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永不折翼——汶川地震五周年重访北川纪实

2013-07-26

◆  李砺瑾
    编者按:“一个民族,在灾难中失去的,必将在进步中获得补偿。”
    2013512日,汶川地震五周年纪念日。
    震后5年,对于四川,犹如凤凰涅槃。2012年四川全省地区生产总值23849.8亿元,是2007年的2.3倍,年均增长13.6%,经济总量由全国第9位上升到第8位。汶川、北川,39个极重和重灾县在千亿级别的重建中得以重生。城镇化率达到43.5%5年提高7.9个百分点。北川县,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在历经劫难后精彩蜕变,步入新生。
    本文是在汶川地震五周年前夕,记者再次回访北川后完成的一篇访问记,讲述采访中遇到的那些普通的地震亲历者如今真实的生活状态……
 
 
    这也许是国内最特别的一座城池,它有着规划最合理的功能分区,却没有因城市发展而形成的新旧对比,因为老城区已化为一片废墟;它有着最整洁漂亮的风貌和热闹的商业街,却在看似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最痛彻心扉的记忆——它是北川新县城,一个经历过毁灭后又重生的城市。
    老北川的“静”与新县城的“动”
    413日,在时隔两年后,我们又一次来到老北川县城,这里依旧沉静而让人悲伤,不过废墟上的青草更加茂盛,嫩黄的雏菊也愈发开得肆无忌惮,各单位遇难的员工黑白照片依然贴在路边的介绍栏里,照片上的人在对着过往的游客微笑。
    从老县城一路南下,是如今的北川新县城。我们到时天已是暮色,身着羌族服饰的青年男女们在广场上欢快地跳着萨朗、锅庄,高声唱着羌歌,引得游客也加入进来载歌载舞,旁边照相机闪光灯闪个不停。
    当夜晚来临,这里燃起熊熊篝火,身穿羌族长袍的小伙子烤好肉,热情地分给周围的游客,大家还会举起盛满啤酒的酒杯,盛情邀请远方的客人。
    离广场不远的影剧院里,情景剧《禹羌部落》在每天730分准时上演,一个小时的表演原生态地展现着羌族的历史和文化。
    在欢歌笑语的人群后,鲜有人会注意到有一个人每天晚上都在这里静静观看,他叫杨华武,是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民间艺术团的团长,除此,他还有很多职务,是青片乡小寨子沟正河村的党支书,因为一手搞起五龙寨羌族民俗游被人称为“五龙寨寨主”,他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羌历年的传承人。
    2008年地震时,他正在老北川县城的一个茶馆里,正和人谈下一步发展旅游的投资,突如其来的强震让同屋的四个人都遇难了,只有他从废墟中爬了出来。
    杨华武说,自己认识的很多人都在地震中死去了,大难不死的他很想抓紧时间做更多的事情,目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羌族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羌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和自然做搏斗的民族。”白天见他时,他坐在河边的一个小咖啡馆外,绿树掩映下,旁边是静静的安昌河。
    现在,杨华武在咖啡馆后面的尔玛小区买了房子,这家小咖啡馆平时是由妻子经营,他在这里会朋友,谈业务。作为地震后灾区最早成立的艺术团,20086月,杨华武就带领着羌族民间艺术团奔走在各地,如今他们每天都要在巴拿恰进行表演,除了晚上的篝火晚会,还有展示羌族文化的祭祀、婚礼等,《禹羌部落》也是他的“大动作”。
    发展旅游与“新北川人”
    如今,再来到新北川县,这座山东省援建的美丽城市,广场上和巴拿恰商业街里载歌载舞的人们,以及晚上的《禹羌部落》演出,都为这座县城增添了不少人气,它们都指向了一个词——旅游。
    这也是我们此次汶川地震五周年回访之行中,最大的感受。两年前,当我们来到江油、北川、绵竹、什邡、汶川等当年重灾区,随处可见的是各种感谢各援建城市和人民、灾后恢复重建信心的标语,“地震”这个词在当时的城市及周边出现频率极高。
