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平台——新安县人大常委会督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侧记

2017-12-15

◆ 陈红文

  新安县依托旅游资源,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休闲观光农业富民工程,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目前,在磁五仓公路沿线20多个村庄形成了10万亩的农业生态科技观光园,打造了洛阳西线乡村游观光带——新安樱桃谷;各乡村景区通过土地流转对土地资源进行整合,规划建设旅游新村,村民们纷纷办起家庭宾馆、饭店,经营起了土特产,使许多昔日的贫困村,如今成了有名的富裕村。新安已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目前申正审批中。

  10月26日,新安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常委会委员、市县人大代表,先后到磁涧镇、五头镇、石井镇3个乡镇,通过视察项目、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再次对新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加快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富民工程。

  积极探索 开创沟域经济发展新模式

  新安地处豫西浅山丘陵区,沟壑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70%以上。全市确定十二个沟域经济发展示范区,新安独占两个,分别是洛阳樱桃谷和舜王牡丹谷。全县又结合县情确定龙潭大峡谷、漏明大峡谷、梭罗生态谷、畛河生态谷为县级沟域经济示范区。

  今年以来,县政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行绿色生态发展方式,有力推动了全县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

  洛阳樱桃谷位于磁涧镇、五头镇,全长24公里,涵盖磁涧镇礼河村、五头镇马头村等20余个行政村,樱桃谷樱桃种植历史悠久,新安传统樱桃种植系统荣获第四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有大粒樱桃3万余亩,采摘园50余个,农家乐20余家,已成为洛阳西线乡村游新亮点。

  舜王牡丹谷涵盖五头镇、仓头镇和正村镇3镇的包沟、胡沟、北沟、亮坪、寺上、梁村等13个行政村,人口2.8万余人。牡丹谷万亩油用牡丹种植项目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打造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为发展思路,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组建“舜王农业公司”,集中流转农民土地,按照现代农业公园总体规划布局,以50亩为单元向社会招租,提供保姆式管家服务,集中发展油用牡丹产业。2016年,舜王农业公司引入众筹托管新理念,采取“土地流转+资金众筹+托管服务”的新营销方式,发展油用牡丹2000亩。今年,完成土地流转面积3100余亩,对外招商1500亩,1600亩发展农光互补光伏项目。目前,8个400立方的高位水池已建成,1.5公里牡丹观光大道已完成路基处理,3眼深水井正在施工,农光互补项目6月底可实现并网发电。

  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农业龙头企业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全县有省级农业产业化集群1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集群2家;有省级龙头企业4家,市级龙头企业31家。河南春天农牧科技有限公司、新安兰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洛阳绿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荣获洛阳市“百强农企”。

  品牌建设不断推进。组织开展各类农产品质量认证,积极培育农产品品牌。目前,已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10余个;今年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1个,面积23万亩左右。新安樱桃已申报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加快。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大安全监管力度,积极建设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追溯监管综合服务平台。县农产品检测中心已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农业厅联合组织的能力与体系双认证考核。

  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4万亩,推广种植新品种谷子、红薯,促进种植结构向特色高效作物转变。目前,发展谷子示范方4个,面积2000亩。

精准调研 查找沟域经济发展短板

  “沟域经济”是集生态治理、高效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山区经济发展新模式。新安县人大党委会紧紧围绕这一新模式进行调研,查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短板。

  沟域经济发展较快,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沟域经济整体规划滞后。农业产业、旅游景点布局不是十分合理,发展模式单一,乡村景点大同小异,特色不明显。在农业结构调整和土地流转方面,政策导向作用还需要注重实效。农业发展存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村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待提升、农村土地流转瓶颈制约亟待破解、扶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强化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供销、邮政、农机等系统的现代农资综合服务转型改革还不到位,建立融合农业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体是当务之急。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规划引领作用不明显,硬”服务与“软”服务均有待提高。基础设施相对比较落后,旅游服务还需要不断提升。

  在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方面,还需要有所创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登记管理办法不规范;农村集体经济清产核资没有统一的登记办法,股权设置、股权管理、股权转让程序不规范。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和改善。

建言献策 助力沟域经济科学发展

  今年,新安县人大党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先后3次进行实地调研,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加快编制全县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推动示范区快速发展。按照新安县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结合村镇建设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打造“一沟一品,一域一景”的特色农业景观。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发展特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全面推进“三品一标”认证工作,推进现代农业的高速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沟域山、水、林、田、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沟域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增强对沟域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根据每条沟域的资源禀赋及发展现状,准确定位,加强宣传,打响特色品牌。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政策扶持力度,引导规模化特色经营。继续深度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围绕“果、椒、药、菜、花”五大产业,优化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创新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业服务主体。根据全县农业的现实特点,坚持“双轮驱动”的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可以选择支持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发展二三产业,也可以支持龙头企业等主体向前延伸发展第一产业。探索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发展模式,提供多元的农化服务,向下连接农产品商品超市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等,向外连接金融、大数据、电商等互联网企业或机构,让农业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点亮农业产业新业态。立足产业特色、生态特征、交通区位、民俗文化,编制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引导企业运用“众

筹”、“转股”、“挂牌”等方式,加强与金融业、社会资本、资本市场的沟通,破解融资难难题。鼓励通过调整经营定位、延长产业链条、多元化合作、提升生产方式等路径,走出休闲农业“旅游淡季”困局。通过互联网、电视等媒体引导消费、推介品牌,通过组织企业参加农博会、美丽乡村风采展及节庆活动,提升知名度。

   科学规划 特色农业成为农民增收聚宝盆

  根据新安县人大党委会多次调研意见和建议,新安县政府依据沟域农业实际,提出了“川区发展高效农业,山区发展耐旱作物”的总体思路,在全县重点规划建设了五大农业产业基地、六个示范区,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县初步形成了“南椒、北药、川区菜、东区樱桃、丘陵烤烟”五大种植格局,使昔日的荒山野岭成了农民致富的“聚宝盆”。

  全县一盘棋,以科学的规划,构建起了全域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新格局,重点打造了“八大乡村游观光带”,分别是新安樱桃谷观光带、新安玫瑰谷观光带、沿黄旅游观光带、铁磁公路沿线朝天椒观光带、畛河观光带、清河观光带、旅游景观大道观光带、S314省道牡丹观光带,同时规划开发甘泉村古窑村文化旅游区,构建集古村落文化旅游、主题农业体验、高端窑居为一体的中原古村落文化之一旅游胜地。  

  让百姓吃上“农业旅游饭”,直接、间接带动7万余人就业,把昔日的穷山恶水,变成了金山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