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进城 该不该?——浅析农村义务教育生源流失现象

2014-01-24

刘丰超
  当前,农村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进县城的私立学校读书,“学生进城”在眼下的农村已渐成时尚,致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流失严重,生源严重不足。通过下面几组洛宁县部分乡村中小学生入学情况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看到目前农村教育的现状。
  
生源流失的现状
  张村乡,是一个农业乡镇、老区乡,全乡29个行政村,23000口人。其中716周岁(义务教育阶段)2893人。目前,该乡这一年龄段在当地学校入学的学生有1637人,分布在乡中(1所)和14所小学里。
  沟庙村,是该乡的一个行政村,240户共936人,713周岁的人数是84人,该村原有小学1所,包括1幢两层24间房的教学楼,校园宽敞,当年顺利通过了“普九”验收,后因撤点并校,学生并入古村小学。
  古村,是该乡的另一个行政村,2851085口人。该村713周岁89人,加上沟庙村的适龄孩子84人,总共应为173人,但村小学(16年级)仅有学生128人。
  张村乡中,始建于1971年春,是该乡唯一一所初级中学,现在硬件设施齐全,教学环境宽敞优雅。80年代拥有在校生500余人,现在仅有6个教学班216人,每班不到40人。
  
学生为何进城
  笔者认为,“学生进城”现象的出现,既有家长望子成龙的主观原因,也有社会变迁造成的客观原因。具体为:一撤点并校的后遗症。为适应我国农村适龄人口减少以及农村学校布局过于分散的客观现实,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国家对农村学校推出布局调整政策,根据实际情况,把数个村的学生集中到一个村学校上学。村校合并虽节约了资源,但增加了小孩上学的负担,特别是刮风下雨时,路途遥远难行,学生上学十分不便。二是父母双双外出进城务工,如果在村里上学,学生将成为留守儿童,被迫无奈只得把孩子接到城里上学;还有个别家长认为日常按时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太麻烦,不如送到县城上寄宿学校省心。三是许多家长的盲从心理,认为孩子要成材,从小基础就得打好,而打好基础就要舍得投资,城里学校的硬件、软件条件都比农村学校好,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纷纷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凡此种种,使得在农村学校就读的学生越来越少。
  
私立学校的软肋
  然而,城里的私立学校是否像众多家长想象的那样,可以让孩子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呢?不可否认,多数私立学校的日常管理相对农村公立学校来说要严格、规范些,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在教书育人方面更胜一筹。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凡在城里有固定职业的家长,其子女大多都是就近上的公立学校,几乎没有去私立学校上学的。因为相对公立学校而言,大多数私立学校有以下软肋:
  一是硬件设施不到位。许多私立学校租房而办,场地狭小,教学器材单一,实验设备缺乏;不重视体音美,影响了适龄儿童的全面发展;同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私立学校往往班额较大,每班六七十人是很平常的,教师难以兼顾到每个学生的优势和特长。
  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民办学校的师资来源有三个渠道:退休的老教师、当年的民师和刚毕业的师范生。这些人或者教育观念陈旧,或者缺乏系统的教育,或者实践经验不足,因此,希望他们在教学上有所突破创举是很难的。事实上,每年的中招考试成绩公布后,看看前三名、前十名的尖子生,民办学校的学生往往不沾边,更别说争魁夺冠了。
  三是私立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一些私立学校往往会通过滥发奖状、不负责任地填写分数而搏得学生与家长的一时欢愉。较为常见的是,平时学校考试时学生分数惊人,但一到中招考试这样学校间的比试时,私立学校的学生往往名落孙山。
  
“学生进城”的后果
 
  就学生自身来说,进城读书并不一定能达到预期效果,反而现实中隐患增加不少。
  首先,未成年人自制力较弱,好奇心强,成长过程中既需要学校的教育管理,更需要家长的陪伴和引导。否则,就犹如脱缰的野马,很容易学坏。此外,从小进城读书,远离农村生活,也容易导致孩子们的家乡观念淡薄,片面追求个人安逸。
  其次,对学校的管理上的压力。一是学生的个人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哪一项也不能掉以轻心;二是造成了教育管理的混乱。孩子们进城读书,但学籍一般仍存在于原籍学校,这就造成农村的公立学校学籍上的人数与实际就读的人数并不一致,从而给经费的分拨等带来混乱。三是造成教育资源的闲置与浪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投入的增加,农村公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逐年提高,然而就读的学生却越来越少,无形中造成了农村教育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总而言之,笔者希望一方面想要送孩子进城读书的家长要慎重考虑,分清利弊;更重要的是教育部门对此要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完善机制,通过完善农村学校的软硬环境,增强农村学校的吸引力。家有梧桐凤凰来,农村学校自身做强了,农村的孩子怎么还会舍近求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