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道治理工作的调研报告

2016-07-21

◆ 梁雪峰
  为了认真做好《关于加快实施涧河治理的议案》、《关于加大畛河河道治理所需资金投入力度的议案》办理工作,进一步推进我县涧河、畛河等重要河道的综合整治进度,5月17日至20日,新安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会森带领县人大办公室、农工委负责人、基层市县人大代表,县水务局负责人和业务技术人员等十余人组成考察组,赴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阜阳市颖上县,考察调研河道治理工作,收益颇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江苏省徐州市与我省商丘市相连,安徽省阜阳市与我省周口市、驻马店市、信阳市毗邻,大部分属黄淮平原,地势平坦、海拔较低。
  江苏省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下辖5区,面积3038平方公里,人口310万,年均降雨量在400mm-800mm之间,市区主要河流包括奎河、黄河故道、不牢河、房亭河、京杭大运河,有大中小型水库(湖泊)和蓄水塘坝达104座(其中中型水库1座),总库容约1.21亿立方米。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安徽省颍上县是阜阳市代管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面积1859平方公里,人口172万,年均降雨量在934mm左右,境内河湖众多,主要河流有淮河、沙颍河、西淝河、济河、乌江、八里河等,是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
  二、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颖上县河道治理工作的主要特点
  (一)河湖贯通,水体循环。通过开挖运河,修堤筑坝、设闸沉箱,疏浚贯通区域内的河流湖泊,水体流动循环,使河湖水质大幅提升。据资料统计,徐州市共开挖疏浚干支河道21条,开挖疏浚大沟195条、中沟977条;建成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19座、小型涵闸92座、小沟级以上配套建筑物3万余座。流域内故黄河、三八河、老房亭河等61条河道形成一个大的循环系统,使徐州有了“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誉。
  (二)规划先行,建景惠民。理念引领,规划科学,建公园、造景区,惠及民生,福祉百姓。
  徐州河道景观化规划设计的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整体规划以流域防洪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为基础,注重生态环境及景观建设,向社会公众展现一部历史,一片生态园,一条休闲廊道,一处城市景观,收到了“显山露水、滨水显城” 的景观效果。市区河道全部建成了景观河,市区500米内即有公园绿地。
  徐州的云龙湖是徐州市民的“城市客厅”,以珠山景区、小南湖景区、十里杏花、百亩荷塘、滨湖公园、市民广场、音乐厅、艺术馆等为代表的环湖景观带,成为徐州的城市名片。金龙湖成为婚纱摄影的外景拍摄基地。
  颍上县以颍上人文历史为核心,沿颍河规划建设的以“人文历史、自然生态”为主题的公园--江心洲滨河公园,突出颍上管鲍文化、地域文化、治水文化、祈雨文化和民俗、民间文化五大特色,体现人文、自然、和谐的设计构思,把公园建成了人在绿中、绿在水中、水在林中的城市美丽景观。
  (三)因势利导,变害为利。徐州是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徐州市转型发展,将河道治理与废弃矿坑、采区的的治理结合起来,市区周围的采煤塌陷区,以及洼地、坑塘,只要是无法耕种的地块,都因地制宜地挖湖引水,或变身生态湿地,或打造乡村湖景,形成由十余座城中山体、百余个湖泊湿地组成的总面积达125平方公里的城市生态空间,生态区占主城区的比重达到45%。徐州高铁东站旁的珠山宕口遗址公园,飞瀑流泉、潭水深碧,昔日的断崖裸岩已是风景无限。金龙湖是利用废弃的矿坑引水造景而成,但见碧波涟漪,景色秀美,不见往日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颖上县把“八里河”和“河畔洼地”(泄洪区)联成一体,做到旱能提、涝能排,实现“蓄水、防洪”的有机统一。通过填埋、开挖和修正,将废河道(颍河故道)改建为江心洲滨河公园,修建屠隆纪念馆、河洲书院、绿波亭、镇河宝塔等系列人文景观,使公园成为集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得天独厚的人文内涵于一体,融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代生态文明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三、江苏省徐州市、安徽省颖上县河道治理工作的主要经验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徐州市是率先实行“河长制”的地级市之一,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区主要河道管理的意见》, 自上而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亲任“河道长”,河道管护成为“天字号”工程。市水务局成立了市区河道管理处,管理处下设市黄河所、奎河所和区管所,负责对市区主要河道的统一管理。各区也相应成立了河道管理部门,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职责,完善规章制度,确保河道管护工作全面推进。
