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摘要)

2015-02-06

   (2015年2月5日在洛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洛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形势和经济下行的压力,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为总目标,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两提两增四抓”,完成了市第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保持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上年稳步回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6%,外贸出口增长11.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分别增长9%和11.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
  ——强化运行调控,力促经济企稳回升。坚持把稳增长摆在突出位置,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即期调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积极服务企业。坚持和完善领导分包重点企业制度,成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加大对困难行业和重点企业的帮扶支持力度。大力开展还贷周转金、增信基金和信用评级等金融创新服务,洛阳银行发行50亿元小微企业金融债,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银企精准对接,当年签约资金落实率在98%以上,全年新增贷款334亿元,新增存贷比84.7%。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完善市级领导分包、项目例会、重大项目周报、项目月度督导、联审联批等机制,围绕更好发挥投资拉动即期增长的关键作用,抓开工、盯在建、促前期。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73个,同比增加42个。323个省、市重点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投资868.2亿元。159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完成投资60亿元以上。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项目前期实现突破,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进入实施阶段,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获国家文物、环保部门批复,前坪水库项目建议书正式获批,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顺利开展预可研评审。
  ——提速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坚持把调结构和稳增长结合起来,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提速产业升级步伐。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提高。产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工业结构调整深入推进。全年实施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420个,完成投资520亿元,带动全市工业完成投资1411.5亿元,投资量居全省第一。涧西区成功入选国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三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中兴通讯智慧城市产业基地、中建材新型显示材料基地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洛阳单晶硅电路级硅抛光片、中航光电公司光电技术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成功创建国家电子功能材料区域集聚试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全年实施千万元以上服务业项目168个,完成投资340亿元,中央新影华夏文化产业园区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等项目加快实施。全市新增4A级景区3家,全年接待游客94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600亿元,分别增长10%和24%。成功入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信息惠民试点城市、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产业发展载体建设加快。全市17家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预计突破1500亿元,同比增长20%,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40个,其中主导产业项目142个,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显现。
  ——科学推进城镇化建设,支撑能力持续提升。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一发动全身”的综合性举措,着力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初步预计全市城镇化率达50.44%。成功争创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加快。编制《洛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突出示范带动,促进城乡一体发展。预计全年示范区累计完成投资343.7亿元,同比增长20.5%。
  ——开放水平不断提升,重点改革稳步推进。坚持以开放强动力、以改革添活力,积极主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开放招商成果丰硕。洛深合作深入推进,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金融合作、科技转化等方面,与深圳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细致对接,一大批具体项目启动。十大重点产业招商强力实施,全年签约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65个,引进境内外500强企业12家,正威有色科技城、阿帕奇电动汽车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落户,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607.8亿元、增长16.7%,实际利用外资24亿美元,增长9.1%。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功列入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各项改革稳步推进。
  ——扎实推进惠民实事,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坚持民生优先,持续推进我市基本公共服务三年行动计划,全年民生投入296.1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1.9%,十大类44项民生实事顺利完成。促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1.5万人、再就业3.5万人。社会保障进一步加强。新农合大病保险正式启动,城镇居民大病补充医保、职工失业保险进一步提高。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任务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八次全会和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坚持调中求进、变中取胜、转中促好、改中激活,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创优势、防风险等工作,运用互联网思维,全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探索走好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初步确定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外贸出口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以上,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要坚定不移地落实好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围绕一个目标、深化三项举措、突出七大重点、强化六个保障”决策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主动适应新常态,努力稳定经济增长。继续深化服务企业,不断扩大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落实首问负责、领办代办、文明执法等服务企业制度,及时有效办理企业请办事项。积极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等重大前期项目,争取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重大项目400个以上,完成投资550亿元以上。
  (二)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坚持盘活存量与扩大增量并重,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速增量,加快形成现代工业体系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努力构建中原经济区重要增长极。一是加快工业优化升级。二是加快现代服务业扩量提质。三是加快产业发展载体建设。
  (三)着力盘活文化资源,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着力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和河洛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复兴步伐,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示范区。编制文化产业发展详细布局和建设规划。着力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实施城市形象营销战略,擦亮“世界圣城、丝路起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四张城市名片。实施文化旅游产业示范工程,突出抓好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园区、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老城历史文化街区、伏牛山旅游度假区、中央新影华夏文化产业园区等十大引领支撑项目。
  (四)推进宜居洛阳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群众健康放在首位,以节能减排为主线,做好“山、水、气、绿”四篇生态文章,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
  (五)持续开放创新,强化发展动力。深入推进开放带动和创新驱动战略,构建经济发展强大引擎,加快建设活力迸发的中原经济区开放创新城。实施开放带动。
  (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技术创新,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三是强化农业基础保障。四是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五是强力推进扶贫攻坚。
  (七)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活力。认真落实国家、省改革措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破瓶颈、激活力。一是深化国企改革。二是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三是完善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体系。四是着力抓好重点领域改革。
  (八)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坚持把新型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有效载体,全面开展新型城镇化试点,围绕探索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多元化可持续投融资等重点任务开展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城乡统筹规划建设、产业协调布局、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九)持续加大投入,倾力改善民生。围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保障性住房等重点领域切实改善民生。一是认真谋划实施惠民实事。二是切实抓好就业创业。三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四是抓好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五是着力提升保障水平。六是加快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
  (十)加强重大问题研究,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