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2017-06-07

 洛阳市人民政府代市长 刘宛康

 

2016年工作回顾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一年来,全市上下紧紧围绕“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

  ——创新发展步入新阶段。

  ——开放合作开创新局面。

  ——人民生活有了新提高。

  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坚持把稳增长保态势作为重中之重,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坚持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发展根基,强化创新驱动,深化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坚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战略任务,统筹做好“三篇文章”,城乡面貌持续改善。

  ——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问题导向,把握市场方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坚持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强力推进民生工程,千方百计惠民利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坚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致力勤政廉政,改进政风行风,政府效能不断提高。

2017年总体要求及重点工作安排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市党代会,省委、市委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新、稳中求好,坚持发挥优势打好“四张牌”,坚持以体系为支撑、以专项为带动、以项目为抓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加快推进“9+2”工作布局、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8%、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一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进出口总值保持稳定,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65个百分点,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约束性指标完成省下达任务,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稳定经济运行,壮大综合实力,努力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精细服务稳企业。实施企业“倍增提质”计划,加强运行监测,搞好要素保障,坚持分类施策,创新服务机制,不断提高质量效益。提升轨道车辆、成套装备、铁路轴承、光电连接器等优势产品的市场份额,支持光伏企业拓展应用市场,推动有色金属行业调整改造提升。抢抓新一轮国家电力体制改革机遇,积极开展大用户直购电交易。办好银企洽谈会,全年计划新增贷款320亿元以上。

  二是狠抓项目增投资。大力实施“9643”合理有效投资行动计划,突出抓好415个总投资3295亿元的省、市重点项目。全年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400个,完成投资2800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400个以上,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抓住国家有序放开配电网、电信、市政等领域市场准入的机遇,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

  三是多策并举促消费。落实国家“十大扩消费行动”,着力扩大住房、旅游、文化等领域消费,积极培育健康养老、体育健身等新型消费业态,增强区域消费辐射效应。

   (二)突出示范带动,优化创新生态,加快构建现代创新体系

    一是加快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学编制洛阳片区发展规划,围绕开放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结合、人才培养引进等方面先行先试,完善政策支持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二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城市示范为载体,依托中信重工、高新区等国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力实施“重微共振”工程,建设13个小微企业公共服务平台、提升20个创新创业载体,积极争取国家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打造最具活力的国家创业创新示范城市。

  三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将高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绩效评价体系,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依托科技大市场网上交易服务平台和线下服务大厅,吸引、集聚科技资源,建设豫西北乃至全省科技资源交易中心。

  四是强化创新平台支撑。大力推进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实施创新龙头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培育400家创新主体,新增研发平台260家。支持洛阳中科信息产业研究院等加快建设;围绕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建设提升20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建设一批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建设科技园区和孵化器,提升县域创新发展能力。

  五是优化创新生态体系。引导金融资金、社会资本进入技术创新领域,探索设立科技创业种子投资引导资金、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资金,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或挂牌交易。大力实施“河洛英才计划”“河洛工匠计划”,培养引进一批具有重大技术突破和较强产业化能力的领军型、紧缺型人才团队。实施标准引领、质量认证和品牌带动工程,提升全市质量水平。

    (三)强化项目支撑,振兴实体经济,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是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计划实施重大项目337个,完成投资616亿元。

  二是积极培育六大新兴产业。计划实施重大项目160个,完成投资351亿元。

  三是大力发展五大特色产业。计划实施重大项目179个,完成投资327亿元。

  四是提高融合发展水平。围绕航空航天、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谋划实施一批军民两用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工程。大力发展制造业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积极创建产业与金融合作试点城市,加快建设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五是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大力实施主导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提升、服务功能完善、产城融合发展等行动计划,抓好集聚区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布局优化、闲置土地利用等工作,推动产业集聚区提质转型。

    (四)聚焦改革攻坚,激发市场活力,加快构建现代市场体系

  一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去产能,严控行业新增产能,以法治化、市场化手段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围绕去库存,落实好信贷、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推进租购并举,化解商品房库存。围绕去杠杆,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抓好挂牌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培育。围绕降成本,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涉企收费专项整治。围绕补短板,加大对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二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支持中钢洛耐、中铝洛铜等央企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扎实推进驻洛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推动洛铜集团、LYC轴承等省企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全面完成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分类推进市(县)属企业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市出资企业脱钩改制,推动有色矿业、万基控股等企业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持续深化地企合作,扩大合作成果。

