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七大重点”引发洛阳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广泛热议

2015-02-08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市委提出今年要突出七大重点,始终坚持做正确的事,把正确的事做正确,真正走好新常态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

  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就洛阳在新常态下加快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明确要求突出七大重点,即着力抓好产业升级、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文化复兴、生态建设、城乡统筹、改善民生这七项重点工作。
  如何进一步突出重点,彰显优势,收到事半功倍的发展效果?连日来,参加两会的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纷纷表示,七大重点抓住了洛阳发展的“牛鼻子”,为各项工作指明了路径。
  找准了突破口牵住了“牛鼻子”
  “对洛阳来说,建设名副其实副中心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千头万绪,需要提纲挈领推进。”市人大代表、洛阳市晋商会会长叶晋予说,仔细分析市委提出的七大重点工作,都在过去一年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洛阳发展大棋盘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他看来,这七大重点真正找准了突破口,明确了发展的轻重缓急,有助于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突出七大重点,是市委、市政府站位全局、科学研判全市发展现状做出的科学决策,抓住了洛阳发展的‘牛鼻子’。”市政协委员、市政建设集团总经理张寒说,近期洛阳举办了互联网思维、经济新常态等一系列讲座,就是要找准“跨界、碰撞、融合、进化”的产业发展大趋势。结合七项重点工作,全市上下在具体落实中要把局部利益放在全局利益中去把握,把眼前需要与长远谋划统一起来,有效助推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
  “这七项重点工作,既有顶层设计和总体目标,也有类似项目推进的任务分解,在推动工作上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值得我们为此点赞。”市政协委员、市旧改办副主任胡朝红认为,在七项重点工作中,在着力抓好城乡统筹方面提出推广绿色建筑、沿河两岸不宜上工业项目、重要地块要修好路治好河挖好湖再出让等原则,为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许多创新理念,对洛阳科学谋划今年重点工作、打造中原经济区最佳宜居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主攻方向更明确,抢抓机遇谋发展
  “洛阳提出建设名副其实的中原经济区副中心城市,理想要变成现实,必须真抓实干方能见成效。”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副校长任边疆说,名副其实副中心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明确主攻方向,进一步统一思想,把各方面资源整合起来,把分散的要素集中起来,凝聚力量办大事,围绕七大重点进行强力攻坚。
  七大重点的第一项就是要抓好产业升级。对此,市人大代表、豫秀斋饮食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建霞表示,制造业是我市产业升级的核心,而科技创新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永恒动力。我市应当加快引导、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信息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使传统优势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激发传统制造业活力,提高产业附加值。马建霞建议,洛阳的装备制造业应由以往的传统装备生产向研发、生产智能装备方向转变,并能提供成套设备、个性化生产及便捷化服务。同时,能源原材料产业的科技含量必须提高,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朝精深加工和高端应用方向发展。
  “只有树立抓生态建设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才能让良好的生态成为洛阳打造山水森林城市、提升宜居城市品牌的动力源。”市政协委员、市林业局局长魏进忠认为,目前我市尚有近80万亩宜林荒山荒地需要绿化,特别是中心城区周边森林覆盖率低,森林、湿地等林业生态系统整体功能还不完善。要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的良好生态系统,做好“山、水、气、绿”四篇生态文章,着力打造北方水城、生态洛阳,让全市人民享受到更多的蓝天白云和新鲜空气。
  加快建设名副其实副中心,提升群众幸福感
  “发展的成效是干出来的,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将进一步弘扬实干作风,按照市委突出七大重点的总体部署,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市政协委员、团市委副书记王夏晔说,七大重点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全面创业,今年团市委将着力在青年就业及创业扶持上加快改革步伐,借助互联网发展的浪潮,在每个县都建立一支电商培训队伍,同时积极协调扶持资金,打造小微企业“梦工厂”,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只有用扎扎实实的改革实招,才能将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动力。市人大代表、洛阳大学科技园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慧宏表示,深化改革是决定洛阳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而创新则是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的根本之道。洛阳想要把改革这篇文章做得好、做得漂亮,一定要重视国有企业改革,帮助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资监管体制,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释放国企的潜在活力和价值。他建议政府在改革中应当摆正位置,确保做到职能不错位、不缺位、不越位,最大限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市人大代表、河南鼎大律师事务所律师陈占军认为,民生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经济发展得好,才能有更多财政支出改善和保障民生,而民生得到不断改善后,更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市委把着力改善民生作为七大重点之一,把有限的财力物力更多地用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就是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他建议洛阳应围绕重点民生领域,集中资金办大事。“低收入群体尤其需要提升归属感、幸福感,这就需要党和政府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陈占军说,不断提升群众对洛阳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是建设名副其实副中心的应有之义。
 
 
(记者 李东慧 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