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应尽快确立城市主体形象洛阳应尽快确立

2012-03-27

 张战弓   
    《中国旅游学刊》指出“当今城市的竞争就是文化的竞争,就是城市主体形象的竞争。”
  2011年12月26日,我读了洛阳市人大常委会常振义主任在洛阳日报第2版上发表的《明确发展思路,搞好城市经营》一文指出的:“学习西安‘造月亮’的经验,找准洛阳城市定位,搞好城市特色设计,……从而展现洛阳千年帝都风韵,形成洛阳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几句话后,感受极深。我认为,这几句话非常中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洛阳长期以来应该早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洛阳今天要“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所要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即:洛阳主体文化、主体形象到底是儒还是佛的问题。
  纵观建国以来洛阳全市文化界的学术研究文章和党政机关下发的政策文件,确是涉及佛、道文化的多,儒学文化的少。造成一提洛阳文化建设,就是白马寺、龙门石窟、上清官和玄奘故里等,而对周公在洛阳首创的儒学文化则很少研究和建设,以致造成外地游客到洛阳游玩后,都说洛阳是“佛都”的主体形象(见最近洛阳日报报道的王志刚工作室的几项《策划》称呼)。这不能不说是对洛阳城市形象的矮化和丑化!这不能不说是洛阳的悲哀!
  众所周知,凡是具有高小文化水平的人都知道:佛教文化是来源于印度的外来文化,是教人出世的迷信文化,印度人早已不再信它了;我国东汉产生的道教文化,也是教人出世的迷信文化,只有中国本土土生土长的儒学文化则是教人入世、如何作好人的科学的人文文化(见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梁漱溟:《先秦学术思想漫谈》一文,载于《文史知识》杂志1986年第6期)。另据1988年以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也多次发表文章评价称:“儒学是中国的国学,是中国的主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灵魂。”很多外国首脑和学者也称赞:“中国古老的儒学文化是21世纪世界的主导文化,可为西方文化纠偏。21世纪人类要想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一定要从中国儒学文化中去寻找智慧(见2008年3月5日参考消息转载新加坡联合早报:《中国应抓住推广中华文化的契机》一文和2011年3月3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的花与果》一文),这就是造成当今世界各地学习中国文化热潮的原因。
  根据上述形势,笔者认为,洛阳要真正打造好“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从众多的文化资源项目中筛选出洛阳的“文化月亮”,形成“众星拱月”的主体城市形象,就必须跳出洛阳看洛阳,站在全国、全世界的高度来寻找洛阳的“文化月亮”——洛阳的主体文化和主体形象。为此,笔者写了《洛阳的本质就是华夏民族圣地、东方文化圣城》一文,权作“引玉之砖”,先抛出来,以便引出更好的“玉”来,从而为“找准洛阳城市定位,形成洛阳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作贡献。
  
  附:1994年10月8日,人民日报《综述》评说:“儒学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2000年5月,李学勤在清华大学演讲时再次指出:“中国文化的核心应是儒学,而不是佛、道。”我们洛阳人至今认识不了,可悲!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