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大接访工作的几点思考心得体会

2016-01-20

◆     齐卫民
    人大接访工作是人大机关最经常的信访工作和最直接群众工作。个人认为,在人大接访工作中关键要坚持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意识,端正对来访群众的态度,积极为来访群众出主意解难题。服务人民群众不仅是党的优良传统,更是新时期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围绕新时期群众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扎实有效为和谐社会建设作贡献,是所有信访工作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一个阶段和来访群众的近距离接触,我对人大接访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一是要准确把握人大接访工作的定位。所谓人大接访工作的定位,其实就是接待什么对象、解决什么矛盾、达到什么目的的问题。国家有关规定明确要求,涉法涉诉案件归口法院检察院,并有政法委牵头,正常信访案件归口政府信访局,人大机关接访工作从数量上相对过去有所减少。但当前党委、政府、人大在开展信访工作确实存在一定的工作交叉和相关联系,人民群众法制意识不断提高,对人大机关解决问题的期望值同步提高,再加上人大机关在国家政治生活的特殊性和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责任,所以,对来访的人民群众不能简单一个“劝”字解决问题,更不能简单一推了之,对所有上访人员都要做大量的细致的解释工作,一句话,工作量并没有减少。个人建议,人大接访工作应当主要受理对本级任命的工作人员违纪问题的实名举报,提供有关部门处理(如纪检委);对本级行政、司法机关的举报事件,协调有关工委,搞好监督改正;群众反映的且下级能够解决的问题尽量有督导下级解决。这样更能体现宪法赋予人民代表大会的责任,只有这样,人大信访工作才能更具有针对性和权威性。所以,对属于人大机关受理范围的来访群众,接访工作人员要热情接待,依法以规办事;对不属于人大受理范围的上访事件,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将来访人介绍到有权处理的机关或部门前去反映。
  二是要严格落实人大接访工作的标准。大而言之,信访工作的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就人大接访工作的标准,个人的建议是:提高干部素质,树好人大形象,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人民群众,维护社会稳定,保护公民权益。对照接访工作的标准,作为人大接访工作人员,要熟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既要有理论基础,又要有办事艺术,不断夯实开展接访工作的底气。要把每一次接访当成普法宣传的大好机会,不失时机搞好法律法规宣传。要对每一个上访人反映的事件弄清情况,分清是非,对照法律法规,依法按政策妥善进行处理。同时,对人民群众的诉求要及时归类整理,形成报告,定期上报人大常委会议,确保民情民意顺利上达,为本级人大常委会决策提供可靠信息,这既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更是人民代表大会为人民的集中体现。
  三是要积极改进人大接访工作的作风。工作作风既是党性原则问题,也是个人品德修养问题,学习焦裕禄精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归根到底都是在强化作风建设。在落实接访工作中,要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以人为本,使所有上访人员体会到党的温暖,人大机关的温暖。要善于换位思考,坚决杜绝态度生硬,糊弄应付。要从根本上解决门难进、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要克服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风,放下架子,悉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做上访人的知心人和贴心人。要提高接访工作的效率,克服能拖就拖、能推就推的不负责任的懒散思想,对来访人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详细记录建档,及时向领导汇报,提出合理化建议,凡是上访人提出的符合法律和政策规定的合理诉求,及时督促有部门尽快解决,确保诉求答复速度快,群众满意度高。
    四是要努力改进人大接访工作的方式方法。上访人年龄上有老有少,性别上有男有女,反映的问题千差万别,有合理申诉的,也有无理取闹的,一把尺子量到底很难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努力改进人大接访工作的方式方法,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果。对合理的诉求,依法依规妥善解决;对一时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认真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来访群众的理解,让来访群众心悦诚服;对不符合法律政策规定的,耐心做好疏导工作,但对那些确实特别困难的来访人员,在不违背法律政策前提下,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给予适当救助;对那些无理取闹的不正当诉求,要敢于坚持原则,表明态度,不当老好人,不搞和稀泥;对上访人的过激言语和行为,首先保证双方不激化矛盾,还要理智、冷静、宽容的甘于充当上访人的出气筒和发泄对象,用信访干部的爱心和诚意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理解;对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和老弱病残人员,要谨言慎行,讲究接洽方式和语言艺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析法明理,搞好法律宣传,及时疏导情绪,最终使上访人依法理性提出诉求。作为从事接访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带着对党组织的高度忠诚、对上访人的深厚感情接待每一个来访的人民群众,把来访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设身处地地为来访群众着想,对他们的诉求给予充分的理解,通过所有接访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