大压小、恩梯恩LYC公司5000万套轿车轮毂轴承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中航锂电产业园、伊滨区城市基础设施、福民安置小区等项目加快实施;万基控股集团2×30万千瓦热电联产机组、中信重工宽厚钢板轧机及特大型管材装备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城市轨道交通等十大前期示范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进度加快。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上半年,在中央新增投资淡出的情况下,共争取国家、省项目资金3.8亿元,同比略减7%。
(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以提高加工度、集中度和核心竞争力为主线,加快推进工业结构调整。一是加快“洛阳动力谷”建设。编制《洛阳动力谷核心区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动力谷核心区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开展东风汽车公司重卡、美国德纳公司车桥、卡特彼勒公司工程机械等招商工作。二是着力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编制《洛阳市老工业基地调整振兴规划》和11个行业振兴行动计划,倾力解决老企业的“老人、老账、老设备、老机制”等“四难”问题,加快推动老工业基地体制创新、机制转换、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三是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积极组织实施战略新兴产业重大项目,鸿安生化年产100吨氨基丁酸产业化、中航锂电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快;725所高性能耐蚀合金和超级不锈钢板带产业化、铜一公司年产15万吨复合板带产业化等项目前期工作加紧推进。四是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区建设。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获批为河南省首批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上半年,17家省级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294.6亿元,同比增长65.1%;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74亿元、税收7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5%和42.7%。五是强化创新能力建设。组织中铁十五局等31家企业申报国家、省、市各级研发机构。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国家高速重载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报科技部,拖拉机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申报材料修订。召开全市产学研军合作推进大会,建立产学研军创新联盟,推动产学研军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了加快创新成果就地转化的氛围和机制。
(五)以旅游业为龙头,推动服务业提升发展。努力打造“河洛文化传承弘扬”城市品牌,加快服务业发展。一是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步伐加快。制定《洛阳市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攻坚战实施方案》。成功举办第29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327万人次,其中入境游2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6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1%、15.2%和15.3%。二是服务业重点项目奋力推进。上半年,共实施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文化创意等千万元以上服务业发展项目136个,完成投资71.5亿元,占目标的50.7%,其中列入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项目33个,完成投资15亿元。洛阳工业物流园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中移动中部呼叫基地等项目前期工作加速进展,河南移动客户服务中心、洛阳公路口岸二期扩建、泉舜财富中心等项目顺利实施。三是鼓励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出台洛阳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争取一拖物流公司申报全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企业。成立洛阳家庭服务联盟,整合家庭服务业资源,促进家庭服务做大规模。制订《洛阳市信息服务业产业集群行动方案》,起草《洛阳市服务外包发展规划》,积极申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六)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为契机,以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为载体,全力打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攻方向的城市提升攻坚战,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区建设。上半年实施项目270个,完成投资145亿元,同比增长40.7%。实施城乡一体化项目78个,其中24个建成投用;伊滨区主干道路框架基本形成。强力推进洛北城区和县城改造。上半年洛北城区完成拆迁338万平方米、开工面积46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08万平方米,分别占年计划的28%、31%和32%。县城改造完成拆迁117万平方米、开工260万平方米,分别占年计划的51%和52%。全面提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建设提速,连霍、洛栾、郑卢等三条高速完成投资40.3亿元;“一中心五组团”快速通道加快建设,洛宜快速通道、洛偃快速通道开元大道东至伊河桥段建成通车,洛吉快速通道黄河大桥正加紧编制设计方案,洛伊、洛新快速通道开始前期工作。牡丹文化节期间,开通洛阳—香港航班。加强城市电力能源保障,西气东输二线洛阳支线、安阳—洛阳输气支线等进展顺利,博爱—洛阳输气管线已开展前期工作。出台《支持电网建设若干意见》,开工伊川220千伏等9项输变电工程,10千伏农网升级改造项目全部完成。
(七)节能减排和环境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加大节能目标考核力度,对全市重点耗能企业“十一五”及2010年节能降耗完成情况开展节能监察。制定我市合同能源管理实施意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7家淘汰企业和23家关闭小企业已正式列入国家2011年计划,组织申报32家拟关闭小企业争取列入国家2012年关闭计划。中再生洛阳投资公司废钢拆解等4个项目共获国家3070万元资金支持。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重点在水、大气、声环境和产业集聚区等4个方面实施157项环境整治任务。上半年,全市城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153天,达标率为84.5%;地表水出境断面综合达标率为96.2%,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
(八)努力扩大开放,稳步推进改革。积极开展大招商活动,上半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236个,投资总额1624.9亿元,同比增长58.9%,开工138个,开工率58.5%。外贸出口7.5亿美元,同比增长63%。实际利用外资7.1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加强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参加河南省2011年与中央企业合作重点项目推介签约启动仪式,共签约吸引央企投资近600亿元。通达电缆、汝阳杜康成功上市,哈尔滨银行在我市偃师、新安设立两家村镇银行。下大力实施机制转换攻坚战。市属国有(集体)企业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23户企业的改制申请全部批复,7家企业破产清算工作有序进行。市属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取得突破,521户事业单位改革改制方案已论证批复,改制面占87.3%;通过撤销、转企改制、整合和事企分离等措施,事业单位总数减少了140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如期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市中心医院等5家医院完成改革。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实现营业收入2107.8亿元、增加值665.4亿元、税金6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9%、13%、20.5%。
