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回族镇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调研报告
◆ 党晓锋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是国家惠及少数民族群众的一项惠民工程,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资源。洛宁县王范回族镇中原村是入选“十二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名录的村寨之一。2012年7月2日,省委统战部确定洛宁县为全省统一战线唯一的“同心”实践行动基地。行动始终将促进社会和谐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帮扶建设民族特色村寨正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贯彻好《河南省关于实施少数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推动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实践行动对民族地区帮扶措施的承接和落实,县委统战部(县同心实践行动办公室)和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组成联合调研组,多次到回族镇中原村实地调研,走访群众,征求意见,认真研究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一、洛宁县回族镇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现状
(一)基本情况
洛宁县王范回族镇1986年建镇,辖2个社区、3个行政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2490亩,总人口3.8万人,其中回族4900人,是洛阳9县中唯一的少数民族乡镇。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6.2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400元。中原村地处回族镇西侧,距县城中心约3公里,是一个多民族交错聚居、和睦相处的民族村,全村2330口人,其中回族群众1103人,满族群众158人。中原村交通便利,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具有建设民族特色村寨的天然优势。
(二)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情况
2012年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实践行动启动以来,省市民委结合洛宁实际,将分包联系点定为洛宁县王范回族镇中原村。省市民委领导多次实地调研,确定了一系列帮扶建设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的措施。先后实施了同心苑—中原村民族文化广场、中原大道和民族风情餐饮街升级改造(一期)等3个项目。目前投资457万元实施穆斯林风情餐饮街升级改造(二期),沿街门面房续建二层,街道路灯、村标建设,村内道路铺筑、绿化,龙凤生态园道路硬化等5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两年多的建设,独具特色的回族民族特色村寨已具雏形。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原村主要的特色产业是民族餐饮业、畜牧养殖业和正在规划的旅游业,但由于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这三个产业都还处于起步期,知名度不高,还没有形成民族品牌。体现在软件不优、硬件不“硬”、村寨特色还不明显。
1、民族餐饮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不高。回族镇清真食品餐饮业,经过三十几年来的发展、积累,虽然有所提升,但仍然是以个体经营为主,经营场所狭小,环境卫生水平和服务能力还不高。仍处于低档次运行,停留在小商小贩的水准上,现在是急需提高、壮大、形成规模、打造品牌的关键时期。
2、没有充足的养殖基地。清真食品主要以牛、羊肉为主,回族镇位于县城西部,交通便利、人口聚居,其定位是洛宁的商业中心,发展畜牧养殖缺少场地,目前回族镇仅有两家牛肉育肥厂和个体养羊户,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更谈不上供应成规模的清真食品加工企业,加之小规模、低档次的养殖难以享受到畜牧、财政部门的政策扶持,畜牧养殖业发展缓慢。
3、民族元素单一,区域特色不够明显。目前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重点在于新建广场、道路等各类基础设施,对现有王范清真寺、中原清真寺的保护开发力度不够,对回族居住、文字、服饰、游艺、体育等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力度不够,村寨民族特色不明显。
二、代表性民族特色村寨的启示
(一)宁夏永宁县纳家户回族村落
纳家户回族特色村寨坐落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纳家户村辖11个小组,现有1448户村民,4680人,其中回族人口占96.45%,有中华回族第一街,是中国最典型的回乡。其发展民族特色村寨的做法是:发展特色经济。纳家户村充分发挥了回族的传统优势,在长期的摸索实践中,形成了一条清真特色产业链。屠宰、饮食等行业涌现出了一些在经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出色私营企业,养殖业、屠宰业、饮食业持续发展。发展特色文化。主要体现在民间文化、文学、工艺美术、碑碣、旅游等方面。例如纳家户的《纳家桥头的毛头树》、《狐狸的故事》等传说、故事。回族的农时、气象、健康等谚语都收录在《永宁县民间故事》和《纳家户村志》中。回族的剪纸、雕刻均在村寨中的所体现。融入特色民俗。纳家户的安名、见面、称谓、待客、服饰、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民俗依然存在于特色村寨中。
(二)杭州桐庐畲族特色村寨
莪山畲族乡是杭州唯一少数民族乡,有7000余畲族常住人口。该村寨的特色在于以发展民俗文化为抓手,已连续承办三届“杭州·莪山·三月三畲族文化节”,开展“稳凳”、“操杠”、“打尺寸”、“大链拳”等畲族特有的民间体育活动,恢复一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形成了“山哈风情街”,推动“畲乡风情游”特色旅游线路,实现了畲乡独特的民族风情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其做法荣获了杭州市2013年度统战工作创新奖。
(三)洛阳市栾川县满族风情村寨
栾川县满族风情村位于洛阳市栾川县城关镇大南沟村。近年来,栾川县充分利用生态优势、文化优势和地域优势,结合少数民族村寨建设实际,把特色村寨建设与产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与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居住环境,提高生产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对少数民族民居进行统一设计和施工,通过文化展示、房舍加坡、墙体粉绘、门窗改造,增加民族文化符号,建设民族文化长廊等,对现有少数民族民居进行“穿衣戴帽”式改造,将院墙、墙头、门楼、窗户和临路外立面等进行仿古复原装饰和装修,不断丰富满族特色文化,成为“满族特色村寨”乡村游、特色游的一张新名片,形成了栾川县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新模式。目前,栾川大南沟村已发展“农家乐”35家,床位近1000张,其中满族群众开办“梨花山庄”、“菩提山庄”等“满家乐”21家,吸引周边各地大批游客前来观光休闲、避暑度假。2013年,该村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旅游服务业收入比上年提高20%以上。
