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15年9月1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张伊民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会议作《关于洛阳市201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
一、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上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认真贯彻国家、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在较为困难的情况下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态势。上半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69.6亿元,同比增长8.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11.4%;固定资产投资1664.9亿元,同比增长14.3%;实际利用外资13.6亿美元,同比增长49.2%;进出口总额51.2亿美元,同比增长4.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45.1亿元,同比增长12.3%;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为13922元、5052元,同比增长7.9%和9.3%。
(一)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强化运行监测分析,创新调节思路,努力化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全市经济平稳运行。企业服务持续深化。建立健全新常态下企业服务长效机制,解决企业反映问题355条,问题解决满意率达95%以上。落实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惠及参保企业6000余家、职工60万人,减轻企业负担5250万元。要素保障进一步加强。坚持煤电运等生产要素月报、重大问题协调等制度,支持多晶硅企业走出困境,成功争取万年硅业列入省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推进产销对接,组织86家企业对接政府采购清单。强化银企对接,签约贷款379亿元,上半年落实率96.2%,有效支持企业发展。
(二)项目投资稳步回升。落实“五个一”推进机制,坚持重大项目例会、市级领导分包、联审联批、重点项目观摩等制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上半年,全市实施亿元以上项目893个,完成投资1219.6亿元。重点项目快速推进。35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72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68%,其中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6亿元,完成投资额居全省第3位。100个“三重一廉”项目和十大亮点工程顺利实施。1-7月,全市172个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47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8%。重大项目前期取得新突破。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三门峡至洋口港铁路、焦作—济源—洛阳城际铁路、机场—登封—洛阳城际铁路、郑西高速尧山至西峡段、济洛高速等项目前期加快。积极争取中央、省项目资金。到位资金8.5亿元,其中,中央资金6.4亿元,省资金2.1亿元。
(三)现代农业加快建设。夏粮再获丰收,总产127.9万吨,同比增长20.4%,创历史新高。新发展水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14.8万亩。新(改)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48个,肉蛋奶总产62.5万吨。签订现代农业招商项目88个,投资总额144亿元。成立华大基因河南(洛阳)农业创新中心,发布5项世界领先牡丹基因科研成果。我市5个产业化集群被列为省重点建设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一。全市66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加快推进,开展农村道路、村容村貌、河道环境三项整治,硬化通组通户道路1070公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四)工业转型升级提速。坚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并重,强化项目支撑。实施重大工业结构调整项目323个,完成投资228亿元。河南能源20万吨乙二醇、双瑞科技产业园一期等项目竣工投产,阿帕奇电动汽车产业园、洛阳微电子产业园等一批项目进展顺利,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正威有色科技城等项目积极推进。实施“百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工业结构持续优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高成长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2%,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6%。产业集聚发展态势良好,全市产业集聚区投资增长21%,工业增加值增长10%,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五)服务业发展扩量提质。服务业完成增加值650.3亿元,同比增长7.1%。文化旅游势头良好。天下龙门、万安山野生动物园主题乐园、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等34个文化旅游项目进展顺利,完成投资87亿元。全市接待游客524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7%。金融服务日趋多元。新增贷款229.2亿元,居全省第2位,新增存贷比61.3%,同比提高28.3个百分点。普莱柯生物上市融资6.2亿元,隆华节能再融资7.1亿元,8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参与组建中原股权交易中心,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作用不断增强。信息服务业发展提速。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税收同比分别增长25%和26%。国家电子商务、信息惠民、宽带中国以及智慧城市等试点加快建设。“两区”建设快速推进。全市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完成投资103.5亿元,一批城市综合体、商务楼宇、特色商业街和现代专业市场建设加快。
(六)开放创新发展加速。开放招商质量提升。全市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340亿元,同比增长9.1%。签订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99个、总投资1314.4亿元。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一拖集团、洛阳石化、中信重工、北方易初、中铝洛铜、万基控股等企业实现境外投资。洛深合作逐步深入。牡丹文化节期间,与深圳华强集团、腾讯公司、创新投资集团等企业集中签约合作项目10个。光启研究院合作项目全面展开。中兴通讯智慧产业基地与深圳8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创新驱动持续增强。持续深化与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启迪控股等战略合作。全市新增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8家,新增企业研发中心60个,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34.3%,大学科技园“黑石咖啡”和恒生科技园“众创空间”成为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人才工作力度加大。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目前,首批14个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已完成综合评审。
(七)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认真落实国家、省一系列改革措施,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改革破解瓶颈、激发活力。简政放权纵深推进。取消(调整)行政审批事项16项,审批时限平均压缩32.2%,审批环节压缩20.9%。国企改革不断深化。制定出台《进一步深化洛阳国企国资改革的工作方案》,启动新一轮国企国资改革。开展市直31个部门管理企业的脱钩改制工作,推动市属国有资产整合壮大。积极推动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开展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聘等试点。推进驻洛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深化PPP模式试点。故县水库引水工程等5个PPP项目成功引入社会资本。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持续推进“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1164亿元,增长14%。
