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的报告

2017-02-24

——2016年6月28日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洛阳市人民政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报告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基本情况
    近年来,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国家、省推进科技创新的战略要求和市委总体工作部署,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我市先后荣获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连续四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今年以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成功获批,洛阳国家高新区入选国家第二批科技服务业区域试点单位,中信重工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家首批企业双创示范基地,开创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新局面。
    (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900余个,其中国家级创新平台27个,仅国家重点实验室就占了全省的一半;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达55家,高新技术企业201家,全省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1463家。近年来,我市集群引进中科院计算所、自动化所、上海交大、科大讯飞、深圳光启等,新建7个新型研发机构,成为全市战略新兴产业源头创新的重要力量;中钢洛耐院牵头组建国家耐火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洛阳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牵头组建全省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全市省级以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达16个;洛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全市省级以上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达7个。
    (二)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市财政在保持科技投入年均增幅20%以上的基础上,不断改进科技投入方式,设立科技创新券,以后补助方式鼓励支持科技型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研发或向高校院所购买技术服务和技术成果;发放科技创业券,鼓励支持大学生团队创新创业。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银行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目前已有4家企业获得银行贷款1300万元。近两年,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减税、技术交易减免税等三大科技创新税收政策直接减免企业税负超过15亿元。目前,全市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全省第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2个,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2个(占全省的三分之一)、省级众创空间4个(占全省的五分之一),孵化场地总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进驻和在孵企业超过1000家。
    (三)创新创业人才队伍持续壮大。截至目前,洛阳本土两院院士达6名,依托省级院士工作站柔性引进两院院士30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名;引进落地“河洛英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9个,培养中原学者9人、省级科技创新杰出(青年)人才71人、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36个;评选产生市级优秀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0人、优秀科技创新杰出人才150人、创新型科技团队113个。
    (四)科技创新成效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全市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共21项,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33项,高端船舶用高速大功率柴油机关键技术研发、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关键技术研发等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产业化,中信重工、中航锂电、725所等企业和科研院所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了跨越发展。“十二五”以来,全市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达30%,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3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35倍;179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奖填补河南省空白。2015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占全省的44%,增幅高于全省16.8个百分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4.4%,高于全市工业增加值4.7个百分点。
    二、推进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措施
    围绕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对科技创新的重大需求,聚焦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主要采取以下七项措施。
    (一)立足长远和发展大局,谋划推动科技创新。市委将“科技创新能力更强”作为“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了十三五规划纲要,做到高点定位,纳入全市工作核心。市政府聚焦“科技创新能力更强”这个战略目标,按照市场导向、企业主体、人才支撑、项目抓手、改革牵引的原则,突出抓好创新主体、创新能力、创新平台、创新体制、创新服务、创新人才等关键环节,着力构建现代创新体系。
    (二)注重发挥政策导向,激发科技创新内生动力。面向科技园区和科技型企业,组织开展《洛阳市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洛阳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创新政策的宣讲解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台《洛阳市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洛阳市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实施办法》、《洛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等政策措施,有效调动了企业和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
    (三)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科技创新清障搭台。准确把握“政府职能由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的改革方向,以市级财政科技计划和资金管理改革为突破口,将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整合优化为科技重大专项、创新体系建设专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专项等5类计划,强化对科技项目的过程管理和项目资金的动态监管,大幅提升财政科技资金使用效率。改革财政科技经费支持方式,设立科技创新券,通过后补助引导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实施“玉洛汇”计划,以科技创业券鼓励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拓展财政科技资金“贷”、“投”方式,构建多元化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体系。推动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引导洛阳理工学院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科技创新重大决策咨询,开启校地产学研用深度合作新模式。
    (四)构建转型升级核心载体,拓展科技创新发展空间。抢抓河南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大机遇,编制上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申建方案》,确定“一核(洛阳国家高新区)、三区(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洛龙省级高新区、伊滨区科技城)”建设布局,打造区域创新发展的综合载体。抢占“双创”新高地,成功入选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我市创新创业工作赢得发展先机。
