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4-01-10

              ——2013年9月2日在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跃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作《关于洛阳市2013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低迷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中央、省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经济社会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29.7亿元,同比增长6.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6.2亿元,同比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1214.7亿元,同比增长22.5%;实际利用外资12.3亿美元,同比增长1.7%;进出口总额9.4亿美元,同比增长1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3.9亿元,同比增长13.2%;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9%,稳定在年度控制目标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81元,同比增长8.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805元,同比增长12.1%。
  (一)加强综合协调,确保经济运行平稳。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突出因势调控,强化问题协调,着力要素保障,推动经济企稳回升。一是实施《2013年工业经济效益提升方案》,细化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制定《洛阳市“保增长、稳运行”行动计划》,明确责任,分类施治。二是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筛选确定175家重点企业,由市级领导分包服务,积极开展产销对接、银企对接和用工对接,解决问题180余项。制定中硅高科复产专项方案,协调直购电试点等问题。三是抓好要素协调。全力保障企业生产和项目建设要素需求,圆满完成采暖期供热保障和春运工作,积极开展迎峰度夏工作。上半年,全市新增融资217.9亿元,其中银行贷款109.9亿元,资本市场融资108亿元。
  (二)强力实施攻坚计划,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坚持重大项目例会、市级领导分包、联审联批、重点项目观摩等项目推进机制,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实施千万元以上项目1646个,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16个,同比增加206个,完成投资823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第一批338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0.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3.5%,青岛啤酒年产60万吨啤酒等41个项目新开工,洛阳新东昊年产100万平方米玻璃深加工等5个项目竣工。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取得新成效。洛阳石化1800万吨/年扩能改造项目建设用地预审获国土部批复,20项前期工作完成19项。机场改扩建工程可研调整报告获国家发改委批复。中国移动客服中心完成立项、环评、安评等前期手续。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上半年,国家、省下达我市项目资金7.35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53亿元。
  (三)稳步发展现代农业,美好乡村建设有序开展。上半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94.8亿元,增长2.8%。夏粮因旱减产,产量105.7万吨。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新增高产稳产田8.2万亩,新增蔬菜种植3.4万亩,花卉苗木基地9.2万亩,核桃12.9万亩,烟叶28万亩。新(改)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2个,肉蛋奶总产47万吨。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实施农业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重点培育伊众肉牛等10个农业产业集群,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6家,组建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协会。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硬化通组通户道路1025公里,建成农村社区服务中心53个,新(改)建垃圾中转站143个,2128个村庄建立了长效保洁机制。
  (四)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工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74个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项目完成投资76.2亿元,占年度目标51%,中信重工褐煤提质成套装备产业化等4个项目竣工投产,轴研科技高速精密重载轴承产业化等17个项目按计划开工。编制完成《洛阳市涧西区老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列入国家试点。52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完成投资50.3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0.2%,天成信隆光电触摸显示器件等9个项目新开工。编制完成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制定《2013年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工作方案》,细化责任,全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上半年,17家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553.5亿元,占全市比重45.6%,同比增长41.7%。新开工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90个,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71.9亿元。持续加强创新能力培育。组织中石化洛阳工程公司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研发平台。中航锂电等9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试点)企业。上半年,我市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55亿元,同比增长14.8%,快于全市工业8.9个百分点。
