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历史文化:大运河

2014-04-01

    精彩导读:修筑大运河,迁都洛阳,都成为隋炀帝在河洛历史上的业绩。大业元年三月开始,隋炀帝调河南、淮北民众开挖通济渠。
    随着隋王朝的经济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加,曾经的帝都的粮食已不能满足人口的需要,倘若遇到灾年便只好东迁洛阳就食,所以隋文帝杨坚曾先后两次率百官就食洛阳。为了便于关中至中原的交通,在公元584年开通了广济渠,使得中原粮食等物品尽快地运往关中,因此而缓解了关中粮食不足的问题。
    那么为何隋炀帝选择在洛阳建立都城呢?洛阳地处中原,农业发达,交通便利,隋炀帝觉得是理想的建都之地,遂决意迁都。
    公元605年(大业元年),隋炀帝诏令杨素、杨达、宇文恺,营建东都。在大规模营建东都洛阳的过程中,许多奇石异材需从四面八方运来,南方的陆路交通极不方便,而南方山青水秀,风光秀丽,隋炀帝有了强烈的乘龙舟巡游江南的愿望,遂趁在营建东都的同时,利用天然河流和旧渠道大规模地开始了大运河的开凿工程。大业元年三月,隋炀帝调河南、淮北民众开挖通济渠。通济渠从洛阳的西苑引谷、洛二水通达黄河,又从板诸(今河南荥阳)引黄河水入汴水, 又从大梁(今河南开封)引汴水入泗水,最后达于淮河,又调淮南民众十多万开挖邗沟,自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扬州入长江。洛阳至江都运河段的开通,使营建东都的各种材料源源不断地从江南运来。偌大一座东都城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营建完工。
    公元610年(大业六年),隋炀帝又下今开凿江南河。江南河从京口(今镇江)引长江水到余杭(今杭州),长八百余里,这样洛阳至杭州的水路交通畅通,这段运河通称南运河。隋炀帝为了扩大个人声威,一贯穷兵黩武,他先后三次对高丽发动战争。为了战争,隋炀帝决定以洛阳为起点,向北开凿大运河。北运河穿永济渠,引沁水,达黄河,入通济渠,南可达余杭,西可达洛阳。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成为南北运输的大动脉,是漕运的主要干线。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和生产的发展,使洛阳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大运河的开凿,密切了全国的经济联系,为唐朝及其以后全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运河,总长3600多里,全程分为四段,即通济渠、永济渠、邗沟、江南河,它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南、东北展开,北起涿郡,南到余杭。为沟通长安与洛阳两京间的水上交通,隋开皇年间开凿了300余里广济渠,引渭水经长安东流到潼关附近入河,沟通了洛阳西达长安的水运。到了唐朝,洛阳交通更加便利,舟车所汇,通过漕运能沟通江汉,控引河淇,南方越、苏、滁、楚、徐、诸州的粮食物产通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漕运到洛阳,北方冀、邢、魏、德、濮、沧诸州的物资通过黄河和永济渠运至洛阳,从南到北,从长安到洛阳“车船相属于路,昼夜不绝 ” 。
    唐代的洛阳不仅是最大的内河航运港,也是陆路交通的交汇点。京洛道由长安经秦岭、过潼关,直达洛阳,是唐朝皇帝及官员们频繁往来的大道,也是四方客旅行商往来两京的必由之路;洛阳太原道是由洛阳经过河阳大桥,入太行山径,到达太原之路;洛阳至卫、相、邢道由洛阳抵达燕、赵;洛阳至汴州道,沿黄河南岸,向东经郑州,到达汴州,此道是东方诸州行旅赴两京的必经之路;洛阳荆襄道仅次于京洛大道,是沟通国内外水陆交通,贯通长江、汉水的重要通道。由洛阳向四方扩散出去的诸条水陆要道,均与通向世界各地的丝绸之路连接起来。由此辐射扩散出去的水陆交通网,不仅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繁荣,对全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大有裨益,它对于促进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以及中国与欧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都起着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
    以洛阳为中心的隋唐大运河,好似一只有形的大手,无形而又有力地把华夏各民族紧密地维系在了中华大地上!
 
(摘自隋唐洛阳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