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区兴商务 古都焕新彩

2013-05-29

◆  孙谊宾 王天剑
 
    西工区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商务兴区”发展战略,主动融入,积极发挥人大的职能作用,为西工区的和谐、科学、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王府井、百货楼、新都汇……2500多家三产服务企业使西工区稳居洛阳市商贸中心区的龙头地位。如何促使三产服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转型升级,西工区人大常委会组织有关代表及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召开座谈会,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审议通过了《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建设的规划》,并提出区人民政府要严格按照《规划》,认真抓好各项工程的落实,以周文化规划为引领,大力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一是强力推进王府井百货、中央百货商圈、升龙广场商圈、王城南路建材家居商圈建设;二是做好楼宇经济空间布局规划;三是抓好城区物流和园区物流两大板块,拓展服务半径,打造物流龙头,实现良性互动,壮大产业规模,加快推进区委提出的“六大中心”高点建设区域性商务中心的战略。区政府根据人大常委会的意见要求,着力推进全区商务发展:2012年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1个,完成投资14亿元,新增营业面积2.3万平方米,预计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亿元。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准,洛阳信息科技城影响力显著提高,王城大道信息产业带渐具雏形,平顶山银行等3家金融企业签约入驻,辖区金融企业达94家。
  “商务兴区”的瓶颈是发展空间。西工区提出向旧城旧村征迁改造要空间、以“旧城旧村改造提升工程”助推项目建设攻坚战的思路。作为我市第一个“城中村”整村开发项目,西小屯、东涧沟、五女冢“三村改造”成就了“西工规模”和“西工速度”。在此基础上,西工区又先后完成了史家屯、瞿家屯、大路口、蒋沟、后李“五村改造”的整体征迁。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西工区人大常委会多次听取和审议《区人民政府关于旧城旧村拆迁改造工作情况报告》,作出了一系列支持拆迁改造的相关决议和决定;组织常委会委员和代表对安置房建设情况进行视察,督促有关单位加快工程速度,确保工程质量,保证按期交工;适时提出了《西工区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区失地失业农民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的意见》,从打造就业平台、构建社保体系、建立完善专职服务机构等方面督促政府一方面要积极做好城市失地失业农民再就业的扶持、引导工作;另一方面构建完善的社保体系,解除失地失业农民的后顾之忧,为西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稳定和谐的环境。区政府根据《意见》要求,联系辖区用工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并由区人社部门配合,对部分失地失业农民进行了技能培训和就业辅导。西工区三年来累计完成旧城旧村征迁60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47万平方米,连续三年被评为市“城中村改造工作先进区”,蝉联全市唯一的省“城中村改造工作先进单位”,不仅为三产服务业和工作发展赢得了宝贵的空间,也对提高城市品味、打造最佳宜居城区产生了深远影响。
  实现“商务兴区”,关键是在人的思想。2012年,西工区人大常委会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开展“弘扬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主题教育活动为契机,开展了“传承传统文化,争当优秀代表”活动。通过组织代表参加传统文化讲座,集中观看学习光盘,交流心得体会,参加传统文化论坛,举办书画展,走访慰问贫困户等形式,掀起了大规模的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使代表们的修养和能力得到提升,并发扬到工作和学习中,感染到身边的同事和员工。从而达到以凝聚力增强发展力,以软实力提升硬实力,促进西工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