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4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4-02-25

(2014年2月24日在洛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李跃民
    
    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3年,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主题主线,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突出开放招商、服务企业、优化环境三项重点工作,攻坚克难、主动作为,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社会和谐稳定。初步核算,全年完成生产总值3140.8亿元,同比增长7.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4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2589亿元,同比增长22.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7.7亿元,同比增长13.9%;进出口总额17.95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24820元和8756元,同比分别增长9.7%和12.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3.1%,控制在3.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目标任务。
    ●强化运行调控,力促经济企稳回升。建立月度经济形势快速分析制度,迅速预判走势,及时采取措施,千方百计保增长、稳运行,自9月起全市经济逐步企稳回升。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发展的意见》《洛阳市经济发展突出贡献奖评选及奖励方案》,出台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60条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积极推动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坚持项目例会、领导分包、联审联批等项目推进机制,全年累计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76个,完成投资1732亿元。
    ●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坚持在调整中优化、在优化中提升,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城镇建设科学推进,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9.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洛河以北城区新建、改造道路通车里程27.8公里,滨河北路等27项工程建成投用,九都路改造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新街跨洛河大桥建设方案确定,公共交通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实施碧水、蓝天、宁静、清洁、节能、生态六大工程715个项目,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地表水出境断面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监测达标率均为100%,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强力推进“4+2”重点产业招商行动计划,全年签约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94个,惠普-洛阳软件人才及产业基地、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中新影中原影视文化产业园和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项目落地。全市325户事业单位和38户重点企业完成年度分类改革任务,市本级道路运输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启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
    ●持续加大投入,倾力改善民生。全市各级财政民生支出达262.1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0.2%,同比增长2.9个百分点。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再就业3.3万人。通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降低工商执照办理门槛等措施,扶持3万人成功创业。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补充偏远农村教师力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85所。完成县级医院达标改造,各县卫生监督和急救网络体系竣工投用。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99.7%,城乡低保、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和城乡困难群众医疗保险救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全年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2770套,建成21045套。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总体不足等外部环境影响下,我市经济增速未能实现预期增长,主要指标低于年初目标,这表明我市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爬坡过坎、转型攻坚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主要表现为:一是开放招商成效有待提高。去年全市引进的重大项目数量和规模均有明显增加,但产业关联度好、科技含量高、支撑力强、带动力大的项目还不多,落地项目少,开工率不高。二是产业结构还需优化。全市重化工业比重依然偏高,且生产活动多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在外部需求不足情形下,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有待提升。三是大中型企业增长乏力。去年,全市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低于全市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59.5%,而贡献率仅为39%,同比下降3.9个百分点。四是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中介机构有效衔接、资本的大力对接和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产学研融合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二、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任务
    总体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委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坚持外引内改、外联内升、产业为基、产城融合,以提速增量、提质增效为目标,着力抓好开放改革、产业升级、盘活资源、改善民生,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主要预期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9%以上;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
    (二)大力开展招商攻坚,全面提升开放水平。
    (三)深入推进结构调整,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服务业扩量提质。
    (五)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六)强力开展项目攻坚,确保投资稳定增长。
    (七)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
    (八)大力推进美丽洛阳建设,努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九)持续加大投入,切实改善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