  (二)理念超前,规划科学。河道治理融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结合实际,以人为本,编制规划,打造景观,不但治理了河道,还增大了公共绿地,整个城市充满了家在园中,人在景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情画意。徐州金龙湖,有保护植被的木质栈道,有引水上山倾泻而下的人工瀑布,树木葱郁,鸟语花香;颖上县引水成湖,修建江心洲滨河公园,亭台楼阁,夜景迷人。
  (三)投入到位,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资金,政府、社会共同发力,保障了河道治理工程的顺利开展。徐州市区主要河道保洁养护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按照属地原则分别承担,核算确定河道保洁经费标准为:河道保洁每平方米1元,堤防养护每公里2万元,2016年市财政投入河道管护资金2679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1806万元,区级财政投入873万元),为河道市场化管理提供了资金保障。
  (四)管理规范,量化考核。“建、管”一体化是徐州等地河道治理和管护的宝贵经验。科学划定河道两侧50米距离归水务部门管理,以外归市政部门管理,避免了部门推诿扯皮现象。徐州市出台《徐州市城市河道保洁质量标准(试行)》,划分了河道保洁等级,明确了保洁人员、设备配置、作业规范、质量标准和垃圾处置标准,市财政局、水务局联合制定《徐州市市区主要河道管理考核办法》,强化对各河道管理单位的日常监督管理。市区各河道管理单位按照考核办法进行巡查考核,考核结果与财政经费挂钩。
  四、对我县河道治理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强化河道治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我县虽然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管护网络,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要把河道管护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全县全面落实党政领导亲任“河段长”的工作责任制。县水务局要成立专门的河道管理部门,负责管理全县河道管护工作;乡(镇)也要成立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河道管护工作。要尽快出台《进一步加强河道管护工作的意见》和《河道保洁质量标准》,明确目标任务,厘清部门责任,出台考核办法,量化考核细则,考核结果与管护经费挂钩。
  (二)积极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我县已经推行水务一体管理模式,涉水业务均已划归水务局管理。但目前,由于关系还没有理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道管护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扎实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使水务部门能够统筹协调,高效管理。水利工程不能重建设、轻管护,顾此失彼,浪费资源。要实现建管一体化,使水务部门能够熟悉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要科学划定河道两侧距离范围归河道管理部门管理,避免出现政策打架、部门推诿扯皮现象发生。
    (三)科学论证河道治理规划。国家建设海绵城市、涵养水源的发展规划,为我们编制河道治理规划提供了先进的理念。目前,我县正在实施的“引畛济涧”引水工程,可以补充我县地下水,改善涧河水生态环境;“引故入新”工程,为我县铁门镇、南李村镇、磁涧镇的部分居民和县城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这为我县的河道治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契机。我县又将涧河治理和畛河治理工作纳入“十三五”发展规划。所以,规划的编制一定要慎重超前,要借鉴先进地区河道治理理念,做到“生态宜居、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处理好建设与保护、惠民与开发、亲水与安全的关系,把河道治理工程建成“显山露水”的水利风景名胜区。  
    (四)加大水利工程项目的投入。要把河道建管当成惠民实事来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同时,要结合县情,研究国家政策,吸纳多渠道资金进入我县改善水生态工程领域。目前,我县采取PPP模式,吸纳省水投资金进入工程建设领域,就极大推动了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县水城建设就是研究政策,吸纳资金的最好例证。在管护方面,要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探索河道管理布场化运作模式,按水域面积和堤防长度,合理核定管护标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社会公开招标,把管护工作交给有资质的物业公司承担,政府河道管理部门进行考核监督,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