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文化中的猴

2016-04-08

    金羊辞旧岁,福猴迎新春。猴,在中国是十二生肖之一,位列第九,即所谓“申猴”。猴与中国人缘分深厚,自古便被视为吉祥、显贵、驱邪纳福的象征。猴文化是中国生肖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猴年将至,让我们来说说中国文化中的那些“猴”。

语文课本里的猴

  最早带给我快乐的猴子不在动物园里,而在集市上。每每逢集,哪儿笑声最多,掌声最响?准是有人耍猴。人们团团围成圈,目不转睛瞅着中间。只见那猴子一会儿作揖,一会儿打拱,一会儿翻跟斗,一会儿跳舞蹈,一会儿还叼起烟袋学抽烟……无论玩什么花样,猴子都像模像样。人群里的笑声掌声,一阵接着一阵,一阵高过一阵。我的童年常常痴迷于猴子表演而乐不思归,惹得妈妈到处找寻。
  猴子带给我的快乐不只在集市,还有课堂上。我不会想到这可爱的生灵会走进我的课本,让平日沉闷的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课本上的那群猴子真有意思——杞人忧天,范仲淹忧天下,猴子居然忧起月亮来了。有个夜晚,一只猴子到井边玩耍,不意看见水中的月亮,立即高喊:不好了,月亮掉在井里啦!这一喊呼啦啦来了一大群猴子,看看井底,无不吃惊。于是,一场猴子捞月亮的大义之举开始了。那场景颇具诗情画意,深深嵌进我童年的记忆。试想高翘的树梢挂起一只猴子,一只抱着一只,挨个垂挂下去,一直挂到井里,多么富有创意!如果真要捞出月亮,那可是名传千秋的大事。可惜没有捞出月亮,还搅碎了水中的月影。老师讲到这里,同学们哄堂大笑,笑得一向严肃的老师也禁不住满脸开花,教室里出现了新年联欢般的欢乐气氛。
  回到家里,我的心还在回味,便笑着把猴子的可爱和轻浅讲给爸爸。没想到我的讲述勾起爸爸的记忆,他读过的课本上也有猴子的故事。故事的开头和猴子没有关系,是一个人挑着一担草帽去卖。走累了靠在树下休息,顺手拿起一顶扇风纳凉。可就在此刻,猴子居然突兀出场。而且,一出场就把那人弄了个措手不及。树上的猴子全扑下来,一只抢拿一顶草帽,跃上树梢像那人一样扇风。看着草帽洗劫一空,那人急得满头大汗。后来,草帽还是回到了那人手中,回来的原因是人比猴子高明。吓唬猴子无济于事,那人就动开脑子。猴子真是用草帽扇风吗?不是。只不过是好奇地模仿人。干脆就让它们继续模仿吧!那人装作生气,一抬臂甩掉手里的草帽。这一着实在灵验,随着他的抛扔,猴子也全都扔掉草帽。那人赶紧弯腰捡起,匆忙赶路。爸爸课本上的故事也很有趣,又引起我一阵好笑。
  别看童年的我一个劲儿嘲笑猴子轻浅,其实自己比猴子还轻浅。现在回味,那两则课本上的短文,平白、质朴,却让可爱的猴子演绎出智者的哲思,年少的我并没有丝毫领悟。

文化典籍里的猴

  在我看来,语文书里的课文都是精挑细选出的好文章,猴子能在其中扮演角色,确实风光体面。岂知,猴子的风光体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翻开我国的典籍拜阅,不经意就会和猴子照面。
  《韩非子•外储说》中有个棘尖刻猴的故事。故事说,燕王喜欢奇巧之术,有个卫国人投其所好,声称能在荆棘尖上刻出母猴。燕王很高兴,就让他享受五乘的俸禄。那时方圆六里为一乘,五乘为方圆三十里,足够他顿顿吃香的喝辣的。可燕王也不傻,要亲眼观看这独门绝技。哪知,那厮精明过人,马上说,要看也可以,需要燕王半年不能入宫,还要斋戒,不饮酒,不食肉。即使斋戒时间到了,也只能在雨停日出、半明半暗的时辰才会看见。真没想到棘尖刻猴这么神秘,弄得燕王有些晕头转向。
  好在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刻猴的人高明,还有比之更高明的。郑人告诉燕王,棘尖刻猴要用刀具,棘尖那么细小,刀具肯定更细小。大王不必看他雕刻,看看他那细小的刀具即可。燕王甚喜,叫来那个刻猴的人说要看他的刀。那人谎称回家去取,却自此黄鹤一去无消息,逃跑了。
  韩非子在此虽然写到了猴子,可那只是背景,猴子连抛头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庄子则不然,写猴子就让人家堂堂正正出头露面,而且写得风趣幽默。宋国有个老人特别喜欢猴子,便喂养了好几只。猴子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就一心一意繁殖后代。猴子生猴子,几只变成一大群。这一来老人犯了愁,没有那么多吃的喂猴子呀!过去他用橡子喂猴子,从不限量。现在他要限量了,还仁慈地与猴子商量,早上吃三颗,晚上吃四颗,可不可以?猴子个个恼怒,叫嚷抗议。老人沉默一霎,又宣布:“这么吧,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满意了吧?”猴子们无不高兴,一桩难事以皆大欢喜为结局。
  不过,庄子可不像我这么啰唆,他叙述起来要言不烦。《齐物论》载:“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这里的语句没啥难懂的,唯“赋芧”意为分发橡栗。读过这则故事,不得不称赞庄子实在睿智。庄子用睿智塑造出老人,老人用睿智忽悠了猴子。忽悠了猴子也不见得猴子傻呆,还觉得天真纯朴,惹人爱怜。
  或许正缘此,庄子频频让猴子出场演绎他要讲的道理,在《徐无鬼》里,群猴出场,一猴风光。可惜,这只风光的猴子惨死在飞箭之下。吴王渡过长江打猎,猴群四散逃走。唯有一只猴子不仅不走,还飞跃不止。这只猴子敢于如此,是因为它身怀绝技,在树枝跳跃如履平地。见这么多人来了,就想卖弄一番。吴王弯弓搭箭,一射不中,二射不中,再射还不中。他恼火了,命令随从一起放箭。箭如雨下,猴子哪能躲开,抱树而死。猴子的惨死让人大为不忍。好在猴子惨死不是庄子的本意,他是借助猴子告诫世人。吴王见猴子死去,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之狙也,伐其巧恃其便以敖予,以至此殛也,戒之哉!嗟乎,无以汝色骄人哉!”是说,这只猴子依仗它的灵巧蔑视我,才受到惩罚而死。你要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傲视他人!颜不疑心领神会,“去乐辞显”,务实低调,三年以后举国上下无人不赞扬他。
  可爱的猴子,自古以来就是喻人醒世的活样板啊!

