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微笑

2013-05-29

◆ 高超英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她深刻地影响着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艺术领域。从16世纪初至今500余年的时间里,从未停止过对其研究、评价和探秘,各种有关其艺术高度的评论、对作品细节的探讨以及对画中人物身份的猜测,充斥着宫廷沙龙和市井坊间。毋庸质疑,这将是一个永远探讨不完的课题。
    《蒙娜丽莎》的作者列奥纳多·达·芬奇(1452-1519),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全才:他不仅是画家、雕塑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还是解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工程师等。1503年在佛罗伦萨达·芬奇开始绘制《蒙娜丽莎》,关于画中人物身份的猜测有多种,而流传较广的一种说法是,画中女子真名为丽莎·格拉迪尼,是佛罗伦萨一名商人的妻子。《蒙娜丽莎》诞生以来,得到人们过分地喜爱,除了画中人物那端庄沉稳的姿态、高贵而素雅的装束,以及无懈可击的完美构图,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画中人物的微笑——那难以觉察的、转瞬即逝的、甚至有些令人捉摸不定的微笑被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不同观者、不同时间会感觉那微笑时而恬静淡雅,时而安祥严肃,时而略带哀伤,时而又有几分讽嘲与揶揄。
  《蒙娜丽莎》不知令多少人销魂,也不知倾倒了多少绘画爱好者。她的神秘之处除那亘古不变的微笑之外,还有画中人物那洞察一切而又包容一切的眼神,以及眼神所引领的整个面部,当观画者看她时,或者是与她的眼神对视时,她会像活人一样发生表情变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哈佛大学神经学家玛格丽特·列文斯顿对此做了研究,结论是:蒙娜丽莎的表情确实有变化,但这变化是在观画者的眼中,而不是在画面上。人类的眼睛内有两个不同部分接受影像。中央部分(即眼底的视网膜)负责分辨颜色、细致印记。环绕浅窝的外围部分则留意黑白、动作和阴影。达·芬奇在处理这幅画时,所采用的模糊轮廓和柔和色调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当你注视蒙娜丽莎的眼睛时,她的唇部只能出现在你周边的视觉范围内,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人物面部的弧度便显得更加大了,于是随着观画者的心理变化就产生了不同的视觉效果。
  类似的效应也惊人地出现在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身上。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南,开凿于北魏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其中奉先寺的群像雕刻,气势宏伟,雕琢精湛。据于唐玄宗开元十年刻就的《河洛上都龙门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记载,奉先寺为唐高宗所创,皇后武则天曾于高宗咸亨三年(672年)捐助脂粉钱两万贯,工程完工于上元二年(675年)。
  主像卢舍那的含义是“诸恶皆除、众德悉备”,有“光明遍照”之意。民间传说卢舍那大佛是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大佛为坐像,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最大的佛像。大佛螺形发髻,身披袈裟,衣纹由几道近似于同心圆半环组成,显得简洁流畅,衣纹随衣挂线,概括洗炼。创作者把重点放在了卢舍那的头部和脸部塑造上:她方额广颐、双耳垂肩、脸颊丰满圆润、眉若弯月、鼻梁高挺,眼睛半睁半合,俯视着脚下的芸芸众生,嘴边微露笑意,显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大佛的表情含蓄而神秘,严肃中带有慈祥,慈祥中透着威严,威严中又透射出了慈爱关切之情。特别是大佛的眼睛采用了立体感极强的透雕,所以使观者首先注意的就是大佛的眼睛。她的眼睛采用了立体感极强的透雕,所以很多人都会感觉到不论你站在哪个角度,大佛的眼神都在跟着你,注视你。笔者因工作关系经常到龙门石窟,对此曾数次做过体验。站在卢舍那大佛面前,似乎有一种佛与人的心灵感应。假如你抛却杂念,与大佛静静对视片刻,你就会发现大佛略带微笑的面部会发现表情变化。其中之奥秘与蒙娜丽莎有异曲同工之处。
  蒙娜丽莎与卢舍那,一个是西方绘画,一个是东方雕塑,两件艺术品都出现了令人称奇的现象,堪称为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观。常有人把卢舍那誉为“东方的蒙娜丽莎”,其实卢舍那的诞生要早于蒙娜丽莎800多年。中国唐代的艺术家,以他们的审美情趣、美学理想和对生活的理解塑造出庄严典雅、温和亲切、睿智慈祥的艺术形象,将中国人所崇尚的庄严兼或神秘之美表现到了极致。一千多年来,卢舍那已成为我们国家民族文化的一个象征,她代表了华夏民族的心理状态,也充分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兴盛与繁荣。透过卢舍那神秘的微笑,向人世间传递着慈祥与和悦,使宗教理念的艺术创造,达到了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中国盛唐时期的卢舍那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蒙娜丽莎,虽然不同时代,不国民族,不同创作模式,却在表述人类共有的审美精神与审美趣味中,传达出惊人的一致性。这两尊“神秘的微笑”至今矗立在东西方艺术的最高殿堂,让人们去体验,去感知那永恒的真善美。
  (本文在写作中得到洛阳理工学院艺术学院马河教授、左小枫教授的指导与帮助,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