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剧院将成为极具洛阳特色的城市新地标

2015-12-23

    位于洛河东湖的牡丹剧院项目,是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引领性项目之一,明年牡丹文化节开幕式将在这里举行。同时,该剧院作为一座大型可开合剧场,造型上“原汁原味”按照牡丹花设计,外部镶嵌72瓣重达几十吨的牡丹花瓣,将成为展示洛阳特色的新地标。自今年9月以来,洛阳旅发集团牵头的项目团队发扬拼抢精神,克服施工难度大、时间紧等困难,干事创业、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有效保障工程高效、快速推进。本报今日起开设《争分夺秒建牡丹剧院精益求精铸洛阳地标》栏目,对该项目的建设进行跟踪报道。
    好一朵美丽的“牡丹花”!看了牡丹剧院的效果图后,不少人都会由衷发出这样的赞叹。
  国内最大的可开合舞台,外部镶嵌72个牡丹花瓣,大型滨水实景演出剧场……这些亮点,每一个都足以吸引人们关注的目光。这座极具洛阳特色的建筑,明年3月底就将矗立在洛河东湖北岸,成为洛阳的一个新地标。
  牡丹文化节作为国家级节会,是洛阳最负盛名的文化品牌之一。牡丹剧院,既是牡丹文化节一个更加靓丽的展示平台,又是洛阳历史与现代形象的集中展示,更是“让世界重回洛阳”的重要支撑。市委、市政府对这一项目高度重视,全市人民对此倍加关注。
  牡丹花造型的可开合剧院将成新地标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洛河东湖半个店水面的牡丹剧院施工现场。由于紧靠河道,这里温度明显比市区低几度,但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景象。
  洛河北岸一片施工围挡内,不时有车辆进出,施工人员心中有一个共同目标——确保在90天内完成牡丹剧院建设任务,保障明年牡丹文化节开幕典礼在这里举行。
  “这里要打造一个世界最大的牡丹花造型的可开合式剧院。”洛阳旅发集团董事长吕宗乐表示,建设这样一座剧院,将有助于推动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更好体现牡丹元素、彰显洛阳牡丹花城的魅力。
  “一朵怒放的牡丹花”,就是该剧院最初的设计理念。
  牡丹剧院的设计团队负责人、著名导演林振宇说,从外面看,该剧院就是一朵硕大的牡丹花,不仅有花瓣、花蕊,也有绿叶、花托等各种元素。由于该剧院主体在河堤以内,较河堤高度低5米左右,观众可以从河堤俯瞰剧院,剧院异型外立面极具视觉冲击力,将给观众带来一流的视觉体验。
  牡丹剧院的另外一个亮点是,剧场靠洛河一面为40米的可开合背景,建成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可开合舞台,内部将设置多层移动立体观众席、4D互动体验等高科技内容。
  未来,该剧场将成为一个大型多媒体主题驻场秀的演出场所,可容纳1500余人观看。
  “最大牡丹花瓣面积600平方米”
  愿景是美好的,现实是严峻的。用这句话形容牡丹剧院这个项目,一点也不为过。
  记者在现场看到,沿着洛河东湖河堤向水面行走,不足200米的距离内,60余台施工机械车一字排开。
  “整个剧院在原有河道中布局,首先必须建设一个具有足够分量的承台。”负责项目施工的省安装集团项目负责人介绍,剧场施工首先需要在河道上设立围堰,在围堰上钉入331根桩基,才能建设剧院基础平台。
  该负责人介绍,这里的桩基平均直径为1.5米,最大的可达1.8米,是平常建筑桩基的3倍左右。为有效抵御水流、风雪等对剧院的影响,最深的桩基达44米深。工程全部完成所用桩基共需钢材1600吨。
  “花瓣造型独特,单片最大为600多平方米,悬挑长度10多米,须经受风、雪、结构自重及地震等考验,安装难度极大。”负责设计的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负责人介绍,牡丹剧院将采用现代材质,跨堤建设全球最大的牡丹花形水滨剧场,剧场内部直径为120米,如何支撑可开合幕墙,同时不影响牡丹花造型,这些都对项目建设提出了极高要求。
  在项目施工现场,矗立着一座醒目的倒计时牌。昨天显示的内容是,“距离牡丹剧院工程交付使用剩余90天”。
  我们期待,90天后,这朵美丽的“牡丹花”,给全市人民一个惊喜。
 
(洛阳日报记者 李东慧 通讯员 蒋佩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