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把战略规划变成政策红利

2017-06-07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

  2017年1月16日,省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隆重开幕,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润儿作政府工作报告。

  “出台支持洛阳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打造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

  这铿锵有力、字字千钧的一句话,出现在今年多次“点题”洛阳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在洛阳代表团和我市各界引发强烈反响。洛阳在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分量由此可见一斑,而洛阳发展的重大机遇,正呼啸而来!

  去年10月,省第十次党代会明确了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巩固提升洛阳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地位,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推动豫西北各市与洛阳联动发展,形成带动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一脉相承的表述中,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从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上升”为全省人民共同意志,从战略规划层面“下达”到具体政策措施!

  必须看到,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是着眼于全省发展的大局。

  从区域发展规律看,实行“一主一副”双中心发展模式,是很多省份的成功实践。对于河南这样的人口大省,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的历史任务,要加快实施“五大国家战略规划”,尤其需要形成郑州、洛阳“双极”带动的新格局。作为我省第二大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洛阳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和发展效果,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洛阳进一步增强区域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就能产生“1+1>2”的效应。

  必须看到,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是基于洛阳发展现有的基础、优势和潜力。

  洛阳有较强的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尤其去年以来,我们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审视市情,科学谋划,推出了“9+2”工作布局的顶层设计,确立了“四高一强一率先”的奋斗目标,进一步认清了我们的优势、短板,进一步明确了洛阳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特别是我们遵循规律、科学运作,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自贸区、城市轨道交通等一批大事要事获得突破,经济社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洛阳发展的前景更加广阔。

  必须看到,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是对洛阳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信任。

  以不久前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为标志,洛阳在2016年完成“9+2”工作布局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又研究确定了九大体系60个重大专项、2017年全市“964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当前,全市上下人心思进、事业思干、发展思变,广大干部的发展理念、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有了新的提升,政治生态根本好转,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加快发展的愿望更加迫切,率先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在参加洛阳代表团审议时,听意见、问情况、教方法、指路子,对洛阳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的要求和省第十次党代会、政府工作报告的具体安排结合起来,与洛阳自身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扎扎实实融入各项工作中去,真抓实干,真正把洛阳打造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极,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

  省委、省政府对洛阳发展始终高度重视,所寄予的希望、关心和指导是持续的、延续的,是深化的、细化的,既给洛阳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也指出了路径、教给了方法,给洛阳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时至今日,国家自创区、国家自贸区先后获批,已产生政策叠加效应,其意义不亚于建国初期国家在洛阳布局“十大厂矿”。这,其实已经道出了政策的含金量及其对一座城市发展的“牵引力”。从“十三五”开局之年起,洛阳即进入了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而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再一次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战略叠加、政策支持效应在洛阳进一步增强。抢抓新机遇、实现新定位、谱写新篇章,迎接洛阳的将是一个难以估量的“黄金时代”!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亚明确指出,洛阳要着力对接战略规划,加快蓄势崛起。紧紧围绕打造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带动全省发展新的增长极,积极对接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积极对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推进实施,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支持洛阳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把握大局大势中,进一步科学谋划、用好机遇、争取政策,进一步找准标杆、提高标准、提升思路,真正把战略规划变成政策红利,厚植洛阳发展的新优势。

  实现省委、省政府赋予洛阳发展新的战略定位,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的重大历史任务。识机遇、抓机遇、用机遇,“奋力谱写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就为期不远!

(摘自《洛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