    两年后,我们沿当年的路线一路走来,几乎再也找不到关于“地震”的字眼,哪怕在受灾最重的北川县,随而取代的是各种旅行产业和形态多样的水果采摘庄园、包括地震遗址在内的各种景点正在生机勃勃地发展。
    如今,当问起新北川的每一个人,几乎都能说出最近县城最大的变化——申请国家5A级旅游区。总面积6.01平方公里的北川羌城旅游区,以“两城”(北川新老县城)、“两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羌族民俗博物馆)、“一寨”(吉娜羌寨)和“一中心”(游客接待中心)为核心区域,正在带动全县旅游产业转型。
    “我们是新北川人。”晚上的篝火晚会上,25岁的小伙子陶林说,自己原本是安县黄土镇居民,后来为了异地重建北川县城,自己所在的村庄被划入北川县境内,于是自己也变成了北川新县城的居民。
    如今的北川新县城分为6个社区,尔玛和禹龙小区住的为震后北川老县城搬来的居民,其余4个社区居住的是在这里拆迁安置的居民。
    住在沐曦社区的沈菊红也是一个“新北川人”,她是一名社区干部,她每周都要带领着社区的部分居民们来到巴拿恰跳羌族舞。
    她说,来跳舞的大部分都是4050人员,因为失去了土地,住进了楼房,又不容易找到工作,所以除了操持家务也没有什么事情做。现在,北川县城为了申请5A级景区,组织县城和附近周边乡镇的团体每天来这里跳舞,既增加了人气,也是展示羌族文化的机会。
    珍惜当下的各种“活着”
    虽然北川新县城是一座重新规划的城市,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称自己“新北川人”。住在尔玛小区的谢春花一家,仍然称自己是北川人,一个字的区别,背后经历的却是血与泪的回忆。
    414日,当我们走进谢春花家的大门,迎面见到的是一副十字绣,上面绣着五个大字“家和万事兴”,家里布置得很是温馨,电视机旁摆的红色康乃馨是老公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任凭谁也看不出这个家庭过去的创伤。
    那场大地震中,41岁的谢春花永远失去了丈夫,只剩下她和女儿朱倩相依为命。一年后,她和在地震中失去妻子的贺仕成重新组成家庭。于是,她成了三个孩子的母亲,除了朱倩,还有一对双胞胎兄弟。
    巧的是,三个孩子同时都上了大学,目前他们都已经毕业,朱倩在北川县财政局工作,儿子贺飞在县里的林业局工作,还有一个儿子被单位外派到国外。
    儿女们都很争气,夫妻俩的生活也很幸福。谢春花指着客厅里一幅绣有牡丹的十字绣说,上面原本是“花开富贵”几个字,但和丈夫商量后,她改绣为“心想事成”,还在后面绣上了自己的名字。
    “希望我们全家人都能明白现在幸福生活的不易,珍惜当下。”谢春花说。
    不过,相比于朱倩一家的劫后新生,她的小学同学蒋丹同样也经历了那场大地震,而今仍在为了生活而努力着。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蒋丹一个人在位于老北川县城的腊肉店里看店,随地震位移的房子把她拖进了河水中,所幸没有被砸伤的她爬了出来,捡回一条性命。
    但是全家赖以为生的店铺不复存在,地震时家里的积蓄也都买了房子,还未建好却已经化为废墟。当时她家还欠着做腊肉原料的20多万欠款。
    蒋丹一家人没有逃避,而是选择了承担。后来迫于生计,他们在北川新县城又重开了腊肉店,叫“老北川蒋腊肉”。
    “生意不好做。”蒋丹说,由于北川新县城人少,每天的游客数量并不算多,来店里的大多还是以前的老主顾,所以店铺不到晚上就关门了。为了打开销路,蒋丹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叫“老北川蒋腊肉”的店铺,希望能增加些收入,帮助家里减轻负担。
    为了打开腊肉销路而想方设法的蒋丹、珍惜重组家庭幸福生活的谢春花一家、劫后余生想将羌族文化发扬光大的杨华武、那些在广场上载歌载舞却又有失去亲人之痛的老北川居民们,他们都经历过难以忘却的痛苦,又在各自的生活轨道上经营着自己的人生。
    北川新县城,是屡经苦难又屡获新生的中国的缩影,总能在灾难过后又恢复生机,百折不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