  三是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特色农业“百乡百村”示范创建工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百社百场”示范培育工程。实施特色沟域经济重大专项,建成10条沟域经济产业带。抓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供销系统综合改革,扎实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试点,稳步推进水利、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场等各项改革,完成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四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持续实施“引金入洛”工程,引进恒丰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快洛阳银行上市步伐,壮大地方金融主体。推进15家企业上市(挂牌)、再融资。积极推广PPP模式,扩大融资成果。鼓励支持金融创新,引导设立各类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和并购基金,探索发行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集合票据、双创债,不断丰富金融业态。

  五是深化其他领域改革。按时完成城市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统筹推进财政、教育、文化、价格、交通、公务用车等领域改革。

  六是加快发展非公经济。积极培育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科研院所建立合作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继续实施“小巨人”企业培育工程,重点建设钨钼铝钛材料精深加工等10个小微企业工业园。

  七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强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大型市场,做强市场功能,做优市场环境,汇聚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加快推进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建设,提升农村电商发展水平。    

    (五)完善载体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一是强力推进“一中心六组团”城市发展战略。完成四期总规实施评估,启动五期总规修编,高标准编制“一中心六组团”战略规划,推动中心城区与六组团产业承接、交通连接、生态对接,打造“半小时经济圈”。“一中心六组团”计划开工项目268个、竣工135个,完成投资561.6亿元。

  二是优化中心城区功能布局。洛北城区要以疏解提升为主,启动建设王城大道快速化、洛吉快速通道与定鼎路互通立交等项目,确保一季度河洛路改扩建工程开工,牡丹文化节前新街跨洛河大桥竣工、新伊大道开工,上半年九都路东延长线工程竣工。洛南城区要着力完善公共服务功能,确保东环路二期、南环路牡丹文化节前完工,古城快速路一期项目上半年完工、二期项目4月开工;开工建设龙门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项目,加快动车停车场前期工作,确保与城际铁路同步开建。伊滨城区要加快核心区建设,拉开框架,尽快实现与周边城区连接,重点抓好汉魏大道等主干路网建设,力争科技大道等项目牡丹文化节前建成通车,伊滨路与顾龙路7月实现连通。

  三是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全面启动洛阳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高质量完成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任务。

  四是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大力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双修”示范城市建设,抓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二期工程建设。

  五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村和示范村创建活动。

    (六)强化辐射带动,提升承载能力,加快构建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一是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围绕建设洛阳全国性枢纽,做好洛阳机场改扩建三期、焦济洛城际铁路、栾卢高速(栾川—卢氏)、渑栾高速(渑池—栾川)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推进尧栾西高速、洛济高速等项目建设;确保二广高速市区段扩宽改造工程上半年开工,新汝高速(新安—宜阳—伊川—汝阳)下半年开工,力争郑登洛城际铁路年底前开工。加快建设4A级以上景区快速通道和县乡之间二级公路,确保洛吉快速通道黄河大桥10月主体建成、12条干线公路年底前建成通车。抓好城市快速路和快速公交“双快系统”建设,对环城高速公路重点出入口进行提升改造,确保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上半年开工、力争2号线下半年开工。

  二是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持续实施城镇基础设施扩能增效工程,加快东环线燃气管网和伊川至嵩县、栾川天然气管道建设,抓好500千伏洛阳东等43项电网工程;积极推进神华国华孟津电厂等“引热入洛”工程,新增供热面积80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普及率达60%。

  三是提升农业综合保障能力。抓好中小河流治理、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完成小浪底南岸灌区前期工作、前坪水库年度建设任务、故县水库引水工程,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0平方公里。完成60个小城镇(中心村)、100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建设农村公路600公里、桥梁2800延米。

    (七)传承历史文脉,彰显文化特色,加快构建文化传承创新体系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是彰显历史文化名城底蕴。编制完成全市域文物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大力推进一批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加快建设全国大遗址保护示范基地。积极推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丝绸之路博物馆、仓窖博物馆、古代壁画保护研究中心建设,支持民办博物馆发展。扎实推进老城历史文化街区、涧西工业遗产群和传统村落保护整治。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保护。

  二是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以“旅游+”和“全域旅游”理念为引领,加快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建设和4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重点推进灵山文化旅游园区等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开展国家、省级旅游度假区、A级景区创建,重点打造以老君山、白云山等为代表的生态休闲度假游品牌,以精品化景区带动旅游业提档升级。积极发展农耕文化、都市农业等乡村旅游,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加快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办好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市十三届运动会暨全民健身大会等重大节会。全年接待游客1.23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40亿元。