  (五)加快文化旅游名城建设,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462.1亿元,增长7.4%,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速0.9个百分点。强力推进名城项目建设。上半年,57个重大名城项目完成投资63.5亿元。其中,17个城区项目,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等7个项目开工建设;40个县区项目,已竣工3个。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良好。第31届牡丹文化节等节会圆满成功,市场化运作取得重大突破。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431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1.2%和20.5%。金融服务业态丰富。着力发展本地多样金融机构,鼓励外地金融单位在洛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村镇银行发展,稳步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中证开元创业投资基金完成设立。信息服务业发展提速。数据动漫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上半年,全市12个信息产业园区完成投资10.3亿元。“两区”建设扎实推进。上半年,“两区”在建千万元以上产业项目42个,完成投资33.8亿元,占年度目标的53%。
  (六)城建提升扎实推进,综合承载力稳步提高。新区建设加快推进。上半年,实施道路、桥梁及排水工程55项,完成投资5.3亿元。洛宜铁路改线等工程如期完工。洛阳新区入选国家首批智慧城市(区)试点。加快洛北城区改造提升。开展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工作,上半年,完成征迁2217.3万平方米;开工安置房585.7万平方米,竣工191.2万平方米。东环路一期、滨河北路东段(洛阳桥至启明南路段)建成通车;西环路涧西段全面贯通,高新区段正加紧施工。完成新建跨洛河大桥调整方案(由启明南路调整为新街)论证,正抓紧开展前期工作。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征迁改造开工530.2万平方米,竣工277.5万平方米,新修道路163公里。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郑卢高速洛阳至洛宁段、洛栾高速建成通车,洛吉快速通道二期、洛伊快速通道市区段进展顺利,小浪底专用线改造工程完工。
  (七)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强力推进“4+2”重点产业招商。上半年,引进市外境内资金294.3亿元,增长15.9%,“4+2”重点产业招商签约项目76个,投资总额1012.3亿元。惠普洛阳国际软件人才和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签约,华茂新材料产业园等一批大项目落地,泰国正大集团养殖基地等9家境内外500强企业项目入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列入改革台帐的55户事业单位、20户重点企业,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改革改制工作。全市109户公益性事业单位试点单位初步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央企合作取得新进展。建立地方与央企合作长效机制,成立驻洛央(省)企联合会。与中国环保节能集团、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签订框架合作协议,签约资金98亿元。民营经济发展加快。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892.8亿元,同比增长15%。
  (八)强力推进创模工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碧水蓝天加快实现。推进“四河七渠”截污工程、城市污水管网建设、“两河一渠”综合治理等项目建设,加强汽车尾气治理,督促11家火电企业实施脱硫脱硝除尘改造。节能降耗深入推进。分解下达2013年度节能计划指标,加强对重点用能单位、高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监管。组织中色科技等4家企业的6项环保设备申报国家鼓励发展环保设备(产品)目录,中信重工节能技术工程公司等5家企业通过国家节能服务公司审核备案。淘汰落后有序开展。制定2013-2015年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实施方案,2013年计划淘汰落后产能项目78个,完成66家。
  (九)扎实推进民生工程,保障能力不断提升。民生十大实事进展顺利。10大类、40件福民实事中,完成4件,时间、任务双过半29件。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开展。城镇新增就业5.8万人、再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6%。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开工建设中小学9所,改扩建城市区中小学13所,建成幼儿园24所。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提高城乡困难群众补充医疗保险救助标准。保障房建设稳步推进。开工保障房项目41个3.3万套,竣工4187套。
  同时,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集中整治行动,认真解决信访热点问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上半年,我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态势,但经济回升的动力不足,下行压力大,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项指标没有达到进度要求,完成全年预期目标十分困难。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以下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招商引资成效有待提高。上半年全市引进的重大项目数量和规模均有明显增加,但产业关联度好、科技含量高、支撑力强、带动力大的项目还不多,落地项目少,开工率不高。上半年,全市引进50亿元以上项目仅8个、100亿元以上项目仅1个;新开工10亿元以上项目仅11个,同比减少13个。二是产业集聚区发展质量有待提升。上半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5%,低于全省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居全省第16位。全市17家产业集聚区,投资额进入全省前30位的仅3家,后30位的有2家;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前30位的仅2家,后30位的高达7家。三是产业结构不优。重化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高达82.8%,且生产活动多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高载能、低附加产品占比高,在外部需求不足情形下,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四是大型企业经济增长乏力。近年来,我市大型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步伐放缓,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减弱,市场竞争力不断弱化,在行业产能过剩背景下,产销能力呈现下滑趋势。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大型企业实现增加值同比下降0.5%,34家企业总产值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洛阳石化、中信重工等25家企业总产值负增长。五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我市拥有矿研院、拖研所、轴研所等省部级科研院所15家,在新材料等高科技领域拥有国内一流的研发水平。但由于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合作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中介机构有效衔接、资本的大力对接和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产学研结合不足,融合发展相对滞后,制约了创新能力的发挥。