(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制定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在全市建立一元化的户籍登记制度,与国家开发银行河南省分行签订合作协议,谋划6大类23个合作项目,获得国开行贷款授信650亿元,申报争取国家开发银行融资规划试点。实施旧城、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185个,完成征迁面积488万平方米,开工598万平方米,竣工272万平方米。强化基础支撑,市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园区、新街跨洛河大桥、引热入洛供热管网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工程顺利启动,洛河百公里生态廊道、伊河百公里生态廊道等一批水系工程加快实施。
(九)生态建设全面加强。坚定不移建设生态城市,着力做好“山、水、气、绿”四篇文章。实施林业生态建设提升工程,完成造林30.4万亩,完成林业生态圈建设12万亩,隋唐洛阳城万亩生态园林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成功入选“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综合试点。节能降耗完成2014年度节能目标考核,提前一年完成省定 “十二五”节能目标。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省下达7个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任务已完成4项。城市区空气质量达标天数83天、达标率45.8%,在全省排名第五位。
(十)民生建设持续改善。全市完成民生支出157.7亿元,占公共预算支出的72.3%。民生十大实事进展顺利。十大民生实事47件工作中,4件完成或超额完成,其它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就业创业工作扎实有效。城镇新增就业5.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96%。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2.6亿元,扶持1万人实现创业。教育事业提速发展。新(改)建薄弱中小学251所,建成幼儿园14所。公共文化体系建设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步伐加快,13个县(区)级公共文化设施全面开工。社会保障不断加强。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城镇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大病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开工建设搬迁安置点42个,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0个。
同时,有序推进“十三五”规划编制,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和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加强治安综合治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上半年,我市经济运行虽然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但外部环境依然复杂多变,经济企稳基础尚不牢固。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5项指标没有达到进度要求,完成全年预期目标面临较大困难。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以下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产业结构还需优化。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比重较小,短期内难以抵消传统产业下滑对工业经济影响。上半年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9%,虽然同比提高了0.6个百分点,但较郑州仍然低10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发展滞后,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1%,较全省平均水平低1.7个百分点,低于全市增速1个百分点。二是支柱行业和企业支撑乏力。上半年,专用设备制造、石油加工、有色金属矿采选等传统优势行业对工业贡献率同比下降13.1个百分点;50户重点工业企业总产值同比下降9.6%,其中28家企业负增长。三是项目建设势头趋缓。上半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83个,同比减少49个,总投资811.5亿元,同比下降30.1%。招商项目推进缓慢,去年以来全市签约102个10亿元以上项目中,仍有力盛芯微光机电等39个项目未实质开工。四是部分改革试点进展缓慢。我市已获得新型城镇化、中欧低碳生态城市等国家试点(示范)23个,但部分试点进展缓慢,没能有效释放政策红利。由于一些部门缺乏改革精神,真正带有突破性、创新性的工作还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五是融资难、融资贵现象依然突出。电解铝、钢铁、水泥、玻璃、硅光伏等行业受产能过剩影响,授信报批难度增大,造成企业资金链紧张,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部分银行在对中小企业续贷时有抽贷、压贷现象,使得中小企业贷款成本过高,综合成本在7%-15%之间。
二、下半年重点抓好的工作
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宏观环境依然严峻,促进经济企稳回升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一系列政策措施,突出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强化运行协调,稳定增长态势。着力化解下行压力,集聚上升拉力,巩固经济企稳态势。坚持市领导分包、企业直通车等制度,对有色、建材、光伏等困难行业,积极搭建融资和产销对接平台,推动企业转型解困。支持发展势头良好的中航光电、中航锂电、普莱柯公司等战略新兴企业满负荷生产,多做贡献;引导中信重工、一拖集团、725所、北方玻璃等优势企业拓展新兴产业,开展产能合作,形成新的增长点;积极争取洛阳石化原油加工计划;引导万基控股、伊电集团等企业开拓市场,争取检修电解槽尽快复产,促进企业稳产增产;推动利尔公司2万吨多晶硅项目加快建设、万年硅业早日复产。强化要素保障,密切跟踪企业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情况,扩大直购电试点,争取促成洛阳石化、一拖集团、中信重工等企业与神华国华孟津电厂电量直接交易,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突出抓好资金保障,落实银企对接签约资金,保障重点项目融资需求,落实企业信贷增信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缓解企业资金紧张局面。
(二)推进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以省市重点项目为抓手,强化落实“五个一”机制,加大协调督导力度,下大力解决拆迁、资金等因素制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全年完成16%的投资增长目标。一是推进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抓好100个“三重一廉”项目和十大亮点工程,争取更多实物投资,带动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50亿元以上。二是抓实项目新开工,加快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落实建设条件,确保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前坪水库、中信重工锻造能力升级改造等186个项目实质性开工。三是加强谋划对接。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新推出的城市轨道交通、现代物流、新兴产业、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等4大工程包,争取上级支持。