(九)扎实推进省定、市定实事,改善民生工作显著加强。省定十项重点民生工程37件具体工作中,6件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市定十大福民实事42件具体工作中,7件已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就业再就业工作不断加强。新增就业5.8万人、再就业2.4万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7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7%。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进度加快。竣工廉租房10.7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16.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37.3万平方米。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新建、改扩建市区中小学8所。普通高招本科上线人数首次突破2万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新增供热面积54万平方米。新购公交车105辆。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集中整治行动,认真解决信访热点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黑除恶扫痞”活动扎实开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从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全市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年初省政府下达我市的28项主要经济指标,26项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但受国家宏观调控加强、通胀压力加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部分行业效益下滑。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用电价格上调、银行连续加息等多种因素影响,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电力、有色、石油化工等行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二是投资增长动力不足。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环比呈逐月放缓趋势。其中,工业投资增速低于全省12个百分点,低于全市投资增速5.9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比去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三是资金瓶颈制约加剧。随着国家信贷政策收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和项目建设资金紧张,全市在建项目国内贷款占资金来源的比重从2月份的11.2%下降至6月份的6.7%。四是物价水平高位运行。6月份,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9%,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6.7%,高于全国2.3个百分点,对居民生活质量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影响较大。
二、下半年要重点抓好的工作
下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较为复杂,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市第二季度工作会精神,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群众满意规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规律,坚决打赢 “六加一攻坚战”,确保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顺利完成,实现“十二五”和中原经济区建设良好开局。为此,要进一步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加强目标管理,强化要素保证,确保经济平稳运行。一是加强目标管理。紧盯年度目标,建立季目标、月调整、旬调度、日报告制度,加强对各县(市、区)、重点企业的动态管理。鼓励中信重工、一拖集团等指标完成好的企业多做贡献,以丰补歉;督促洛钼集团、洛阳机车厂等指标完成一般的企业提速增效,确保下半年位次前移;指导指标完成情况不理想的企业采取有效措施,力争不拖后腿。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继续采取煤矿与电厂点对点电煤供应方式,切实提高电厂电煤储量。继续实施电煤公路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保障电煤运输畅通。三是多策并举破解资金瓶颈。加强融资担保机构管理,防控风险。积极推进城市发展投资公司与农发行的融资工作,争取年内北玻公司、隆化传热、中信重工、普莱柯生物等企业实现上市,洛钼股份、一拖股份回归A股。四是督促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帮助企业搞好市场营销,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力避企业效益下滑。
(二)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新农村建设。坚持结构调整、土地流转、生态旅游“三篇文章”一起做,抓龙头、重特色、创品牌,力促“三农”工作上台阶。一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建好万亩高产示范区,确保全年粮食总产稳定在40亿斤以上。下半年再发展蔬菜1.4万亩,落实明年花卉苗木林果产业基地10万亩用地。大力发展特色养殖业,确保全年新增奶牛1万头、特色养禽150万只。以10大示范园区为重点,全面推进生态休闲农业园区建设。二是加快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年内完成土地流转65万亩。新发展涉农龙头企业20家,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0%。三是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9月底完成农村沼气工程建设任务。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0万人。开工建设80个新型社区。加快农村社区服务中心、通组通户道路及34个省级示范村建设。加快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年内完成25座小Ⅰ类水库除险加固主体施工,治理水土流失200平方公里。
