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吉利区美丽乡村建设的调研报告

2019-03-11

孟社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3月份以来,吉利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区人大农工委、人大办公室等有关同志,深入西霞院、康乐2个街道所辖西北岭区上柳、六门、金鹅等村实地调研,并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吉利西北岭区十个行政村的基本情况

 

 吉利西北岭区十个行政村分别由西霞院街道和康乐街道管辖,西霞街道所管辖马洞、柴河、郭庄、金鹅、济涧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1114户、人口3771人、耕地面积4704亩。康乐街道所管辖上柳、韩庄、郑庄、六门、马庄5个行政村共有农户508户、人口1957人、耕地面积5150亩。群众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为常规农作物耕种、养殖和外出打工等。目前,除马洞村每年的集体收入约10万元外,其他9个行政村的稳定集体收入几乎为零。

 

 二、当前吉利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

 

 2018年2月,吉利区委、区政府下发了《关于建设河南省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至2020年,把城市规划区外的10个行政村全面打造为“美丽乡村”示范村。当前,吉利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已在部分试点村启动,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建立组织机构。2017年,区政府在区、街道、村三级分别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机构,全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由区农工办牵头,西霞院、康乐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实施,街道、村均由其“一把手”负责,全区各级各部门统筹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

 (二)明确工作重点。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建设全市一流美丽乡村的目标,区农工办积极谋划美丽乡村布局,拟定了《吉利区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按照方案,当前我区重点是把上柳、金鹅、六门三个村打造成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示范村,从而示范带动柴河等其他村庄的创建热情和特色打造,达到“以点带面、连面成片”的效果。(根据省、市、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统一部署,市农工办确定了吉利区康乐街道上柳村为我市的第二批美丽乡村试点,西霞院街道金鹅村、康乐街道六门村被我区确定为区级美丽乡村试点)

 (三)三个试点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市、区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目前,上柳、金鹅、六门三个村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培育精品农业、休闲旅游业等,美丽乡村建设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岭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投资150万元,在六门村修建水泥路3.8公里,解决了该村3个村民小组群众雨雪天气出行不便问题。投资20万元,在金鹅村修建灌溉管线300米、安装天然气管道2000米,有效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农村文化设施不断健全。西霞院街道、康乐街道及各试点村抢抓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良好机遇,投资130万元分别在市级美丽乡村上柳沟村和区级美丽乡村金鹅、六门村各建设一个文化广场,并在金鹅村修建200平方米的村文化礼堂,为群众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平台,打造了农民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是农业产业化加快推进。一方面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观光采摘农业。上柳村将265亩土地出租给众美汇休闲采摘园、建军休闲采摘园、辛怡农业种植园等3家农业企业,大力发展岭区观光采摘业,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另一方面依托万佛山开发,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利用紧邻万佛山森林公园的地理优势和农村田园风光、乡村文化,六门村建设了占地20余亩的起凤岭民俗体验园。目前,总投资80余万元的项目一期工程已建成,主要建设内容包括黄河微缩景观、汉魏风格观光亭以及多种健身娱乐设施,并加入了磨盘、碾子等民俗体验设施。项目二期工程也已进入招标阶段,即将开工。待工程全部完工后,将成为我区西北部岭区重要休闲观光景点。

 四是农村综合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西北岭区各村均建立了保洁制度,配备村级保洁员,建立垃圾收集中转站,对村内垃圾实行村集中收集统一管理、街道统一监督、环卫局统一运输,形成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污水治理、村庄杂物堆放规范的良好机制。上柳、金鹅村依托自然山水、历史人文、特色果蔬等资源优势,实施了以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初步形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村庄。

 

 三、当前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街道的共同努力下,吉利区示范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也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投入主体单一,建设资金不足

 一是区级专项财政投入仍显不足。虽然我区安排专项配套资金,但与美丽乡村建设实际投入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与其他县区相比尤显不足。二是街道配套资金存在较大压力。目前我区街道财政实力普遍不强,基本处于“保运转”的状况,投入资金配套建设美丽乡村有心无力。三是村级投入近乎空白。我区西北部岭区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有的几乎为零。由于投入单薄,不少村干部对创建工作积极性不高,存在上面补多少,下面做多少,影响了工程进度和美丽乡村建设。四是社会资金参与投入更少。由于缺乏投融资机制,社会资金难以进入,社会、个人捐资更是杯水车薪。

 (二)资源要素限制,发展规划不明晰

 一是土地红线的压力。随着国家对建设用地的从严控制,用地指标紧缺,成为经济发展的短板,严重影响美丽乡村建设,如停车场、公共厕所、道路建设等。二是总体规划设计尚不够明晰。虽然区有关部门已初步拟定了《吉利区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2020年)》和示范村单项性规划,但与区内其他规划之间的配套衔接不够,再加上美丽乡村建设涵盖面广,整治类别多,现状复杂,建设方案较难制定的很具体。因此,在创建过程中,往往以自然村为整治单位,缺少连村、连片、连线以及与总体关联性的统筹规划考虑,在建设内容和时序上也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前瞻性。

 (三)群众参与度低,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不高

 一是村民参与的积极性不强。由于在美丽乡村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等环节村民参与度不高,不少村民认为美丽乡村建设是政府的事,村民都不愿主动参与,本应该作为主体的村民成了“观察员”“评论员”。二是工程建设的整体性不足。当前3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多仍以单一项目建设、重点区域提升为主,全村铺开不多,整体性不足。村庄建设中规划模式单一,个性特色也不明显。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均衡性不够。受各种因素影响,美丽乡村建设首先从经济条件较好的村实施,有关部门将资金、项目、人力、物资向“示范村”集中,对经济实力相对较差的村则重视不够,支持力度不足,进展相对滞后。

 (四)后续资金保障不足,自我发展能力不强

 一是后续资金保障问题。全区除卫生保洁人员工资由区、街道财政负担外,其它如绿化、亮化、洁化、突击性环境治理等费用,以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完成后新增加的管护费用均靠村内自筹。目前,我区西北部岭区多数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如果后续保障经费不能很好地解决,将给街道、村背上新的包袱,对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带来许多问题和负面影响。二是发展美丽经济的问题。发展美丽经济、生态经济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与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要求相比,当前我区如何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业、赚钱尚缺乏有效的途径和办法。三是村民素质提升问题。美丽乡村建设其中一条内容是乡风文明素质美。在创建工作中硬件建设只要资金投入就能立竿见影,成效比较明显,而村民的内涵素质、文明新风、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乡村美与人文美的全面融合还任重道远。