民俗中的猴

  有一次,我去观瞻云丘山的塔尔坡古村落,在农家的炕头上看见了一只猴子,当然是个石头猴子。我很好奇,把个石猴摆在炕头干啥?一问方知是拴小孩子的。农家辛苦操劳,主妇要照顾孩子,还要干家务活。怕孩子从炕上掉下来,就拴在石猴上。那为啥要拴在石猴上,而不是石虎上?相比较老虎比猴子更厉害呀!见我有疑问,主人热情告给我,别看老虎是百兽之王,比猴子厉害得多,却把猴子敬若神明。据说,有次老虎带着群兽在山里洋洋得意地巡游,一不小心掉进了猎人的罗网。老虎急得拼命挣扎,就是挣不脱。众兽看着大王身陷罗网,没有一个能出手相救。危急关头,猴子爬上树梢,解开绳索,放出了老虎。从此,老虎对猴子感恩戴德,毕恭毕敬。一旦老虎有事外出,就将百兽委托给猴子管理,因而人称“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缘此,将孩子托付给猴子更为可靠。你看,猴子在民众中的地位有多么尊贵!
  护娃猴只是民间喜欢猴子的一种体现,其实,类似的崇爱比比皆是。在码头上可以看见“护航猴”,20世纪70年代,黄河三门峡一带的渡口都有系绳拴船的木桩,木桩顶端雕刻的就是虎视眈眈的猴子。人们说,猴子水性好,能保驾护航。猴子水性何来,仔细一想不是曾经潜入东海龙宫取宝吗?在乡村的拴马桩上,可以看见“避瘟猴”。这个风俗流传很广,山西、陕西、甘肃一带的乡村,尤其是大户人家的门前,都有雕刻着石猴的拴马桩。在寿诞的庆典上可以看见“抱桃猴”,有的是绘画,有的是雕刻。原因是猴子喜欢桃子,曾经摘得天宫的贺寿蟠桃。让猴子献桃,享受与天神一般的待遇,实乃大富大贵,大吉大利。
  总之,自从猴子走进《西游记》就成为神通广大的灵运大仙,因而炕头、墙头、码头、槽头,处处都能够与猴子照面碰头。甚至,因为孙悟空降服过龙王,而龙王可以兴云布雨,倘遇天旱还有人抬着猴子祷告祈雨。当然,也不乏将猴子捧上戏剧舞台的,《水帘洞》《安天会》《花果山》《火云洞》《火焰山》,以及《大闹天宫》,都是猴戏,都能博得广众喝彩。最为出彩的还是电视剧《西游记》,天上人间,玉宇琼楼,神仙妖怪,善恶大战,看得人眼花缭乱,能把一切忧烦置之度外。
  写到此,足以看出猴子已深入人心,几乎无处不在,完全可以搁笔了。可是且慢,还有一个重要的石雕没有登场,这就是三勿石猴。三勿石猴流行于山东,雕刻着三只猴子,一只蒙眼,一只捂耳,一只掩嘴,喻示的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三勿”不就是孔子在《论语•颜渊》里的名言吗?难怪流行于山东。倘要是再雕塑一只端端正正的猴子,象征“非礼勿动”,那就更完美体现了圣人之言。不过,这三点确实至关重要,应该刻下。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如钱江潮水,铺天盖地般涌来,若是不分青红,不辨皂白,随波逐流,恐怕不身陷泥沼,也会南辕北辙。即使蓦然回首,迷途知返,也不知误了多少大好时光。
  三勿猴,把猴文化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年画盛行的年头,猴子的画幅是人们的首选,每逢大年亲朋好友会互赠猴画。皆因猴与侯读音相同,便延伸出祝贺高升的美意。一只猴爬在枫树上挂印,那是“封侯挂印”;猴子骑马,那是“马上封侯”;猴子如果不是骑马,而是骑在另一只猴子的背上,那就更高一筹,“辈辈封侯”;假如九只猴子攀援在一棵松树上,那就是天长地久,延年益寿,九只猴子为“久”,松树则代表常青不老嘛;倘要是猴子蹲在桃树上,两只手臂弯伸在耳朵两侧,犹如一对蝙蝠,那就是福寿双全。
  猴年即至,岁月更新,愿灵猴能为我们带来灵运,带来欢快;愿丰饶的猴文化启迪我们开拓创新,书写更加和谐美满的明天!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