(三)积极推动重大项目实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坚持项目带动,全力打好项目建设攻坚战。一是进一步推进重大项目实施。继续抓好40个重大示范项目建设,每月督导项目进展情况。强力推进188项省市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加快中航光电技术产业基地、麦达斯车用铝型材等新开工项目进度,掀起建设高潮。积极为项目单位创造条件,力争中信重工伊洛园区高端装备基地、铜一公司15万吨多金属复合板带、西工凯旋广场等项目尽早开工建设。抓紧完善落实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武西高速、洛阳城际轨道交通等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项目尽快实施。二是加强项目谋划。健全项目谋划体制机制,创新谋划方式。按照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做大做强企业的思路,以动力谷建设和老工业基地振兴为载体,谋划一批现代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战略支撑产业项目;以提高区域特色产业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为重点,谋划一批硅光电、新材料、轴承等特色产业项目;以推进产学研军融合和企业自主创新为引领,谋划一批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四)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一是搞好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各产业集聚区明确主导产业,强化产业链配套延伸,提高集群发展水平。确保在省第二次观摩活动中取得好成绩。抓住省启动产业集聚区规划调整工作的契机,积极指导相关县(市)区做好规划调整的前期工作,努力拓展发展空间。二是推动老工业基地转型。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与央企战略合作力度,盯牢目前在谈的东风汽车、南车集团等重点项目,争取早日签约落地。重点抓好中信重工高端装备基地、洛阳石化14万吨聚丙烯、万基控股60万吨铝板带箔等项目实施。加快发展硅光电、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制药和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抓好中硅高科光伏园、中航锂电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中集凌宇电动客车、鸿安生化公司生物科技产业化基地等项目,抓紧出台洛阳市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三是强力实施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三大”培育工程,出台针对性、灵活性、优惠性强的招商引资政策,加快我市企业做大做强,产业优化升级,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再创辉煌。
(五)强力推进产学研军融合,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搭建产学研军合作平台,积极组织召开科技成果推介会,实现技术、人才和产业的有效对接。筛选50项与我市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项目,与我市企业对接。筛选20家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校建立全面科技合作关系,促进成果转化。尽快出台《洛阳大学科技园建设发展若干政策》,争取年内启动洛阳大学科技园核心区建设。修改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企业享受税收优惠、贴息贷款政策的意见,加快军民融合发展步伐。
(六)加快发展服务业,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一是大力发展服务业重点行业。加快我市文化、旅游、物流、金融等重点行业发展,带动全市服务业水平提升。着力推进《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建设实施方案》。精心办好河洛文化旅游节。抓紧做好2012年牡丹文化节提升工作。落实省《2011年推进物流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研究出台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的优惠政策,加快洛阳银行上市和农信社改农商行步伐。二是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以十大服务业示范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洛阳恒生科技园、河南移动客户服务中心、正大广场市民中心、泉舜财富中心等项目建设。三是加强重点服务业企业培育。加快培育优势明显、带动作用强的大型服务业龙头企业。加大服务业重点领域招商,围绕金融、会展、服务外包等,加快引进行业重点企业,提升我市服务业发展水平。
(七)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推进“一中心、三板块、五组团、四支撑”战略,以城建提升为重点,加快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新区建设。重点抓好伊滨区次干道路、5座跨伊河桥梁工程、中央商务区、伊滨公园等重点项目,提升新区综合承载能力。抓好洛北城区改造。加快安置小区建设,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探索推行城中村改造开发权公开出让、融资平台与社会资金投入改造相结合等方式,实现综合收益最大化。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洛栾、郑卢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洛偃快速通道、洛吉快速通道一期工程10月底前建成通车,推动洛伊、洛新快速通道项目前期工作。加紧落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昆明-洛阳-威海航线早日开通。
(八)深化改革开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积极推进国企事业单位改革。组织好洛玻集团整体搬迁改造和职工安置。推动伊电集团、万基控股集团年底前完成改制工作。严格按照改革计划,确保年底前实现事业单位改革“大头落地”。加快其他领域改革步伐。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改制,9月底前完成市一院、三院、白马医院、洛耐医院、机车医院改制任务。积极推进重点公益类事业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改革。9月底前全面完成集体林权主体改革任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整合民间担保贷款机构,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确保下半年新上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超过300个,实现营业收入2100亿元、增加值700亿元、税收70亿元。努力提高招商实效。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政策,加大奖励力度,增强招商吸引力。在珠三角、长三角重点地区开展驻点招商,积极参加河南承接产业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第六届中博会、第十五届厦交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确保取得明显成效。
(九)注重民生改善,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问题。全力办好福民实事。加快实施进度,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十大福民实事,让群众满意。优先发展教育。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稳步推进完中的初、高中分离工作,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完成16所中小学新建(改扩建)、7个特殊教育学校建设任务。积极推动全民创业。落实扶持政策,完善“造血”机制。完善失地农民就业等保障政策。下半年,全市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再就业1.6万人。力争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亿元。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年底前完成各项保险500万人次的征缴扩面。实施城乡困难群众补充医疗保险和重大疾病救助同步结算,完成20所定点医疗机构试点工作。启动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确保8月底前全部开工,11月底前新开工项目完成实物工作量的30%。努力稳控市场物价。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保障蔬菜和肉蛋奶等食品市场供应。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严厉打击串通涨价、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健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不让困难群体生活质量因物价上涨而下降。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原经济区建设起步之年,下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坚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完成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