(三)实施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围绕打造装备制造、石化煤化融合、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产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区域中心,以重大产业项目为载体,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工业结构调整。着力推动“两化”融合、装备制造智能化提升、有色金属延链补链和节能降耗,抓住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充分发挥我市在锂离子动力电池、汽车生产线设计建造等领域的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汽车产业。扎实推进34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设,争取全年完成投资650亿元以上,带动工业投资完成1500亿元。推动服务业提质增速。推进老城历史文化街区、白云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等180个重点服务业项目建设,推动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正平坊文化创意园等项目早日开工,确保年度完成投资500亿元。强化与卡行天下、传化集团沟通对接,力争综合物流园区项目尽快落地。全面提升产业集群发展水平。三季度完成产业集聚区与乡镇行政区域管理套合改革,争取全市一星级以上产业集聚区达到13家;全省“十强、十快”产业集聚区达到4家。积极做好部分服务业“两区”发展规划调整工作,确保全年投资130亿元以上。
(四)持续抓好“三农”,促进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发展以牡丹为主的花卉苗木、蔬菜、水果等特色农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全面抓好秋粮生产,确保丰产丰收。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抓好1015个农村环境集中整治达标村、432个提升村和6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解决好25万农村群众安全饮水问题,确保10月底前通水入户。加大扶贫攻坚力度。落实精准扶贫要求,加快实施产业扶贫和产业富民项目,确保直接受益群众10万人以上,全年5.96万人实现脱贫。
(五)扩大开放招商,推动创新发展。坚持把开放招商作为长期的战略性举措,强化项目跟踪,有效推进项目落地。扎实推进产业招商。围绕“十大”重点产业强力开展招商工作,促使与顺丰光电、协鑫集团等一批重大合作落实到具体项目,推进上海交大智能机器人研发中心、大河智信公司总部基地、轴研科技高速精密重载轴承产业化等项目尽快落地。扎实做好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工作,积极申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加强创新驱动。完善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搭建技术—人才—资本服务平台,通过推进洛深合作、清华合作等,更新发展理念,实现引资引才引智相结合,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跟踪推进华大基因、深圳光启、腾讯、华强等一批洛深合作项目,全面落实与清华战略合作,争取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化学工程系分别在洛设立产业基地。
(六)继续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落实国企国资改革工作方案的重点任务,做好“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重点工作。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加快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度建设。支持城投集团、新区建投发行企业债,破解企业融资难题。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指导县(市)建立居民用水阶梯价格;贯彻落实差别电价、环保电价,积极扩大大用户直购电试点。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及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积极推动“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智慧城市、电子商务等国家试点建设,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先行先试,力求突破。
(七)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着力提升承载力。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工作部署,积极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在人口市民化和投融资机制上实现突破,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发挥示范区带动作用。加快伊洛河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确保年底前洛河东湖、伊河东湖、伊洛运河具备蓄水条件,开拓大道跨伊河桥建成通车,滨河南路、李楼桥等项目开工建设。扎实推进旧城区改造。确保全年完成征迁200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新街跨洛河大桥、北环路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和应天门、九洲池等一批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推进旧城、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确保完成全年建设任务。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济洛高速、郑西高速、310国道市区段、洛吉快速通道黄河大桥等项目建设。优化洛阳机场航线布局,积极推进洛阳铁路口岸升级工作。加快推进“引热入洛”供热管网工程。
(八)着力生态提升,建设最佳宜居地。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突出抓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大气污染治理、四河七渠截污治理等重点工作。实施好华夏文明第一河、故县水库引水等项目建设,确保前坪水库年底前开工。大力实施中心城区林业生态建设、生态园林绿化提升和荒山绿化工程,提高城市绿视率和森林覆盖率。大力实施节能项目。加快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进中钢洛耐隧道窑节能技改等重大节能改造项目建设,确保70家重点用能企业能效达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以上。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加快餐厨垃圾试点城市和“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等国家试点建设,着力提高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
(九)注重民生改善,促进社会和谐。一是坚持办好惠民实事。确保十大类47件民生实事如期完成。二是切实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小额贷款助保、全民参保计划试点等工作,确保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全面落实社会救助、社会保障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应保尽保;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年底前基本完成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确保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创建成功。三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深化与科大讯飞等的战略合作,促进教育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教育均衡化。积极开展改善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工作。实施优势医院倍增项目,确保年内新增病床1756张。确保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河南省全民健身示范市创建成功。四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做好特殊群体信访稳定工作,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同时,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扎实谋划“十三五”项目库。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抓好 安全生产,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应急管理机制。切实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抓好禁毒工作,排查化解社会矛盾,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下半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的任务相当繁重。我们坚信,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的监督、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各项目标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