    (五)打造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建立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企业孵育服务链条,构建集办公条件、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创新、创业导师辅导等为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创客和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降低企业创业成本,提高创业成功率。目前,已有343家企业从科技企业孵化器顺利毕业。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搭建高水准的赛事平台,先后举办了2016(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洛阳分赛区暨2016洛阳创业之星大赛、第四届“三彩杯”创意设计大赛,9月份还将承办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通过打造洛阳创新创业大赛品牌,汇聚和吸纳国内外人才、技术、项目、资本等双创资源,促成包括美国硅谷博士团队的“基于第三代OCT眼科超高速高分辨3D成像设备”项目在内的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创业项目扎根洛阳、开花结果。
    (六)大力推进开放创新,集聚高端创新创业资源。围绕培育发展新兴产业,通过政府资助、企业合建等方式,开启与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计算所、上海交大、深圳光启等一流高校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洛阳)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创新研究院、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洛阳特种材料研究院、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落户洛阳,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特种金属合金材料、超材料等领域开展原始创新和产业培育。实施“河洛英才计划”,吸引国内外高端人才到洛阳创新创业,推动洛阳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目前,已引进落地清华大学邢新会团队、浙江大学刘雪松团队等9个创新创业团队,一批“专精特新”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填补了我市相关产业领域的空白。
    (七)积极开展科技惠农,加快发展高效农业。大力推动以精品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为主体的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打造高产、优质、生态、高效的农业科技产业体系。2015年,孟津农业科技园区近郊精品西瓜种植、新安农业科技园区丘陵山区“四位一体”林果种植高效生态农业入选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新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其“农场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和“智慧 农业4.0”技术模式,成为全省第一个乡村版众创空间——星创天地。
    虽然我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在一些重点领域实现了突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体系构建、创新环境营造等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和问题。一是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形成,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二是创新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力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围绕调结构、转方式,推动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科技创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三是创新体系不够健全。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人才成长等创新发展的通道任务艰巨。四是创新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科研氛围,构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还需要持续不断地精心培育。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三、当前洛阳市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安排
    当前科技创新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认真落实谢伏瞻书记5月6日视察洛阳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以实现科技创新能力更强为引领,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主线,紧扣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实际,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切实解决科技创新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探索走出一条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发展新路径,争当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争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领头羊,争创全国最具活力的“双创”示范基地。当前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制定出台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指导意见。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加快完善构建现代创新体系工作方案,出台《关于构建现代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实施方案》、《洛阳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推进方案》,着力打通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军民企地对接转化、市场化运作、人才成长“四个通道”,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三链融合”,加快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二)全面启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工作。围绕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一核三区”规划布局和产业定位,建立协同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组织开展洛阳片区建设规划编制调研,统筹落实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和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任务,全面启动示范区洛阳片区建设工作。
    (三)加快创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工作。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着力实施“重微共振”工程“636”行动计划,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科技企业孵化器等6类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完善会议会展赛事、专业技术服务、生产要素服务等3类公共服务平台,优化财政、金融、行政服务等6个层面创新创业环境,努力实现全市经济规模明显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形成大、中、小、微企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局面。
    (四)全力举办高水平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等部委共同主办的国内规格最高的创新创业赛事,今年将举办第五届大赛。根据大赛安排,我市承办的先进制造行业总决赛拟于9月份举行,届时将有200个左右企业和40个左右团队参赛。目前,我市会同省科技厅,正在全力筹备。同时,进一步搭建项目、技术、人才、资本的对接平台,做好2016(洛阳)直通硅谷创新创业大赛、第五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河南洛阳分赛区暨2016洛阳创业之星大赛相关后续工作,选送优胜项目到美国硅谷接受创业培训,选拔优质项目晋级河南省科技创业雏鹰大赛。
    (五)认真筹备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按照市委工作部署,拟于7月初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精神,安排部署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洛阳片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建设工作,组织和凝聚全市各方面力量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打造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动力,加快推进发展方式由资源投入向创新驱动转变。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创新培育新动能,科技引领新发展。我们将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和监督下,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完善和提升现代创新体系,让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而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