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路名中的隋唐印记

2013-02-18

◆ 邓新波
    核心提示
    从某种程度上说,路名是一个城市的名片,是“本地人的脸,外地人的眼”。综观国内外道路命名的历史及后期效应,可以说路名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在信息社会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
    洛阳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道路命名上也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隋唐时期是洛阳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段辉煌期,隋唐洛阳城不仅有气势磅礴的城市规划与富丽堂皇的皇城建筑,还有灿若繁星的历史名人。在现今洛阳城市路名中,也蕴含了诸多的隋唐印记。本文对此进行了梳理。
    一、隋唐城里坊名与路名的对应
    通济街、广利街、宜人路、永泰街
    通济、广利、宜人、永泰四个里坊均位于隋唐洛阳城洛南里坊区。其中,通济坊位于厚载门第二街从南第一坊,即外郭城西南角;广利坊位于厚载门第一街从南第二坊,与通济坊对角;宜人坊位于定鼎门街东第一街从南第二坊;永泰坊位于长夏门东第三街从南第五坊。
    通济坊和广利坊位于今隋唐城遗址植物园内,宜人坊位于今赵村西、龙门大道两侧,永泰坊位于今曙光村南。道路位置与里坊位置差别较远。
    二、隋唐城城门名与路名的对应
    厚载门街、定鼎门街、长夏西路、长夏路
    隋唐洛阳城的南外郭城共有三座城门,分别为厚载门、定鼎门和长夏门。其中厚载门偏西,遗址大致位于今聂泰路与古城路交叉口北约200米。定鼎门为外郭城的正南门,遗址位于今古城路与龙门大道交叉口西300米处,为了保护好遗址,现建有唐代风格的保护展示棚。长夏门偏东,遗址位于今郑村南、豆腐店村东北、铁匠村西北的位置。
    厚载门遗址的位置和厚载门街的位置不很吻合,遗址偏西。定鼎门遗址和定鼎门街、长夏门遗址和长夏路的位置比较接近,做到了古城门与今道路位置的基本吻合。
    三、隋唐城宫城与路名的对应
    唐宫路、宫隅路、定鼎路
    西工区的唐宫路所经之地系唐代宫城区,正在建设中的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宫城区)就位于唐宫路南侧。宫隅路的“宫”同样指的是隋唐洛阳城的“宫城”。定鼎路的走向基本与隋唐洛阳城的中轴线相吻合,特别是与凯旋路交会处,正好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正南门——应天门,定鼎路从应天门中间穿过。而定鼎路与中州路交会处的东北区域,为隋唐洛阳城的工程核心区,分布有唐代重要的两大标志性建筑——天堂和明堂。定鼎路的路名与隋唐城的关系最为密切。
    四、隋唐城其他遗迹与路名的对应
    古仓街、含嘉仓街、晓月街、闸口街、古城路、开元大道
    古仓街和含嘉仓街的命名来源于唐代的“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古仓街位于含嘉仓城遗址的南部,附近有已发掘并被保护展示的著名的含嘉仓160号仓窖。该仓窖以保存有大量的炭化粮食而出名。
    晓月街位于定鼎路东、九都路北,路南端距洛阳桥很近,距洛河堤岸仅400米,其名来源于洛阳八大景之一的“天津晓月”。而“天津晓月”所在的天津桥遗址,则位于今洛阳桥西约400米的洛河河床内。
    闸口街北至中州路,南到大石桥,长约600米,位于今洛河之北、瀍河西岸。2001年,新街修成后,它成为新街的一部分。闸口街位于南关码头遗址东侧,而在该区域附近,考古人员曾发现一处水利设施遗迹。含嘉仓建成后,漕渠作为大运河的一段,成为往含嘉仓运粮的主要水道。根据当时的水运网络和含嘉仓的位置等情况推断,闸口街附近当时设有水闸,通过调节漕渠与瀍水水量,使漕船顺利通行。
    古城路起于西苑桥南,往东一直穿过龙门大道。其中自王城大道与古城路交叉口始东去,基本与隋唐洛阳城外郭城南城墙平行,间距约150米,这一点可从外郭城正南门定鼎门的遗址所在地的位置看出来。另古城路东段以东关林火车站附近有城角村,“城角”一词指的就是隋唐洛阳城外郭城的东南角,村名与遗址位置相符。
    开元大道的“开元”二字,取自唐玄宗的开元年号。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提倡文教,使得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前后共29年。开元大道是洛阳新区一条东西向的景观大道,是东西方向贯通新区的城市交通大动脉。此名还寓意“继往开来,开创历史新纪元”。
    五、西苑遗址与路名的对应
    西苑路、望春门街、凝碧街、积翠街、上阳路
    西苑路的“西苑”取自隋唐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即隋代的会通苑,唐代的东都苑或上林苑、神都苑。因园林位于宫城之西,故名“西苑”。
    望春门街的“望春门”为唐代东都苑东面四座城门中最南的一座。据推测,望春门遗址在今聂湾村附近,而望春门街则位于古城路南、王城大道东侧120余米处,二者相距较远。
    “凝碧”“积翠”均与东都苑有关。史书记载,苑内“堂、殿、楼、观,穷极华丽”。《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东都苑“苑内最西者合璧宫,最东者凝碧池……又有冷泉宫、积翠宫”。合璧宫遗址位置最为准确,位于今辛店镇龙池沟村东北100米的一条黄土岭上。“凝碧”为一池名,史书记载,安禄山入东都后,曾在凝碧池宴飨群臣。“积翠”既是池名也是宫殿名,宫以池得名。唐太宗曾临积翠池,唐高宗曾在积翠宫设宴招待取经的玄奘法师。
    上阳路的“上阳”指唐代的上阳宫。上阳宫是唐代洛阳的一处重要宫苑,《唐两京城坊考》记载,“上阳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南临洛水”。唐上阳宫遗址的范围在今洛河以北,凯旋路以南,涧河以东,玻璃厂路以西。上阳路在今涧河东上阳花园小区附近,正处于上述范围内。
    六、隋唐时期名人与路名的对应
    宇文恺街
    宇文恺,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隋书·炀帝纪》记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三月丁未,诏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可以说,宇文恺是隋唐洛阳城的工程总指挥、总设计师、总工程师。宇文恺街位于今洛阳市高新区,是为了纪念宇文恺这一和洛阳有深刻渊源的历史名人而命名的。
    道路命名除要考虑战略性、便于记忆和寻找、特殊性等因素外,更要注重其文化特色和历史沿革。在城市化、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为避免千城一面,各地都在进行各种有益的探索。个人认为,道路命名是个不错的突破口,可通过道路这一城市“窗口”,来显示其文化特色,让文化的竞争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说过,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决定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在全球化的今天,城市竞争越来越倚重于文化的竞争;保护好文化资源,对延续历史文脉、彰显城市个性、提升文化品位、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的洛阳来说,抓好了文化建设,就抓住了城市的发展方向。
    让我们抓住路名这个城市历史文化的“化石”,让其在城市文化、城市形象、城市名片等方面,发挥更大的文化竞争力,以提升洛阳城市品味,彰显洛阳城市特色,不愧于“千年帝都”的称号,服务于“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