  二、下半年重点抓好的工作
  下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依然十分严峻,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任务更加艰巨。我们将把稳增长作为当前首要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稳增长系列政策措施,突出重点,强化薄弱环节,努力促进我市经济尽快回升向好。下半年,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加大招商力度,切实提高成效。一是科学谋划招商项目。深入研究我市产业发展基础、潜力和方向,重点围绕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产业,谋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配套制定专项招商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间节点,确保谋划的项目早落地、抓得住。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的载体功能,围绕主导产业延伸、补充、提升,每个产业集聚区谋划重大项目不少于20个。积极推进与南车集团、河南煤化集团、平煤神马集团项目对接。二是大力实施招商攻坚行动。坚持“三大员”招商引资负责制,市直部门按行业分工紧盯,瞄准目标企业,上门定向招商,“一对一”洽谈对接。强力推进重点产业招商,分析重点企业投资意向和产业布局,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吸引配套关联企业集群发展。积极开展专业化重大招商,充分利用豫港澳、豫台经贸交流活动等重大招商平台,积极推介对接重大项目,争取国内外知名企业来洛投资。三是认真抓好招商后续工作,确保签约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收益。积极开展客商回访活动,紧盯牡丹花会、中博会签约的127个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制定项目落地推进方案,力争年内开工率达60%以上。
  (二)强化运行协调,千方百计稳增长。一是深化企业服务。密切跟踪175家重点企业的生产形势,扎实开展市级领导分包服务,强化问题协调,分类施策。支持产销两旺企业增产扩能,实现以畅补滞。组织开展装备制造等5大产业链产销专题对接活动,帮助企业开拓市场。落实硅光伏行业扶持政策,加快中硅高科等企业复产增效。研究制定伊川电力、新电集团煤电铝稳产增效方案。不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规范涉企收费,深入开展重点项目环境专项治理活动,严厉打击危害企业的违法行为。二是全力保障已竣工项目稳产达产。全面筛查年内计划投产、已竣工未达产的项目,按月度制定达产计划,推动麦达斯轨道车辆铝型材及车体大部件一期、万基控股40万吨铝板带箔一期等项目尽快投产达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着力加强煤电运等要素保障力度。完善铁路运输协商工作机制,保证重点企业产品和原料运力需求。加强电力运行监测预警,全力保障重点企业用电。及早开展供热机组检修,确保阳光热电、大唐洛热冬季采暖期稳定运行。
  (三)深入实施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动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建设。传统产业方面,着力提升装备、有色、石化产业的竞争力,加快河南煤化20万吨乙二醇等74个传统产业升级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3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努力培育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加快惠中生物公司兽用药品等52个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92亿元。二是推动服务业提质增速。加快 “两区”建设,年内完成全部“两区”规划批复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全年完成投资75亿元。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加快15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30亿元。三是加速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抓住项目施工的黄金季节,迅速掀起产业集聚区建设高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120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150亿元以上。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主导产业项目150个以上,其中战略新兴产业项目45个。全年营业收入超百亿元产业集群达到6个、超百亿元产业集聚区达到13个。四是加强创新驱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全年新增市级以上研发平台50家以上。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积极推进云计算软件测试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北航科技园等孵化器园区,积极组建国家光电材料监督检验中心、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科技攻关,实施矿井提升智能控制软件开发等20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四)持续推进项目建设,加快重大项目实施。一是强力推进重大项目新开工。落实领导分包和重大项目领办制度,提高重大项目例会和联审联批效率,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力争下半年新开工中国移动客服中心等232个亿元以上项目。二是加强省市重点项目的协调督促。重点跟踪督导上半年未达到目标进度的47个项目,加大整改协调力度,促其尽早开工、竣工投用,争取全年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00亿元以上,竣工投产92个,新开工98个。三是着力推动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环评工作,争取年底前完成项目核准并开工。抓紧洛阳惠普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明年上半年开工。密切跟踪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万基集团2×60万千瓦机组等项目,争取前期工作有实质性进展。四是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积极组织银企洽谈会、银企对接会,确保全年银企签约资金落实率达到85%以上,新增信贷311亿元。围绕节能减排、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光伏应用等重点领域,强化资金争取工作,确保全年争取国家和省项目资金10亿元以上。