(四)三点有益的启示
1、注重发展特色产业。产业发展是民族特色村寨的经济基础,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基本保障,只有产业发展了,农村经济繁荣、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文化保护和传承才具有现实的基础。各地成功的民族特色村寨有的依托草地、林地等优势资源,大力发展林业种植、无公害农畜产品、休闲生态旅游农业;有的是传承、挖掘发展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业,生产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只有不断夯实特色产业基础,强化其支撑作用,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为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注入活力。
2、注重文化民俗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是村寨建设的重心,是保持其特色的源泉,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风格、布局、元素都要体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民俗,让文化成为村寨旅游宣传的亮点,不断提升民族特色村寨的档次。
3、注重各方统筹协作。由于历史、地理的各种原因,民族村寨的经济发展大都比较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其保护与发展不能离开政府在资金、项目、法律法规保障、舆论宣传等方面的支持和协调,也需要学者为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拓展村民的思维。同时少数民族群众是特色村寨的主人,村寨的保护和发展是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关系到他们及其子孙后代的利益和幸福,调动村民自觉积极参与,并在特色村寨建设、保护与发展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是非常必要的。
三、中原村同心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的建议
通过走访调研,结合省民委领导到洛宁专题调研时,对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立足中原村实际,联合调研组建议下一步采取“三个结合”,推动民族特色村寨的建设。
(一)基础设施建设与餐饮行业管理相结合
目前回族镇中原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基础设施,硬件先行是个硬道理,但不能忽视服务、宣传、管理等
软件的提升,需要软硬兼施。例如回族镇中原村的“中原烩面、糊卜、酸牛肉”有一定的名气,已经成为洛宁地方餐饮的一张名片。但在形成民族餐饮品牌上还存在着品种单一、环境卫生差、服务档次低等问题,建议下一步借鉴洛阳市成立清真食品协会,制定《洛阳市清真食品协会章程》,实现党委、政府引导,行业自律的管理模式,适时成立洛宁清真食品协会,通过检查、抽查,评比出“清真餐饮品牌店”,在新闻媒体上宣传造势,树立典型、扩大影响,对品牌店实行动态管理,促使其提高饮食服务质量,鼓励品牌店出新菜、打造金牌菜、招牌菜,推出“回族精品系列”、“八珍玉食系列”等民族创意美食系列,促进当地餐饮业的发展。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建议参照周口市举办“民族饮食文化节”的做法,举办洛宁县的民族饮食文化节会,或者可考虑将洛宁民族饮食文化纳入河洛文化旅游节的一部分,扩大影响,促使其做大做强,形成品牌效应。
(二)项目资金扶持与发展政策倾斜相结合
全省统一战线“同心”实践行动开展以来,省市民委投入资金383万元,支持洛宁县回族镇等民族村镇建设。目前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活显著改善。但从深层次来看还存在着没有民族龙头企业、缺乏充足的牛羊养殖基地等问题。由于回族镇临近县城中心区,属商贸重镇。发展畜牧养殖业受到了土地缺乏、人口密集、距村庄较近与环保政策不符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建议省市民委与财政、畜牧等有关部门协调,充分考虑回族镇人多地少的现状,适当放宽现有畜牧扶持政策在出栏量、存栏量、牛(羊)舍面积等指标上的要求,对民族地区倾斜支持;或者建议省市民委按照“同心”实践行动帮扶模式“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原则,站位洛宁全局选取其他适合牛羊养殖的地点扶持发展,为中原村民族餐饮业发展提供优质、充足的原料。另外国家财政部、民委、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的扶持政策,洛阳生产清真食品的洛阳金香斋食品有限公司就属于全国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之一,建议回族镇党委、政府认真研究这些优惠政策,适时到有关企业调研学习,选好“苗子”企业,培育一到两家重点企业,力争能够成为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享受到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三)现有资源提升与民族元素挖掘相结合
回族镇现有的主要民族元素有民族风情餐饮街、全县伊斯兰教最大的宗教活动场所王范清真寺、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中原清真寺,对于这些寺庙要注重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深化。按照陈爱巧的《村级经济:五种差异化发展取向》一文中指出的工业村、中心村、旅游村、生态新村、移民新村的发展路径,中原村地理位置优越,北面有生态良好的闯王坡,应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提高民族村寨的档次和旅游价值,按照《洛宁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中的指导意见,从绿化、公园式建设、休闲观光的角度出发,做好闯王坡生态公园项目建设。与规划的全省唯一的马店镇楼梯山森林狩猎场抱团发展,形成一条“县城—闯王坡生态公园—楼梯山森林狩猎场—西子湖生态旅游区”的商务度假旅游线路。借鉴杭州畲族特色村寨建设中注重开展民族特有民间体育项目的有益做法,可逐步引导开展赶木球、爬木城、掷子等回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深度挖掘回族居住、文字、服饰、游艺等民族资源,不断整合增添民族文化元素,真正把中原村打造成为豫西地区特色明显的民族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