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 德” 说

2013-03-26

 ◆ 高超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对玉钟爱有加,敬畏有度。史前,玉的文化意蕴基本上包含美、神、瑞三个原始基因,因而古人把玉看做是可以获吉避凶的精灵,是人神心灵沟通的中介物,从而使玉具有了非比寻常的宗教象征意义。那时,国家正处在雏形状态,它由家族、宗族发展而来,各阶层的矛盾还不甚尖锐,其规范社会的主要方法是礼乐,而玉则是礼乐的媒介。礼是由祭祀引申出来的,礼字的原始字形“禮”就是一个器皿中放着两串玉以祭上天。自西周以后,对玉的理解又加上了“德”的文化内涵,按照玉文化专家杨伯达先生的划分,这个时期为“王玉”时期,儒家关于玉的理论逐渐系统化,“三礼玉论”作为王权统治的理论工具被融入典章制度。可以说,玉德的理论是中华民族对玉最为精彩的文化篇章,同时也将玉的地位上升到前所未有的品质高度。
  几千年来,关于“玉德”的理解多有“五德”“六德”“七德”“九德”“十一德”之说。最初人们因为玉石有温润的光泽,清晰的纹理,舒扬的声音,即使破碎也不弯曲,有棱角而不凶狠,蕴含了“仁”、“义”、“智”、“勇”、“挈”(qie)的美德而形成了早期的“玉含五德”说,并被写进了当时的国家典章,可见这是一种有权威性的共识。“六德”说源自古书上对玉的赞美,从“五德”到“六德”,后者比前者仅增加了“垂之如坠比于礼”,而“礼”的核心即为“德”。在古代,贵族日常生活也要遵守礼仪的规范,贾谊有“居有法则,动有文章”。古人佩玉,是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做人要注重道德,讲究情操。“故君子必佩玉”,组佩带在腰上,一走动玉饰相互撞击,“丁咚”作响,如果步履合度,玉声清脆,悦耳动听,自然会受到舆论的赞扬。只是简单的走步,古人为什么把它搞得如此复杂,因为那时人们相信通过对外在行为的规范可以达到调整其内在道德品质的作用,玉能规范人的行为,自然就能提高人的道德修养,玉佩在古代也称“德佩”,要求“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关于玉有九德之说出自《管子·水地》:夫玉之所贵者,九德出焉。夫玉温润以泽,仁也;邻以理者,知也;坚而不蹙(音cu),义也;廉而不刿(音gui),行也;鲜而不垢,洁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皆见,精也;茂华光泽,并通而不相陵,容也;叩之,其音清抟(tuan)彻远,纯而不杀,辞也;是以人主贵之,藏以为宝,剖以为符瑞,九德出焉。
  玉的人文精神的突出表现是玉德。用拟人的方式以玉德拟人德。对玉德论述最为全面的当属孔子。《礼记·聘义》记载:子贡问于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min)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与?”孔子曰:“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音qu)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大意是:子贡问孔子:“请问先生重玉而轻珉(似玉之石)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玉少珉多的原因吗?”孔子答道:“我不是因为珉多而有意轻视它,从前就有人提出过君子比德于玉啊!温含、滋润而有光泽,善于施恩泽与万物,这是玉有仁德、爱心的表现;致密、细腻、坚韧,万物不屈,这是玉有智谋和真知灼见的表现;廉洁、清白而不伤众,不加害于他物,这是玉正直和坚持正义的表现;俯首相向‘敬而坠命’,这是玉崇尚礼仪、有礼貌的表现;敲打玉之声响,清畅高扬,响彻四方,最后竟戛然而止,这是玉有优美动听的乐音的表现;瑕疵不能遮盖其光彩,光彩也不能掩盖其瑕疵,这是竭忠尽智的表现;彩色旁达,没有阴翳(音yi),施信于众,这是玉光彩照人,诚实不欺的表现;胸怀广阔,气贯长虹,这是玉的气质犹如上天高远的表现;精神所至,遍于山壑,这是玉的意境犹如大地之辽阔的表现;普天之下没有不重视,将其尊为瑰宝,这是玉为万物本源的表现。《诗经》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玉有温文尔雅高贵人士之风采。”
  孔子对玉的评价在《苟子·法行》中有同样记载,同样是子贡问孔子答,只是在归纳总结玉德内容时有所不同,《荀子·法行》中孔子提出玉有七种美德,而在《礼记·聘义》中又进一步提出玉具备十一种美德,一方面能看得出孔子对玉的推崇更全面,也更带有感情色彩,另一方面也造成后人在引用孔子学说时出现一些混乱。现在我们已很难判断孔子与学生的对话原本是什么样,甚至还有人质疑是否有这样的对话。但不管怎样,古代圣贤很早就开始很认真地把美玉和美德联系起来,并加以哲理化是没有问题的。
  对玉的理解不管有多少种说法,实际上都是“美”集于一身,“大地之精华,人文之精英”用来形容美玉最为恰当不过。人们普遍认为,玉具备如此丰富而完美的品质,就是因为她是天地精气的结晶,其形成过程集聚了天地的灵秀,这个“天地”就是大自然,人类与万物都是自然界和谐的组成部分,天人和一,人和玉和。
      曲阜孔庙有“金声玉振”的牌坊,源自孟子对孔子的评价。《孟子·万章下》曰:“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始条理者,智之事也;终条理者,圣之事也。”金指钟,玉指磬,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正如奏乐,以钟发声,以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一样。在孟子看来,孔子之所以是“集大成者”,是因为他能够“金声玉振”,也就是能够善始善终。不管哪一个时代,“始条理”的聪明者都不缺乏,很多人信誓旦旦地“开始”或“开创”某一件事情或某一项事业。然而,大多数人都是半途而废,最多也是小有成就,只有“集大成”的人,才可能成为社会公认的“大家”。
  《荀子·法行》所引的“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出自《诗经·秦风·小戒》。可见很早人们就以玉之“温”来形容做人的品行。“温润”、“温和”、“温存”、“温馨”的确都是很能够打动人的词,与之相对的大概是干涩、生硬、晦暗、猥琐等等。君子温和可亲,和悦谦恭,让人如沐春风,不会冷若冰霜;君子温文尔雅,从容淡定,不因一时之得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一时之失而垂头丧气。君子也有自己做人的准则,正直刚毅,贫贱不移,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相比较当今社会出现的浮躁风气,追名逐利,“明星”层层出,“大师”满天飞,自封的什么“家”到处皆是,可是“温其如玉”的君子能有多少呢?   
  中国的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从远古至今以玉为载体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有着八千年发展历程的玉文化,一直贯穿中华文明之始终,对玉的推崇反映了历代中国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卞和献璧”讴歌了中华民族坚韧执着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完璧归赵”颂扬的是人类恪守信约的美德和舍生取义的情操,以及含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锐廉不挠”的开拓进取精神,“润泽以温”的无私奉献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洁品质,“化干戈为玉帛”的和谐理念等。黄金有价玉无价。金银金碧辉煌,耀眼夺目;水晶晶莹剔透,一览无余;钻石坚硬锐利,冰冷生硬。只有玉,一个无价尊贵的“玉”字,一个大自然亿万年孕育而成的精灵,一个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足以引领我们走入美玉这块神秘的领地去发现,去思考,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