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 花动洛阳城

2012-05-29

◆ 编辑部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982年9月21日,洛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作出决定:命名牡丹为洛阳市“市花”,每年四月十五日至二十五日为“牡丹花会”会期。由此,位尊国花、名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从帝王将相、亭台楼阁,从历史的记忆、遥远的传说真正走进了寻常百姓的视野,走进当代人民的生活,融入了洛阳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之中。花团锦簇、惊艳天下,富丽堂皇、容动四海,再现“一城之内皆若狂”的历史胜景,续写一段当代版的牡丹传奇。
    一路风雨一路歌,一城牡丹一城春。
    从洛阳牡丹花会到河南省牡丹花会,再到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国色天香也好,冠压群芳也罢,三十年,一路走来,她已经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风花雪月、赏花弄情,也不单单是牡丹自身品种由几百种到一千多种的发展、面积由几百亩到数万亩的增长,而是,一花带来百花开,百花竞放尽春色。
    花会与天香齐飞,文化共牡丹一色。“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文化搭台,首先带来的是文化艺术的大繁荣、大发展。大型文艺晚会的举办,名家名剧的会演;河洛欢歌,洛阳人有了自己的狂欢节;平乐牡丹村,农民成了丹青艺术家。展览会、博览会、各种交流会,星光璀璨;摄影展、书画展、各种艺术展,繁花似锦。在称之为软实力的文化大观园里,朝飞暮卷云霞舞,姹紫嫣红芳香浓。
    发展是硬道理,经济是硬指标。经济永远是时代的主角、社会的主体。第三十届牡丹文化节期间集中签约117个项目、总投资1007亿元,签约项目总投资比上届增长38%,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总数翻了一番。不包括第三十届牡丹文化节,牡丹花会共签约项目2371个,投资金额4889亿元。累累硕果,强力带动洛阳经济不断跃上新的台阶,不断掀开洛阳跨越发展新的篇章。
    一年一度,牡丹文化节不仅是牡丹绰约风姿的展示、历史文化胜迹的显贵,更是加快洛阳城市建设,提升洛阳城市形象的重要支点。以牡丹花会为节点,以牡丹花会为动力,催生了洛阳城市建设诸多形象工程、诸多亮点工程。具有地标意义的洛阳博物馆,让人眼前一亮的龙门大道,湖水相映的洛阳体育馆……森林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千年帝都在牡丹节会中日新月异,千姿牡丹在洛阳城市风光中摇曳生辉。
    牡丹花香飘四海,中外宾朋纷至来。第三十届牡丹文化节,一个月时间,共接待中外游客1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逾105亿元。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扩大开放,促进交流,以牡丹文化节为依托的“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正在成为洛阳着力打造的重要品牌,正在成为洛阳强力实施的重要目标。
    一个牡丹衍生了一个产业,一个牡丹激活了一座城市。经过三十年的探索和努力,洛阳牡丹文化节已成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洛阳乃至河南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从她自身的演进中无不折射出改革开放的时代印记,无不闪烁着科学发展的先进理念,无不映照着洛阳安定和谐的盛世华彩。
三十年,一个周期、一个轮回、一个跨越。三十年河东转河西。三十年发展的积淀,三十年经验的积累,三十年规律的探索,牡丹文化节作为洛阳的一个品牌,作为洛阳的一个亮点,作为洛阳的一个优势,作为洛阳的一个骄傲,必将会产生一个质的飞跃,迎来一个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