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4-09-25

◆   刘丰超          
  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重点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笔者以洛宁县底张乡为例,就农村公共文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谈一些看法。
 
  一、底张乡公共文化建设现状
  底张乡位于洛宁县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全乡2万4千口人,29个行政村,因其为李翔梧烈士的故乡,为共和国输送了2位将军,奉献了97名烈士而成为豫西有名的革命老区。历史上,底张乡经济发展曾长期滞后,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目前经济总量已位居全县18个乡镇中游偏上的位次。
  在公共文化建设方面,乡政府在2011年新建综合文化站,上下两层共十八间办公室,而实际上,除“四室一校”用于文化站办公外,其余办公室均为土地、财政、水利等部门所用。全乡目前有农家书屋(图书室)29个,每个书屋藏书量平均在2000册左右,基本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8个行政村建设了文化广场,占行政村总数的28%,安装健身器材合计83件。除17所学校的体育场地以外,9个行政村有篮球场(其中有3个村为1个球栏),占行政村总数的31%;7个行政村有不同类型的乒乓球台(其中有3个村是1副,其余村为2副),占行政村总数的24%。此外,底张乡现有市级红色教育基地一处,即中高村李翔梧故居。
  目前,全乡共有基督教堂6个,近年新建的两个教堂每个可容纳1000余人;各类大小寺庙12处,其中草庙岭的奶奶庙兴建于元朝,现存庙宇共7座23间;钟楼、鼓楼、戏楼各一,属于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每年定期举办庙会,会期三天。
  以上现实表明,除农家书屋外,底张乡其它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发展滞后,教会、寺庙的发展势力不容忽视。
 
  二、底张乡公共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文体活动器材严重缺乏,急需统一购置器材以满足群众日常锻炼所需;
  2、农家书屋管理员因无工资待遇而无专人担任,图书资源难以得到利  用,影响了图书作用的发挥。
  (二)原因分析
  1、资金制约。就底张乡这个经济发展程度中等偏上的乡镇而言,每年乡政府除去各重点项目的支出外,可自由支配的资金仅10余万元,再加上日常办公费用和水电费外,几乎没有剩余资金,因此,缺少资金来源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建设发展的首要因素。
  2、队伍薄弱。现实情况是,乡政府工作人员编制空缺17个,被县直单位借调9人,剩余在岗人员也往往身兼数职,因此,负责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多为兼职,很难做到专人专干。再有,就乡文化站本身而言,编制人员3个,实职人员1个,兼职2个,人员配备也严重不足。
  3、工作人员整体文化技能和文化素质不高。目前的文化站在职人员缺乏应有的吹拉弹唱、能写会画的基本文化素质,裁判、指挥等专业素质就更不用提了,这也影响着公共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
  4、农村现有人群缺乏活力。村里的青壮年基本都在外务工,常年在家的是妇女、孩子和老人,人称“386199部队”,这些人老的老、小的小,妇女们呢,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照顾老人、孩子、地里的农作物、家里的家畜家禽等等,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活动。
 
  三、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有资料显示,农村人口的平均寿命要比城市人口低,患病率比城市人口高。事实上,虽然农民的体力劳动强度比城里人大得多,但这些体力劳动只是身体有限几个部位的重复运转,而整个身体机能的锻炼却比城里人差得多;同时,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很多农民农闲时无事可做、无处可去,只能去牌场、酒场和教堂等场所消磨时光。对孩子来说,城市一般都有图书馆、书店、各种书屋等可供看书学习,农村在这方面却是“一穷二白”。孩子们大量的时间用于看电视、玩手机游戏,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因此,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建设农村公共文化的重要意义,将公共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时安排、同步落实,在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上予以保障。
  2、抢占文化建设阵地。实现“两个转移”,即教堂、寺庙向书屋、文化大院转移;酒场、牌场向广场转移。村庄的空地,如果不建文化广场就有可能成为教堂庙会的场所,虽说宗教信仰自由,但它毕竟还存在一些消极因素,虽不应干涉也并不值得提倡。而且相对于教堂、庙会来说,群众在书屋、培训班上的收获显然要实用得多。对一个农民来说,农闲时,他在农家书屋有看的,在文化广场有玩的,那他可能就不会去牌场、酒场和教堂了,久而久之,他自身的素质也就提高了。
  3、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要加大文体健身器材、音响等农村必备文化设施、器材的普及力度,力求达到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活动广场及相应器材。针对财力不足的现实情况,可实行分期分批建设,逐步予以完善。底张乡计划每年建设4个文化广场,力争通过3—5年努力,实现文化广场在所有行政村的全覆盖。截止目前,2014年建设的4个文化广场,3个主体工程已峻工,其中仅苏村一个文化广场就安装健身器材达40件,文化设施建设进展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接下来还要加强对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和使用,明确专人负责,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4、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可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组织演出、比赛等活动;将大妈们的广场文化活动逐步从城市引入到农村,激发群众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的意识。底张乡与妇联会结合,组织各村妇联进行广场舞、扇子舞培训,通过培训活动进而带动各村群众广泛参加,在此基础上组织比赛评先表优。今年5月6号,在黄村文化广场,乡文化站还组织了篮球赛,比赛的双方分别是底张乡队和马店镇队,激烈地比赛吸引了黄村及邻近村数百群众观看,通过以上举措,活跃了农村的文化生活,调动了广大农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在农村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