  (五)稳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全力以赴抓好秋粮生产。以孟津、伊川、洛宁和宜阳4个粮食主产县为重点,抓紧实施2013年千亿斤粮食项目,确保全年粮食总产40亿斤。二是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下半年,新发展蔬菜基地5万亩、牡丹种植1万亩。加快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支持洛阳伊众等3家企业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三是积极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保年底前再建成通组通户道路975公里、县乡公路241公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47个,11月底完成36.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任务。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扶贫开发步伐,抓紧实施62个村的整村推进,持续抓好80个产业化扶贫项目。切实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年内前坪水库、洛河城区段河道治理等项目获批,完成水库除险加固15座。
  (六)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承载力。一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新310国道改线工程、东环路等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新区拓展区供水工程、环市区天然气管道、聂湾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抓紧铺设热力管网,确保全年新增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老城区、瀍河区新增供热面积130万平方米。二是加快推进旧城改造。抓住国家支持棚户区改造的有利时机,编制全市棚户区改造总体规划,争取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省计划。重点抓好涧西区兴隆寨村等12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确保年底前竣工安置房6000套。三是加快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加快《中心城市组团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等33项专项规划编制。积极推进孟津新区、伊川滨河新区、汝阳城南新区等一批县城新区建设,增强集聚产业、提供就业、吸纳人口的能力。做强做大中心镇和特色镇,完善小城镇的人口集聚功能。
  (七)持续深化改革,提升开放水平。加快改革步伐。稳步推进公益性事业单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抓好洛矿集团、国资公司等政府工业类投资公司重组,做好洛粮集团等10户企业改革后续工作。深化央企合作,积极推动央企在洛新增投资或新上项目。进一步增强民营经济活力。深入推进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加快培育一批“小巨人”企业,力争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5%以上。积极构建多元化融资渠道。增加政府担保机构和小额贷款担保资本金,多渠道缓解中小微型企业融资难题。加快推进普莱柯、洛阳银行、新强联等企业上市,抓好通达电缆、隆华传热再融资和资产重组,争取年内发行公司债40亿元。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依托我市出口产业优势,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出口基地,力争新获批1-2个省级出口基地。争取我市获批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
  (八)持续推进创模工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一是继续全面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暨碧水蓝天工程。下半年,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拆除和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拆除燃煤锅(窑)炉38家,完成11家火电企业烟气脱硝工程,对39家涉重金属企业实施污染整治。确保全年城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10天以上。二是深入推进节能工作。加大工业、建筑、交通和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力度,加快实施洛阳香江万基系统节能改造等23个重点技改项目,力争节能18万吨标煤以上。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新安、洛宁、伊川产业集聚区循环化改造项目,努力推进我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循环经济园区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四是积极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组织淘汰落后产能完成情况专项督查,确保9月底前完成全年任务。
  (九)注重民生建设,切实解决好民生问题。切实办好福民实事。加快推进安全饮水、破旧小区整治提升、新建幼儿园、新增公交车、免费安装体育健身器材、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实事,确保福民实事全面完成。认真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建设1-2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建设,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建立完善就业困难人员台帐,做好就业援助,确保全市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切实抓好教育特别是农村和深山区教育。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建立完善定期补充农村教师的良性机制,切实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提高农村整体教育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巡查督办力度,确保年底前1.5万套住房具备入住条件。努力保持物价稳定。继续做好价格监测分析、预警和价费专项检查工作,确保市场价格秩序整体平稳。积极推进平价商店建设,确保全年建成50个。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下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任务相当艰巨。我们坚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奋力拼搏,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