  三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实施图书馆、文化馆提升改造工程,规划建设科技馆新馆、方志馆,确保城市规划馆建成投用,争取建成市文化馆、少儿图书馆、非遗展示中心。大力开展 “百场公益性文化演出”等文化惠民活动,创作一批具有洛阳特色的优秀艺术作品。

    (八)加强环境保护,狠抓污染治理,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

  一是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燃煤、工业、扬尘、油品、黄标车等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加快推进煤改电、煤改气,集中整治“小散乱差”污染企业,彻底消除污染围城问题。全面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快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大力推进“四河同治”,加强河渠截污、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管网建设,完成县城黑臭水体垃圾清理、截污纳管。加强城镇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建设与提标改造,污水处理厂全部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在90%以上。

  二是构筑绿色生态屏障。实施廊道绿化、城郊森林提升、荒山绿化工程,建设环城沿路生态防护隔离带,完成廊道绿化提升1045公里5万亩;对周山等城市森林公园实施改造提升,完善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等服务功能;加强天然林保护、湿地公园建设。实施51项园林绿化工程,加快洛浦公园提升改造,持续抓好中心城区道路、公园、园林绿化提升及小游园建设,扩大城市绿量。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产资源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建筑垃圾、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厂污泥循环利用,完成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建设。实施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重点推进中再生洛阳公司报废汽车拆解等项目,确保全市资源产出率同比提高5%以上。

    (九)加强平台建设,扩大双向开放,加快构建现代开放体系

  一是加快开放平台建设。认真编制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洛阳片区实施方案和产业发展、空间布局等规划,扎实开展各项改革试点,吸引高端人才集聚和知名企业落户。抓好综合保税区申建,完成空港经济区规划编制,支持建设中储保税物流中心。积极推进铁路口岸和铁路物流园区场站建设,争取开通铁路国际货运班列。完善洛阳航空口岸功能,提升机场航空货运保障能力。力争创建省级以上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个以上。

  二是大力推进精准招商。发挥科研院所和产业基础优势,围绕“565”现代产业体系和60个重大专项,开展“一对一”产业专题对接活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链条式、集群式产业转移,吸引龙头企业、关联企业进驻,引进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不少于80个。

  三是推动外贸稳定增长。大力培育、引进“两头在外”企业,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实验区,积极培育外贸综合性服务企业、服务外包示范园区,力争洛阳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运营。

  四是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支持优势企业到境外投资,参与国家级合作工业园开发,开拓“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推动对外承包工程与外派劳务有机结合,鼓励中铁隧道集团、石化工程公司等对外承包工程,带动技术、标准和大型机械及成套设备出口。

    (十)倾力改善民生,增进群众福祉,加快构建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力实施“五个一批”,抓好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198个贫困村、8.12万贫困人口脱贫任务,确保伊川脱贫摘帽,偃师、洛龙、伊滨整体脱贫。

  二是稳定就业促进创业。大力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持续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亿元,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互联网+高校毕业生服务”,实现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完成创业培训1万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3万人。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万人。

  三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启动第三期学前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63个,扩大公办、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加快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城镇义务教育资源扩充五年计划,新建、改扩建农村中小学151个,推动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继续做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高质量完成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加快推进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师范学校搬迁改造及职教园区建设;支持驻洛高校改革发展,促进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鼓励、规范民办教育发展。

  四是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抓好城镇居民大病保险试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制度整合工作。加强征缴管理,确保各项社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实施好“菜篮子”工程,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便宜菜”。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积极推进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建设,整顿改造提升现有养老机构,提高农村敬老院集中供养水平,新建养老床位3000张。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基本建成公共租赁房5000套,分配入住4000套。改造农村危房5000户。

  五是着力打造健康洛阳。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高公共医疗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就医圈”。积极推动洛阳正骨国家中医骨伤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落实全面两孩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加快县(市)“两场三馆”体育设施建设,打造“15分钟健身圈”。

  六是切实维护社会稳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健全事故防控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切实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持续推进平安洛阳建设,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加强矛盾排查化解,有效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继续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工作。

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持续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不断提升政府执行力、公信力和服务水平,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

  新定位带来新机遇,新目标开启新征程。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进、积极作为,为早日实现“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谱写“决胜全面小康、让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